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旅游活动对龙宫景区不同植被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龙  殷红梅 《中国岩溶》2013,32(2):218-224
按照旅游活动程度的强弱将景区分为活动区、缓冲区和对照区,并利用6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了龙宫风景区旅游活动对不同植被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游客的大量增多及龙宫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风景区物种组成越来越少,多样性与结构越来越简单.主要表现在:(1)乔木层的丰富度上,表现出缓冲区最大,活动区最小,对照区介于两者之间;在物种均匀度上,表现出活动区>对照区>缓冲区的趋势;在物种多样性上,活动区最小,缓冲区其次,对照区最大;从生态优势度来看,对照区最大,活动区最小,缓冲区介于其中.(2)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上,表现出活动区最小,对照区其次,而缓冲区为最大的趋势;在物种均匀度上,对照区最大,活动区次之,缓冲区最小;在物种多样性上,活动区最小,缓冲区其次,对照区最大;从生态优势度来看,对照区最大,活动区最小,缓冲区介于其中.(3)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上,表现出对照区最小,活动区其次,而缓冲区为最大的趋势;在物种均匀度上,对照区最小,活动区次之,缓冲区最大;在物种多样性上,对照区最小,缓冲区最大,活动区介于其中;从生态优势度来看,呈现出缓冲区>活动区>对照区的趋势.  相似文献   
82.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基本原理和流程的基础上 ,着重研究了其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它主要包含 2方面 :一是可对三维地震数据体直接进行构造解释、实现空间域的层位自动追踪和断层的空间组合 ,解决复杂断块的构造问题 ;二是可进行储层描述 ,即可在一定时窗内或解释层之间进行岩性分析和沉积环境解释。以胜利油田探区为例 ,通过对 CG2 0复杂断块潜山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 ,及对 CJZ凸起和北坡的上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组河流相砂体和下第三系东营组三角洲相砂体的储层描述 ,说明三维可视化技术已在构造解释和储层描述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香港九龙破火山的地层结构与划分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港岛—九龙半岛地区以往火山地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岩性特征,基本不考虑火山构造和火山岩相的鉴别,由于陆相火山岩区特有的岩性岩相时空上的复杂多变,导致地层组越划越多,不能合理进行区域地层对比,更无法通过火山地层划分恢复古火山活动过程。笔者等在该地区开展了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和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研究,鉴别出九龙复活破火山机构,在此基础上确定火山地层主要由同一期普林尼式喷发形成的冷却单元构成,有类似的地层结构,结合年龄资料和区域地质对比,它们基本上可归入同一地层组;同时,分析了陆相火山地层的划分方法,指出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不能作为主要方法;冷却单元或流动单元才是合理划分陆相火山地层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84.
大多数20世纪下半叶建立的矿山,资源已近枯竭或出现了资源危机,都需要寻找接续资源。为此提出在成矿远景好的地区有计划地开展“深部地质填图”和“立体地质填图”的设想。“深部地质填图”是找寻隐伏矿和半隐伏矿的深部地质研究的战略性工作,“立体地质填图”则是其战术性工作。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为了寻找隐伏矿、半隐伏矿的“靶区”,或为“靶区”提供背景地质资料;后者是为了找到“新矿体”、“新矿层”,扩大矿床规模和矿山远景。“深部地质填图”要采用地质、物探、化探及少量钻探等综合手段,提交比例尺不小于1:5万的地表地质图和深部地质图;“立体地质填图”主要是按一定间距(100~200m)进行钻探,结合物探剖面,发现新矿体,提交立体地质图。当前应全面开展资源危机矿山外围的“深部地质填图”,积极慎重地进行“立体地质填图”试点,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独立的地质工作纳入地质调查之中。  相似文献   
85.
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地下水防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防治在深基坑工程中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是导致工程事故最直接的因素之一,针对当前地下水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列举了两个工程实例,①对南京人民商场改建一期工程基坑止水工程防渗结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②苏州商品交易市场塔楼基坑降水方案的成功之处进行了经验总结。最后,作者对深基坑降水工程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在工程进行中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6.
在软土地基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中,传统的瑞典条分法由于对土工合成材料的加筋作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最终的计算结果过于保守。对软土地基加筋路堤的加固机理和破坏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传统分析方法对加筋俸的加筋作用估计不足,据此,在充分考虑加筋体的加筋作用下,基于瑞典条分法提出了新的稳定性分析计算公式,通过实例验证该法比较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87.
李龙  郑永飞等 《岩石学报》2002,18(1):109-116
硅酸盐岩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微量碳酸盐,但是至今尚未对其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开展研究。本文建立了对硅酸盐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并以大别山双河地区两种片麻岩为例,讨论了其地球化学应用。通过对比实验证明,微量法通常可将碳含量检出限降低至5μg/g。对大别山双河两种片麻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测量发现,黑云母副片麻与花岗质正片麻岩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副片麻岩的碳含量较高,δ^13值为-4.5‰-0‰,批示其原岩为正常海相沉积环境,并与邻近大理岩原岩的灰岩沉积环境不同。正片麻岩的碳含量较低,δ^13值为-23.4‰--2.1‰,反映出地表有机碳对岩浆岩原岩的混染。两种片麻岩中碳酸盐与硅酸盐全岩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既仍处于平衡状态,也有处于不平衡状态。不平衡分馏指示其受到过后期退变质流体的影响。不过,变质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含量和碳机位素比值分析能够对原岩类型提供有效的区别。  相似文献   
88.
硅酸盐岩石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微量碳酸盐 ,但是至今尚未对其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开展研究。本文建立了对硅酸盐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析方法 ,并以大别山双河地区两种片麻岩为例 ,讨论了其地球化学应用。对比实验证明 ,微量法可以将碳含量检出限降低至 2 2 0 μg。大别山双河两种片麻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测量发现 ,黑云母副片麻岩与花岗质正片麻岩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副片麻岩的碳含量较高 ,δ1 3 C值为 - 4.5‰~ 0‰ ,指示其原岩为正常海相沉积环境 ,并与邻近大理岩的原岩沉积环境不同。正片麻岩的碳含量较低 ,δ1 3 C值为 - 2 3.4‰~ - 2 .1‰ ,反映出地表有机碳对岩浆岩原岩的混染。两种片麻岩中碳酸盐与硅酸盐全岩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既有处于平衡状态 ,也有处于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89.
基于OMI数据的中国NO2时空分布与人类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空气质量不断恶化,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二氧化氮(NO2)作为人类排放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实时监测其时空分布及含量,对空气质量研究及公众安全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搭载在AURA卫星上的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传感器反演获取的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区的NO2数据,探究了NO2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人类影响。结果表明:中国NO2浓度上升趋势显著,6年来总NO2柱浓度(TotNO2)和对流层柱浓度(TropNO2)净增值分别为0.61×1015molec/cm2和0.63×1015molec/cm2,年均增长率为2.47%和5.69%;全国绝大部分地区NO2浓度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率在空间上有所差异,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大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全国尺度上,NO2呈现显著的时空分布差异特征:空间上,总体呈东高西低态势;时间上,东部地区的NO2浓度冬季明显高于夏季,西部地区则相反。最后,对比分析了TropNO2/TotNO2与人类足迹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二者间呈显著相关,且冬季最大,夏季最小。同时,分析发现各地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国汽车保有量与对流层NO2间呈较强相关性。表明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是导致大气中NO2增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
探讨了岭估计方法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岭估计中确定岭参数k值的一种新方法——方差扩大因子法。通过某地区GPS水准网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比较,岭估计方法具有拟合精度高、适用复杂的地形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