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P.  Pг 王冬玖 《气象科技》2000,28(2):47-50,55
讨论了评价自由大气温度异常的各种方法,简述了作者用于计算自由大气中不同纬度和不同垂直层面上月温度异常的方法。扭用的原始资料是俄罗斯水文气象信息研究所世界资料中心收集并加工的全球气象网(近800年探测站)提供的1993年1月以后的数据。讨论了利用该方法对1991年1月~1996年4月期间平流层(100~50hPa)和对流层下层(850~300hPa)温度异常进行评价的结果。该方法可用于对天气候变化的  相似文献   
72.
分析了伊犁盆地南缘蚀源区14件磷灰石样品,其中南缘中西部10件,东部4件。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及其与高程的关系、单颗粒年龄、封闭径迹分布特征表明,伊犁盆地南缘样品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退火,但没有发生明显的区域性热事件。通过封闭径迹正演热史模拟得出,伊犁盆地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经历了三叠纪—侏罗纪晚期快速隆升,白垩纪—古近纪相对稳定和新构造快速隆升三个阶段。东西两段略有不同,西段隆升时间较早,样品所在地在早三叠世就开始强烈隆升,说明当时该处离原型盆地边界较近,而东段此时样品所在位置还可能接受沉积,直至中侏罗世末期才开始隆升剥蚀。侏罗纪原型盆地南部边界至少跨过大板煤矿,因为在该处出露中侏罗世西山窑组残留地层。相应的稳定阶段东段要滞后一些,稳定时间相对较短,西段该时段长达100Ma,而东段多在50~60Ma。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的时间东段相对较早,局部地段在38Ma就开始隆升。盆地南缘沉积相带的发育特征和新近纪(或第四纪)内给出的电子自旋共振年龄(ESR)均说明,沉积对构造具明显的响应,盆缘快速隆升阶段其盆地内相应的沉积物较粗,相对稳定阶段对应的沉积较细或缺失。  相似文献   
73.
伊犁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已经积累了大量地质资料,在新的成矿理论指导下,如何使这些资料在新一轮铀资源勘查中发挥最大效能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砂岩型铀矿综合找矿模型的构建流程.在研究伊犁盆地南缘512铀矿床的地质、水文地质及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512铀矿床的多源信息描述模型,从中归纳总结出512式砂岩型铀矿田和铀矿床的综合找矿模型;依据综合找矿模型,完成了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成矿信息的提取.最后,应用证据权重法综合中比例尺多源成矿信息完成了伊犁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综合定量评价,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4.
海战场环境是影响武器装备性能及战斗效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海战场环境的概念与特点,探讨了海战场环境要素的构成及对军事活动的影响,分析了目前海战场环境的保障需求与建设现状,提出了海战场环境建设发展的策略与重点。  相似文献   
75.
伊犁盆地油气与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产有数个可地浸的砂岩型铀矿床。前人对这些铀矿床的成因认识基本上都是层间氧化带成因观点,但对铀矿化的富集机理研究不够深入,普遍认为铀成矿富集机理是含矿层沉积时堆积的有机质及沉积成岩阶段形成的硫化物对层间渗入氧化水中铀的还原吸附作用。油气包裹体及其气相色谱特征研究表明,盆地至少发育过一期石油和一期天然气运移、聚集过程;铀矿床含矿砂岩中的油气来源于深部二叠纪或更老地层的较成熟的烃源层。油气一方面消耗了含矿含水层中的大量氧气,造就了含矿层较强的还原环境;另一方面也参与了铀成矿过程的氧化还原反应,加速了铀还原、沉淀、富集成矿的速度。结合盆地断裂构造研究,本文推断深部油气主要沿近EW向东曼里塔勒迪深大断裂和NWW—SEE向霍城托开深大断裂向上运移,造成断裂附近形成较强的还原障,进而控制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点)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76.
