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江宁地电新台于1996年开始在新台址处正式观测。经4年的观测资料积累,已具备条件对新台的监测预报效能进行评价。评价表明,江宁地电新台观测资料可靠,观测精度较高。因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Ms6.1地震(△396km)和1997年7月28日南海Ms5.1地震(△360km)前,地电阻率值显示了较好的前兆异常。对台址测区附近(△〈10km)发生的ML2.1地震,江宁地电新台地率也观测到异常变化。由此  相似文献   
6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对杭州游客流量进行了线路分配 ,分析各景点的通达度及杭州市区旅游交通发展和游客出行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提出优化旅游交通网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3.
根治黄河水害 ,是中华民族的艰巨任务。1∶10 0万《黄河流域地图》作为治黄的基本图件 ,为治黄工作者科学地制定治黄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 ,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黄河流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故 1976年编制的第一代1∶10 0万《黄河流域地图》挂图已失去了现实性 ,急需更新。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 ,第二代 1∶ 10 0万《黄河流域地图》挂图于19 98年 12月印刷完毕正式出版。挂图概貌见所附简图。它为 6拼幅全开大幅面挂图 ,编制时不但利用了新资料、新的数字化制图技术、新的印刷设备技术 ,而且用发展的…  相似文献   
64.
通过调研和设点试验 ,得结论 :大棚温室增施 CO2 气肥 ,使蔬菜叶色浓绿、叶片加厚 ,生物量增加 ,产量提高 2 9.6%以上 ,增产率达 4 0 %以上 ;投入产出比达 1∶ 9.6以上 ,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65.
模糊聚类分析在西安市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西安市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质灾害评价和研究所取得的地质、物探、测量、模拟实验等方面的成果资料的分析,综合考虑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介质条件等因素,选择了6种影响西安市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作为稳定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该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将西安市地壳稳定性划分为次较不稳定、较不稳定和不稳定三级共10个区域。在此基础上,对西安市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6.
河蟹臭氧水育苗的正交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蟹工厂化育苗一般都采用静水充气开放式工艺,即每天更换大量海水,泼洒药物等来解决池水溶解氧、水质污染及抑制病菌繁殖等问题,尤其到了育苗中后期,往往因池底沉积的有机物过多造成水质恶化,使幼体大量死亡,育苗生产很不稳定,利用臭氧处理海水育苗,可以维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为河蟹提供一个良好水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出苗率。目前有关臭氧在其他方面的利用发展迅速,但在水产育苗方面利用和研究很少,为此,在臭氧应用于河蟹工厂化育苗以前,首先进行小水体臭氧水育苗的正交试验,以期获得臭氧水添加量、育苗密度、换水量的合理组…  相似文献   
67.
依据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地区64个观测点30年(1978-2007)的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定量分析了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动态特征和多年变化规律及其分布地带,将季节性动态划分为径流、开采、灌溉一开采、蒸发4种类型,多年动态划分为快速下降、缓慢下降和基本稳定3种类型。采用灰色理论建立了所有观测点地下水位的灰色残差修JEGM(1,1)预报模型并进行了预报。预报至2010年,石河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仍将处于不断下降过程,但下降幅度较1978-2007年有所减缓,部分地带地下水位可能趋于稳定。预报结果对于改善流域特别是下游民勤绿洲的生态与环境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基于岩石学研究与地球物理场的结合,提出了祁连山、柴达木与北山3个地区的壳幔岩石学结构.认为造山带加厚的下地壳与山根带分别由高压麻粒岩相与榴辉岩相岩石构成,对断面走廊域进行了岩石学填图.探讨了山根的形成与不对称、陆壳物质的分异与新莫霍界面的形成、造山岩石圈增厚机制、岩石围拆沉与玄武岩岩浆底侵作用等.讨论了青藏高原南、北缘岩石图增厚机制的差异及其岩石学标志.  相似文献   
69.
杨建军  夏建平 《内陆地震》1992,6(3):266-273
利用1/50万重力资料以压缩质面法反演了下扬子区(苏南)的地壳构造,探讨了深部构造特征及区划。着重论述了本区地壳结构的轮廓及特征;本区深部构造与浅部地质构造的镜象关系;本区深部构造与地震分布的联系。  相似文献   
70.
艾比湖流域植被生态需水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数据,通过SEBAL模型估算蒸散量,计算艾比湖流域不同植被类型下植被生长季(59月)的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主要为牧草地、灌木林地、耕地、乔木林地,面积分别为13 944km2(50%)、8 071km2(29%)、5 022km2(18%)、566km2(2%)。SEBAL模型估算的日蒸散量7月最大,为4.36mm。5、6、8、9月日蒸散量分别为4.26、4.07、4.24、4.15mm。SEBAL模型估算结果整体相对误差在10%以内,在允许范围内。20002015年生长季植被生态需水量整体上呈现出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2000、2005、2010、2015年分别为151.003×108、149.611×108、144.431×108、136.374×108m3。各植被类型下的生态需水量相比,牧草地 > 灌木林地 > 耕地 > 乔木林地,牧草地约占总生态需水量的53%~55%,而灌木林地、耕地的生态需水量分别占21%~25%、19%~20%,乔木林地的生态需水量所占比例最小,仅为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