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四川盆地侏罗系发育具有分型结构的超致密储层,孔隙度多数在5%之下,渗透率小于0.1m D。长期以来,有关侏罗系油藏是裂缝油藏,岩性油藏,还是致密油,一直存在争议;对于如此致密储层,在没有裂缝的情况下,石油能不能进入储层,是如何进去的,运移路径是什么;是储层先致密后进油,还是先进油而后储层致密化;致密油的运聚机理与富集因素是什么,应采取怎样的勘探思路等等,是勘探和研究中需要面临和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本文运用流体包裹体、场发射和环境扫描电镜、纳米CT和成藏物理模拟等方法,从储层微观介质空间含油性、流体包裹体分布及特征、储层演化与生烃演化等研究入手,开展了侏罗系石油运移、聚集机理和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侏罗系油层以致密油为主体,储层致密化过程中及以后发生石油充注,致密储层基质中各种成岩次生微缝、结晶矿物晶间缝隙、各种微-纳米缝隙等基质缝是石油运移和渗滤有效路径,生烃增压和毛细管压力差是致密油运聚的主要动力,致密储层非达西渗流特征明显,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具有"源储共控、近源富集、网状赋油、甜点高产"的分布规律,指出在勘探中需要遵循致密油的自身属性和地质规律,按照"整体部署、分层评价、优选甜点"的工作思路,实现创新研究、科学评价和效益勘探。  相似文献   
152.
目前国内外没有以稀散元素锗、铟为特征元素的矿石标准物质,为了满足我国地质找矿的需求,本文采集广东省韶关凡口铅锌矿作为锗矿石候选物,广西南丹铜坑铅锌矿作为铟矿石候选物,依据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由10家实验室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协作定值,研制了1种锗矿石标准物质(GBW07831)和1种铟矿石标准物质(GBW07833)。锗矿石标准物质定值组分为45项,铟矿石标准物质定值组分为47项,包括特征元素、共存元素、稀土元素(15项)、造岩元素和痕量元素,其中锗矿石中锗含量为21.6×10-6,铟矿石中铟含量为39.7×10-6。研制的2种标准物质丰富了我国矿石标准物质的种类,可用于锗、铟矿石化学成分分析测试的量值标准和日常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53.
杨光  陈慧  杨朋卫 《现代测绘》2015,(1):9-10,14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干扰,传统地面磁测测绘技术已不能满足技术要求,低空磁测测绘技术成为最为快捷的方法。文章具体介绍了低空磁测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优势,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4.
影像地形图是一种新兴的地图产品,能够让人更直观地判读地形地物.为了得到影像地形图的高效制图工艺和高质量制图成果,以Geoway和Illustrator软件为平台,探索了1∶10 000影像地形图的成图工艺.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简单高效、成图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5.
煤系页岩气的基本特点与聚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系页岩气是页岩气的重要类型之一。从煤系岩性组合、煤系页岩气地化特征和盖层条件等方面入手,剖析了煤系页岩气的生、排烃能力及保存条件,总结了中国煤系泥页岩的分布特征与发育规律。研究表明:煤系干酪根以腐殖型(III型)为主,H/C较低,总有机碳TOC值高;生烃母质的性质导致煤系泥页岩以生气为主,且具有长期缓慢生烃、排气态烃困难、滞后,排烃效率低、残留烃量大等特点;煤系中的煤层既是良好的气源岩,又对下伏层位的页岩气起到封盖作用,因此,煤系泥页岩具备较好的聚集成藏潜力。   相似文献   
156.
郭雪莽  张永顺  杨光 《岩土力学》2004,25(12):1981-1983
根据截渗墙的工程特性和受力特点,对截渗墙力学分析的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传统的土石坝有限元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通过算例表明,改进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原计算方法的一些缺点,更好地模拟了实际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57.
基于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南极宇航员海使用北太平洋网(0.5m~2,330μm)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浮游动物的丰度、群落结构、优势种种群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9/2020年南极夏季宇航员海浮游动物总丰度在8.93—102.00 ind./m3之间,最高丰度记录在宇航员海中部靠北区域,浮游动物主要由桡足类、磷虾、毛颚类、浮游被囊类等类群组成。调查海域桡足类丰度对浮游动物总丰度的贡献可达90%以上,其中、大中型桡足类Calanoides acutus, Metridia gerlachei, Calanus propinquus和Rhincalanus gigas分布广泛,而小型桡足类Oithona similis、Oithona frigida、Ctenocalanus citer、Oncaea conifera等在丰度上占比较高。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宇航员海浮游动物在区域上划分为5个群落,普里兹湾涡流、威德尔涡流、南极绕极流南界等物理海洋学过程是宇航员海浮游动物群落分布模式的主要控制因素。另外,生物环境匹配(Bio-env)分析显示,饵料(叶绿素a)也对该海区浮游动物的种群和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8.
本文阐述了目前部分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9.
受限于海洋动力条件的复杂性,基于陆架泥质沉积重建的古气候或古环境一直存在争议。为此,本文在北黄海地区沿沉积物输运路径采集3根柱样,通过沉积物粒度及其端元组分和基于器测数据的东亚冬季风指数和黄海暖流强度,分析了不同泥区沉积物粒度端元组分对冬季风暴和黄海暖流变化的响应机理和强度,揭示了上述变化在不同区域产生的沉积效应。结果表明,近百年以来黄河远端泥北支的沉积物组分变化受到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1980年以后,人类活动对黄河沉积物入海通量及其组成的影响开始增强,并掩盖了自然演化信息。而1980年以前,不同泥区的不同端元组分对冬季风暴和黄海暖流的响应机理和强度存在差异,具有显著的区域沉积效应:粗端元组分受冬季风暴强度变化主导,能够反映山东半岛北岸跨锋面物质输运强度的变化;细端元组分受到黄海暖流强度变化主导,反映沉积物从北黄海西部泥区到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输运过程。上述结论说明,虽然粒度是表征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的重要标志物,但应根据不同泥区沉积物来源和沉积动力环境的特点,谨慎选择敏感端元组分,正确地使用粒度指标。  相似文献   
160.
Euphausia superba is a key species in the Southern Ocean that serves as a link between primary production and higher trophic levels. To investigate the feeding strategies of E. superba from the eastern South Shetland Islands,fatty acid biomarkers, stable isotope signatures, and an incubation experiment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of the incubation experiment proved that adult E. superba mainly fed on 2–20 μm particles, demon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nanoplankton in their diet. Moreover,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δ15 N and body size demonstrated that size-related dietary shifts were present in E. superba. Evidence from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the C16:1ω7/C18:4ω3 ratio showed that juveniles preferentially fed on dinoflagellates and adults were more likely to feed on diatoms. Fatty acid profiles in adult E. superba roughly mirrored the different trophic conditions and feeding strategies between stations. Adult E. superba at Stas D2-07, D5-07, DA-01 and DA-02 exhibited elevated levels of C16:1ω7, C18:4ω3, C18:1ω9 and C18:1ω9/C18:1ω7, indicating higher levels of feeding on both phytoplankton and higher trophic diets. In contrast, adult E. superba at Stas D1-03 and D1-04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levels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saturated fatty acids ratios and low levels of C16:1ω7,C18:1ω7, C18:4ω3, C18:1ω9 and total fatty acids. We inferred that adult krill at Stas D1-03 and D1-04 still suffered from difficult dietary conditions after overwintering. The different dietary conditions between stations suggest a highly plastic feeding strategy of E. superba in the eastern South Shetland Isla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