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9篇
自然地理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地下水数值模型建立及其拟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地下水数值模型建立及其数据分类的基础上,从规范化和定量的角度,提出拟合的判别准则,最后讨论了参数识别与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考虑地质条件进行土壤生存分区的原则、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生态特征与地质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以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划分土壤生态区、亚区,以土壤类型、母质、微地形、土壤资源评价等级,社会经济条件划分土壤生态片,从而建立了多层次、系统化的土壤生态信息库,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典型环境功能区张士灌区包气带剖面样品和含水层样品的分析检测,比较和总结了菲的垂向分布特征,研究了总有机碳、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与迁移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对具有代表性采样点的研究表明,菲总含量在剖面中的变化趋势总体上随剖面的加深而降低,以犁底层为界,表层土壤(5~20 cm)菲含量随剖面深度变化平缓。同时分别对菲含量与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进行二元相关分析,计算出的Pearson系数表明:土壤中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是影响菲垂向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影响不大。同时利用SPSS的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定总有机碳是制约菲垂向运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4.
弱透水层中有机污染物(菲)的衰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高渗透压渗流试验装置模拟已被污染的浅层地下水越流通过弱透水层污染深层地下水的过程,研究了有机污染物(菲)通过饱和粘性土弱透水层时的自然衰减特征,以及非生物因子-配位体对于弱透水层中菲迁移转化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菲的衰减曲线明显分为三阶段:初期吸附截留显著期,中期微生物降解旺盛期,后期微生物降解稳定期;溶液中共存离子HCO 3-、Ca2+与菲形成络合物,SO42-参与菲的生物降解;溶液中主要配位体不同时,菲与阴、阳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也不同,以络合作用为主。渗透水中菲含量有99%以上被衰减,仅有极少量菲穿透弱透水层。  相似文献   
35.
张士灌区细河流域地下水中有机和无机污染均较为严重,其污染原因和污染特征受多种污染源的控制。简要地概述了污染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应用富集因子和因子分析法研究分析了污染质的来源,判别污染源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污染源有面源污染、线源污染、点源污染;其中属于面源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氨氮、硝氮、硫酸根、菲、六氯环已烷、铁和锰;属于线源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氨氮、汞、镉、COD、菲、六氯环已烷等;属于点源污染的污染物有硫酸根、乐果、氰化物。由此看出,张士灌区细河流域不仅存在大范围的农药、肥料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也存在化工企业的外排废水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黏土中结合水的特征,对不同溶质对吸附结合水量的影响及其在以结合水充满为主的黏土中的迁移特性以及溶质的浓度对渗透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水含量受溶质的影响较大,其值大小为: 蒸馏水>自来水>硝酸钾>氯化铵; 同一溶质在不同浓度下渗透速度有所不同: 氯化铵和硝酸钾的渗透速度都是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有所增大; 不同的溶质对黏土渗透性的影响不同,其渗透速度的大小为自来水>氯化铵>硝酸钾,说明污染质的存在使得黏土的渗透速度变小。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渗透水pH 值对有机磷通过弱透水黏土层迁移转化的影响规律,采用黏性土层充压渗透装置模拟污染潜水中有机磷渗透通过弱透水层的迁移转化过程。研究发现,有机磷组分通过弱透水层的迁移能力总体较弱,不同pH 值条件下有机磷的矿化率为93. 5% ~ 99. 95%; 在进水pH 值为5. 5 ~ 8. 5 时,进水pH 值越高,土层中磷酸酶的活性也越高,降解转化有机磷的能力也越强; 黏土对有机磷的阻滞能力也增强。进水pH 值为5. 5 时,迁移率为6. 5%; 当pH 达到8. 5 时,矿化率明显增加,迁移率< 0. 05%,使其不易渗入深层地下水引起污染。  相似文献   
38.
39.
考虑地质条件进行土壤生态分区的原则、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土壤生态特征与地质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 ,以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划分土壤生态区、亚区 ,以土壤类型、母质、微地形、土壤资源评价等级 ,社会经济条件划分土壤生态片 ,从而建立了多层次、系统化的土壤生态信息库 ,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0.
江水倒灌污染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哈尔滨市松花江污染为例,通过室内模拟槽,研究了江水倒灌过程中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与电子转移、质子转移有关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得出在江水渗透补给地下水的过渡带中,与电子转移有关的氧化还原分带依次分为HS-强还原带、Fe2 还原带、NO2-弱还原带、有O2氧化带;与质子转移有关的分带有CODCr优势带和HCO3-优势带。两种不同类型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并严格控制着钙镁和氮元素等污染组分的迁移过程,从而为实际条件下江水倒灌污染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