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5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哈西亚图铁多金属矿位于东昆仑构造带,是区域较为典型的一处矽卡岩型矿床.文章对矿区花岗闪长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定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中锆石的年龄为(240.1±0.8)Ma(MSWD=0.62),形成于中三叠世,岩石为准铝高钾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弱的负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等),同时表现出“TNT”(Ta、Nb、Ti)负异常等俯冲带幔源岩石的成分特点.依据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同时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花岗闪长岩产于中生代岩浆弧环境,区域同时期花岗闪长岩与石英闪长岩有着相同的物质来源与产出背景.在其他具有矽卡岩型矿化潜力的区域,今后找矿工作中应注重花岗闪长岩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42.
热水钼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斑岩型钼矿床。该矿床钼矿体主要分为四个矿带,矿体呈条带状,脉状等产出,矿石矿物以辉钼矿为主,围岩蚀变较为发育,具有一定分带性,呈面型蚀变,线性排布特征。本文通过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钼矿区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精确年龄测定,其模式年龄介于229.4±3.1~230.6±3.1Ma之间,年龄分布范围较为集中,平均为230.17Ma,等时线年龄为228.6±7.9Ma,MSWD=0.25,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30.2±2.5Ma,MSWD=0.025,表明成矿作用形成于印支期。6件辉钼矿样品Re含量介于13.02×10~(-6)~17.7×10~(-6),指示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为壳幔混合。结合已有成矿年龄研究,认为东昆仑造山带印支期成矿作用强烈,主要可分为两期,印支早期与印支晚期,形成一系列矿床,在印支晚期后碰撞阶段与岩浆热液相关的矿床具有较大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43.
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时序分析方法,利用2016-12~2017-05(12 d为一个周期)连续13景哨兵卫星雷达影像对淮南矿区内的居民区杨聚庄进行形变监测。根据矿区形变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支持向量机(GM-SVR)的组合预测模型对矿区形变进行预测,并与传统的单一灰色模型和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时序InSAR技术和GM-SVR模型的结合,可以实现对矿区形变的快速监测和灾害预防,为矿区灾害监测与预警提供了一种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烷、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二叠系埋汗哈达组的沉积环境、烃源岩干酪根类型、成熟度等进行了评价。烃源岩Pr/Ph绝大部分小于1,显示植烷优势,表明研究区二叠系埋汗哈达组沉积环境为还原—强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物源来自于陆源高等植物和水生生物,且以水生生物输入占优势;利用Pr/nC17-Ph/nC18、C27-C28-C29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关系评价区内埋汗哈达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对OEP、萜烷、C29甾烷等参数分析表明,额济纳旗及其邻区二叠系埋汗哈达组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有利于油气的生成。  相似文献   
45.
阿拉善右旗下石炭统白山组碎屑岩中锆石CL图像的特征和微量元素Th/U>0.4表明绝大多数属于岩浆锆石,锆石年龄分布于412~498Ma之间,集中分布于443~466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454.6±8.3)Ma(n=28),MSWD=3.5,置信度95%,与研究区西侧南天山洋在奥陶纪—早泥盆世向北俯冲消减,在中天山南缘形成岩浆弧可能对应,揭示了研究区恩格尔乌苏断裂可能为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华北板块早古生代缝合带,该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白山组物源来自恩格尔乌苏断裂以北的加里东期构造岩浆岩带和早古生代浅变质盖层沉积。  相似文献   
46.
五龙沟金多金属矿集区晚二叠世-三叠纪岩浆岩较为发育,花岗岩与金及多金属成矿关系不明,岩石成因,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仍然存在分歧。本文对该矿集区出露的侵入岩展开详细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花岗闪长岩体、英云闪长岩体、石英闪长玢岩脉年龄分别为244.1±2.0Ma、241.9±0.5Ma、211.5±0.4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五龙沟矿集区侵入岩整体为一套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具有轻稀土富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Th),高场强元素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特征,源区由下地壳角闪岩相部分熔融,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岩浆为壳源岩浆与幔源岩浆在不同比例下混合的产物。基于本文最新研究成果及综合前人资料,构筑了五龙沟矿集区晚二叠世-三叠纪成岩成矿年代学格架,区内岩浆活动分为两期,早期260~235Ma,晚期225~210Ma,其中峰值分别为245Ma和220~215Ma;多金属矿化时代与早期岩浆岩活动一致,金成矿与早晚两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五龙沟矿集区金及多金属成矿构造环境早期形成俯冲-碰撞转换阶段,晚期为后碰撞伸展。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在东昆仑造山带中发现出露多处榴辉岩,由夏日哈木-苏海图、大格勒、宗加、尕日当(浪木日上游)、温泉、加当等多个榴辉岩、榴闪岩高压变质地体组成,呈透镜体或条带状产于金水口岩群中,构成了一条长达530 km的高压变质带.从榴辉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岩石类型复杂,主要可分为榴辉岩、退变榴辉岩、榴闪岩,岩石地球化学显示东昆仑榴辉岩SiO2含量为41.58%~59.00%,平均值为50.19%,Al2O3含量为11.27%~18.54%,平均值为14.66%,TiO2含量为0.76%~1.59%,平均值为1.03%.稀土配分曲线主要为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配分主要介于E-MORB与N-MORB之间.获得加当榴闪岩变质年龄为440±13 Ma,原岩年龄为934±15 Ma,同时结合东昆仑地区榴辉岩锆石年龄对其进行分析,锆石单点206Pb/238U年龄在直方图上显示出丰富的信息,变质峰期年龄出现明显3个年龄峰,分别为451 Ma、432 Ma和412 Ma,原岩年龄出现峰值934 Ma,其中515~440 Ma记录了板块俯冲时段的岩浆热事件;440~420 Ma为陆壳俯冲-碰撞的记录;420~390 Ma是榴辉岩在折返过程中退化变质的反映.东昆仑榴辉岩变质时代与东昆仑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
哈日扎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是大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笔者利用锆石LA-ICP-MS U-Pb法,获得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为(234.5±4.8) Ma(MSWD=0.24);花岗闪长斑岩为其成矿母岩.对哈日扎花岗闪长斑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富SiO2(70.94%~76.08%)、K2O(4.91% ~6.07%),贫CaO(0.16% ~2.01%)、Na2O(0.24% ~0.78%),属钾玄岩系列及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124.69×10-6~178.68×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平缓的右倾型,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δEu变化范围0.26~0.30,具有弱负Eu异常.岩石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贫高场强元素(HFSE),即相对富集Rb、U、La和Nd,而亏损Ba、Sr、Nb和Y.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9.
50.
韩伟  刘溪  李金超  史冀忠 《地质通报》2012,31(10):1684-1691
对内蒙古乌兰敖包地区野外剖面进行观测,结合剖面岩性组合、地层古生物、沉积构造、岩石学等沉积特征分析,认为剖面整体分为3段。下段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向滨海相过渡,中段为碳酸盐台地相,上段为滨、浅海相。剖面沉积特征反映了该区石炭系—二叠系阿木山组沉积环境位于盆地边缘,经历了陆相向海相的转变,属于上超沉积。沉积相研究及边缘相的确定从沉积学角度证明额济纳旗及其邻区在石炭纪—二叠纪时期是一个裂谷盆地。研究成果可为盆地演化和沉积相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