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室内外无缝定位分为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两个独立部分.室内定位通常选取(0,0,0)作为初始地磁点的坐标,然而这一坐标会随着实验者的改变或者实验场地的变换而更换,不具备普适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虽然不能进行室内定位,但在室外定位出的地心地固坐标是唯一的,不发生改变.本文选取GNSS在室内外无缝定位过渡点的地心地固坐标点作为初始点,室内定位坐标系同样使用地心地固,可以有效解决室内外无缝定位的坐标兼容性问题,具有更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2.
ITRF�򶯶�GPS�����۲��Ӱ���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GPS???????????????????????????????????????????????????????????????????????????????????????????????????1/2??2/3??????????????????????????????????????? ????????????  相似文献   
123.
经济全球化变革下的世界经济地理与中国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晟君  杨博飞  刘逸 《地理学报》2022,77(2):315-330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和中国角色演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当前学界偏重从国家经济模式和国际贸易角度来解释这种格局的变化,而较为缺乏基于生产组织视角的经济地理解释。因此,本文从经济地理视角出发,解析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变动与中国角色的演变。本文揭示了在三次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从“核心—边缘”到“链式重构”再到“网络不均衡”的演变过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如何从“贸易全球化”转变为“生产全球化”,继而朝“多元全球化”演进。本文还论述了中国如何通过战略耦合模式的动态调整实现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变革者的转变。本文认为这种角色转变,改变了西方发达经济体对后发经济体的预设发展路径,以及经典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所预测的空间秩序,为全球化格局的变动带来新的重构动力与可能。最后,本文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带来的影响对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存在的可能路径进行分析,并从经济地理学视角为中国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道路选择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4.
李彦平  王煜萍  曹诚为  池源  刘大海 《地理研究》2022,41(10):2600-2614
海岸带是陆海相互作用强烈的特殊界面,其空间利用的负外部性具有典型的跨区域特征,需要以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实施用途管制。本文引入区际负外部性理论,将研究对象从空间和空间利用转到伴随空间利用所产生的人地(海)关系的演变过程。首先,梳理海岸带空间利用区际负外部性的几种典型表现形式,进而构建海岸带区域系统,并明确了系统间的作用关系;其次,从区域系统作用的视角阐述海岸带空间用途管制的作用机制和具体手段;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海岸带空间用途管制的制度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5.
宗教场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时空分布格局对历史时期宗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比较研究青海省清真寺和藏传佛教寺院时空演变特征的结果表明:民国时期是寺院数量发展的分水岭,民国以前藏传佛教寺院数量大于清真寺,之后反之;清真寺集中在青海东部呈西北-东南分布逐渐向西扩散,藏传佛教寺院跨青海东部和南部呈东北-西南分布逐渐向西北扩展,河湟谷地是二者共同的集聚区;清真寺热点地区分布于青海东部,藏传佛教寺院热点地区分布于南部和东部;清真寺分布的海拔明显低于藏传佛教寺院,两者坡度、坡向分布相似;朝代政策、自然环境、宗教文化等因素对寺院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以和谐共存为主的民族宗教关系有利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6.
127.
杨博  陈建平  刁明光 《地质通报》2011,30(5):750-755
根据北京市矿产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北京市矿山环境遥感监测与综合评价系统研发的设想。该系统通过将遥感地质调查、矿山环境监测与矿产资源管理进行有效整合,将同一种数据和成果应用到管理的不同方面,充分发挥和提高遥感数据的成果效益和经济效益,服务于多个方面,降低管理成本,并形成整装成果,为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提出新的模式,对于政府行使职能、获取适时客观的基础数据、提高监督管理效益和管理质量、及时打击违法开采、维护正常的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和矿区环境的综合整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8.
刘志刚  刘建勇  杨博 《海洋科学》2011,35(10):75-80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采用二因素五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案,设置了5个温度梯度(15、19、23、27、31℃)和5个盐度梯度(18、22、26、30、34),研究了温度与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幼贝存活与生长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1)华贵栉孔扇贝在最适盐度范围内,幼贝适宜的存活温度为15.0~30.5℃;最适存活温度19.0~27...  相似文献   
129.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