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为了得出低渗煤层注入/压降试井出现径向流时注入时间的大致范围,基于注入/压降试井的理论及经验,经过大量实测数据的研究和现场实地测试,提出了减小井储畸变时间、延长测试时间的可行措施,以及在煤层气参数井实行三开井制的理念。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测试时间内,对于低渗煤层注入/压降试井要出现径向流,必须在井筒安全的情况下保证注入时间(tinj)大于 3倍的井储畸变时间(twb),关井时间(tfall)大于等于2倍的注入时间。   相似文献   
92.
地层可钻性差,岩石易水化膨胀是玄武岩地层钻探的主要难点。利用垦利6-4区块已钻井的测井资料对玄武岩地层可钻性以及井壁失稳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包括合理的钻头和钻具组合优化,以及良好的钻井液性能等。现场作业中,按照上述技术措施,实现了玄武岩地层的安全高效施工。  相似文献   
93.
平度市胜合铁矿处于安丘-莱州铁矿成矿带中段,为新发现的低品位铁矿床。矿床分布于低缓航磁异常区,产于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小宋组地层中,属沉积变质型成因。该区找矿的突破,是安丘-莱州铁成矿带弱航磁异常中找矿的一个典型,对今后安丘-莱州地区低缓磁异常的找矿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4.
针对土库曼斯坦广泛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选取达绍古兹州典型盐渍地为研究区,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获取盐分指数(SI)和反照率(Albedo)构建SI-Albedo特征空间,利用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指数(SMI),计算并划分研究区盐渍化等级。结果表明:(1)利用SMI指数对区域土壤盐渍化状况进行统计及定量分析,有利于大尺度范围的土壤盐渍化动态监测;(2)1990-2010年间研究区盐渍化程度持续加重,其中,重度盐渍地增加1 103.9 km2,增长了5.28%;中度盐渍地增加1 716.184 km2,增长8.21%;(3)地形及气候等自然因素对研究区土壤盐渍化过程有较大影响,盲目的垦荒、不合理灌溉等人为因素更加剧了研究区盐渍化的形成,使得盐渍化现象更加严重,导致盐渍地面积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5.
中国地震信息网速报信息实时同步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中国地震信息网地震速报信息实时发布需求、速报信息源及接收方式,针对现同步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路接收、对比监控"的技术思路,并进行了功能设计与主要功能的实现。新系统不仅提升了网站速报信息服务的可靠性,而且将其与短信功能结合,能自动发现异常状况,便于及时处置故障。  相似文献   
96.
通过整理大量的钻井、测井、地震和其他综合研究资料,系统编制了上扬子地区震旦系各层段的岩相古地理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沉积储集层研究。该研究显示震旦纪上扬子台地是一个半孤立的台地。震旦系沉积可以划分为前台地沉积、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和局限海盆沉积。紧邻上扬子台地西部边缘发育的川滇大裂谷对上扬子台地的演化、沉积古地理格局的形成及沉积相带的展布有着重要影响。灯影期,上扬子台地曾经有过一次由裂谷活动导致的快速沉降,经历了一次短暂的由台地到海盆的变化。岩相古地理的演变控制着四川盆地震旦系沉积储集层的形成与分布,也控制着该区常规油气及页岩气的形成与分布。  相似文献   
97.
李鑫  李广云  王力  杨凡 《测绘工程》2012,21(2):21-24,28
移动测量系统获取点云的精度,不仅取决于各子系统的精度,同时取决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参数的质量,也就是激光扫描仪、GPS、INS惯导单元之间的关系参数。文中从获取点云坐标的原理入手,分析推导系统误差整体模型,进行精度分析。最后利用模型分析实测数据,并将计算得到的理论精度结果与检校的实测精度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8.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群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受后期成岩作用影响较小,基本保留了原始海洋的同位素组成,笔者根据采集的111个碳、氧同位素数据,研究、讨论了盆地东部地区中上寒武统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演化及地质意义。研究表明,δ13C值变化介于-3.36‰~2.65‰之间,均值为-1.027‰,绝大多数的样品都分布在-2‰~2‰的区间,δ18O值分布于-11.1‰~-6.01‰之间,均值为-7.991‰,在-10‰~-6‰的范围内波动。通过对碳、氧同位素数据分析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洗象池群主要发育在盐度较高、温暖—炎热的近岸海相沉积环境;洗象池群沉积早期和中期经历了短暂而快速的海侵后进入缓慢的海退,在晚期缓慢海侵后的快速海退,碳同位素组成反映的海平面变化趋势与沉积相演化一致。洗象池群沉积中期显著的碳同位素正向漂移,标志着较高的生产力和有机碳埋藏率,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
李鑫  刘恩龙  侯丰 《岩土力学》2019,40(2):624-631
冰作为冻土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冻土蠕变的加速蠕变阶段有重要影响。温度通过影响冻土中冰的冻结与融化过程,及其黏塑性流动,引起冻土结构的强化与弱化,从而成为了决定冻土蠕变力学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外部应力也造成冻土的强化与弱化,影响着冻土的蠕变。通过引入硬化因子与损伤因子来考虑温度、应力造成的冻土材料强化与弱化。硬化因子H代表了蠕变过程中强化效应的大小,而损伤因子D则代表了由弱化效应造成的冻土材料相关参数的折减比例,进而提出了适用于冻土的改进西原蠕变本构模型。该模型预测值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改进的模型不仅能较好地描述初始蠕变阶段、稳定蠕变阶段,而且相比于传统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冻土加速蠕变阶段,具有合理性与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0.
李鑫  刘强  樊燏  章军锋 《地球科学》2019,44(12):4152-4156
在碰撞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中,中下地壳深熔作用对于深部地壳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作为深熔作用的"见证者",纳米花岗岩包裹体是寄主岩石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能够为确定陆壳岩石中天然熔体特征及分析熔融机制提供关键信息.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的代表性岩石单元(泥质片麻岩与长英质片麻岩)中,石榴石与锆石中常包含有典型的纳米花岗岩包裹体,其代表性子矿物组合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这是在黑云母脱水熔融过程中、寄主片麻岩中熔体被主要转熔矿物(如石榴石等)捕获所形成一类特殊包裹体.在观测基础上,采用高温高压与高温常压手段,对纳米花岗岩包裹体进行均一化实验并获得均一化玻璃质熔体.成分分析表明,均一化熔体成分以过铝质花岗岩为主,其主/微量元素特征能够有效反演部分熔融作用的演化过程.因此,纳米花岗岩包裹体的天然观测与实验研究对于确定天然熔体特征与深入剖析碰撞造山带的地壳深熔作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