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青藏高原东南缘是研究构造、地貌演化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理想场所,前人研究主要揭示了晚始新世—早中新世和晚中新世以来的快速剥蚀事件,缺乏晚白垩世—早新生代时期地貌演化过程的研究。次林错花岗岩已有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覆盖了整个新生代时期,为探索该区域新生代早期的剥露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该岩体新生代早期冷却事件是岩浆冷却单一作用的结果,还是受快速剥蚀作用的影响,目前仍然存疑,需要定量研究。因此,本文结合已有的岩石地化和年代学数据,对次林错花岗岩开展了锆石饱和温度和一维岩浆冷却模拟研究。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次林错花岗岩的岩浆结晶温度介于647~705℃之间,属低温花岗岩。一维岩浆冷却模拟结果显示岩体侵位时的最小围岩温度为160~120℃,对应深度约为3.7~5.0 km。结合锆石和磷灰石(U-Th)/He年代学数据,本文认为该岩体在晚白垩世—早新生代时期(67~40 Ma)经历了一期剥蚀量至少为2 km的快速剥蚀事件。已发表成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此次快速剥露事件可能是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广泛存在的构造剥蚀事件,新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与印亚板块的初始碰撞可能是触发此次大规模区域剥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樟木头位於广州市东南约一百公里,为广深铁路一中途大站,沿铁路北而西可通广州市,南可达深圳香港,并有惠樟,莞樟,清樟三公路分别通惠阳、东莞县城及清溪墟,水路有石马河通石龙与直达广州之东江淮合,水陆交通均称便利。  相似文献   
13.
粤港澳是我国填海造地点地区。所造土地对促进经济繁荣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了一定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效应:潮差和纳潮量减少、威胁航运动能、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和生存、洪涝灾害、毁坏红树林、破坏自然和增加水下考古难度等。援引了可资借鉴的国内外填海造地和围湖造田的经验考试,提出了为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亟面采取的防范负效应的对策:严格执行《珠江河口管理办法》,制止当前的无序、无度、无偿状态;必须  相似文献   
14.
生殖功能衰退是恐龙灭绝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侏罗系和下白垩统中,有许多恐龙骨骼化石保存,但未发现蛋化石,说明蛋已全部受精并孵化;而保存有大量完整恐龙蛋化石的上白垩统中,骨骼化石则仅零星可见,这极可能是雄性恐龙出现了性功能障碍,大量的蛋因未受精而不能孵化的结果;下第三系中则未发现恐龙遗迹,说明恐龙是白垩纪末灭绝的,上白垩统和下第三系中,见有膏盐矿物和膏盐矿床,说明当时的沉积盆地为一盐湖,恐龙饮用了盐湖水后,极可能破坏了它的生殖功能。现今新疆伽师县流行的不育症,已证明了由于饮用了矿化度高的河水引起的,与恐龙生殖功能衰退原因有类似之处。华南在上白垩统和下第三系中,有的地方发现了含铀砂岩,铀对恐龙的生殖功能也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冰臼与壶穴之争述评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杨超群 《热带地理》2001,21(1):86-93
一些地质学家在粤东揭西和丰顺所发现的U形谷、冰碛物和石海等第四纪冰川遗迹的证据不足,该区成群出现的“冰臼”,实际上是河床基岩为河流侵蚀所形成的壶穴。控制壶穴形成的构造、岩性、地貌和河流作用等条件,文中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述。粤西北封开一怀集地区已发现一系列第四纪冰川遗迹,因此广东的第四纪冰川问题,今后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花岗岩类的地质环境-成因分类刍议杨超群(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广州510080)关键词花岗岩类,地质环境,成因分类本文将花岗岩类形成的地质环境分为三大类型和若干亚类,每一大类型均包含若干成因类型。1板块俯冲-碰撞型(1)板块俯冲-碰撞型式洋-陆俯冲型:以...  相似文献   
17.
最突出的例子是,一种表示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直角坐标图的图名.该图的横坐标为稀土元素,按其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等距离地自左而右排列,纵坐标的标目是“岩石稀土元素含量/球粒陨石稀土元素含量”,标值是对数值.据《地质学报》、《地球化学》、《矿物岩石》等期刊,  相似文献   
18.
杨超群  裴太昌 《地质论评》1963,21(2):106-107
1960—1962年间,作者在广东西北部与广西接壤处的怀集、封开一带,进行矿产普查勘探工作的同时,发现了明显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第四纪冰川遗迹已知分布在怀集县县城、连麦、中洲以及封开县的长安、金庄、南丰、渔涝、江  相似文献   
19.
粤东和香港地区莲花山韧性剪切带的动力—动热变质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20.
A-型花岗岩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A—型花岗岩的名词由来 1979年,Loiselle和Wones首先提出了A—型花岗岩。这种花岗岩产于裂谷中,因此是非造山的(Anorogenic);富含碱质(Alkaline);它所含的闪石和黑云母中的(OH)常为F、Cl所取代,因而是无水的(Anhydrous)。由于这三个特点的英文名词均以“A”字开头。故称为A—型花岗岩。二、澳大利亚东南部的A—型花岗岩根据W·J·Collins,S·D·Beams,A·J·R·Whit和B·W·Chappell的最新研究成果(1982),现综合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