准噶尔盆地北部顶山地区是我国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远景区段之一。本文在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卫片解译分析,发现本区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表现为基底逆冲断裂的复活,致使地表呈现张性破裂,形成了洼地、峡谷等特殊的构造地貌形态;并根据擦痕、节理的测量统计,结合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分析,推断本区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存在两期构造活动:早期为近似南北向的挤压作用为主,晚期(0.14~0.43Ma)为北东北东东的挤压作用;根据盆地新生代沉积物质充填规律和新生代构造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分析,恢复了盆地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认为新生代构造活动控制了区域的构造地貌演化和地下水流向的改变,进而控制了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并由此指出了三个泉斜坡带为有利的区域找矿远景区段。  相似文献   
77.
岩溶工程物探勘察的主要进展和方法技术优化组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易玖 《广东地质》1999,14(2):22-30
岩溶物探勘察的难易程度与岩溶本身的不规则三度体形状和尺寸太小有关,而与覆盖层的性质关系更大。近年岩溶物探勘察中的地面地震和探地雷达方法的主要进展,是对异常的识别由找绕射弧转变为找波的畸变为主,而地下物探的主要进展是使用了CT技术和将单孔测井提到重要地位。不同勘察阶段应有不同的方法优化组合:规划勘察、初步勘察以地面电法为主;详细勘察、施工勘察要有地下物探或以地下物探为主,其中重要建筑、单桩单柱建筑要  相似文献   
78.
空间尺度(渔业网格)不仅影响CPUE全局分布模式,而且影响其局部分布模式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多尺度下,本文研究了西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CPUE热点和冷点分布的尺度关系和尺度效应。将原始渔业数据重采样为从5''×5''到90''×90''的18个空间尺度,以5''的尺度间隔来识别局部聚类簇。论文系统分析了Getis-Ord Gi*热点和冷点的位置、边界、经典统计量随空间尺度的变化。具体地,分析了空间热点和冷点的最小值(Min)、均值(Mean),最大值(Max)、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偏度、峰度、第一四分位数(Q1)、中位数、第三四分位数(Q3)、面积和质心等统计量的空间尺度影响。在空间尺度影响分析中,主要考虑线性、对数、指数、幂律和多项式等尺度研究中的常见关系。对于热点和冷点,最大值、标准偏差和峰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尺度关系,其余统计量一部分在热冷点间存在尺度影响的差异,而另一部分没有明确的尺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不同尺度的热点和冷点的边界和位置与原始尺度的边界和位置明显不同,不建议采用大于30''的网格来分析柔鱼资源的局部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79.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nominal catch-per-unit-ef fort(CPUE) and environment for the jumbo flying squid( Dosidicus gigas) were examined in of fshore Peruvian waters during 2009–2013. Three typical oceanographic factors aff ecting the squid habitat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research, including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sea surface salinity(SSS) and sea surface height(SSH). We studied the CPUE-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for D. gigas using a spatially-lagged version of spatial autoregressive(SAR) model and a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 with the latter for auxiliary and comparative purposes. The annual fishery centroids were distributed broadly in an area bounded by 79.5°–82.7°W and 11.9°–17.1°S, while the monthly fishery centroids were spatially close and lay in a smaller area bounded by 81.0°–81.2°W and 14.3°–15.4°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ferred environmental ranges for D. gigas offshore Peru were 20.9°–21.9°C for SST, 35.16–35.32 for SSS and 27.2–31.5 cm for SSH in the areas bounded by 78°–80°W/82–84°W and 15°–18°S. Monthly spatial distributions during October to December were predicted using the calibrated GAM and SAR models and general similariti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observed and predicted patterns for the nominal CPUE of D. gigas. The overall accuracies for the hotspots generated by the SAR model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produced by the GAM model for all three months. Our results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D. gigas off shore Peru, and off er a new SAR modeling method for advancing fishery science.  相似文献   
80.
正地质景观之美是多变的。这些大自然的馈赠,其魅力可在山水草木中尽现。山的沉稳,水的静谧,草木的鲜活,再加上天空之蓝及点缀的浮云,意味之中却难以言传。有时不见草木,些许丹霞亦风光无限。那些地质裂变过后的沧海桑田,有天地造化之功。我们置身于宛若仙境般的自然之中,想象一下亿万年地质变迁的情景境,那些或柔美无限的画面或刚劲有力的神来之笔,若隐若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