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307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笔者通过对大量地电资料的分析,发现深埋电极进行地电观测,能够排除表层干扰,突出地震异常。本文利用深埋电极的地电观测资料,总结了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地电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33.
在温度低于250℃的低温热液系统中,金的性态往往取决于pH值和氧逸度。黄铁矿化和粘土矿化组合相对稳定时,金多以二硫络合物的形式运移。在砷含量较高的热液系统中,硫砷络合物往往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条件下,氧化作用、浓度减低和温度下降都可能引起金的沉淀。某些低品位金矿床就是由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形成的。搬运溶液中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从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角度,为讨论武山铜矿床的成因以及矽卡岩型矿床、块状硫化物型矿床与花岗闪长斑岩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方面的依据。为此,我们分别在花岗闪长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围岩(上泥盆统五通组含砾石英砂岩及上志留统西坑组石英砂岩)中系统地采集了105个金属硫化物样品进行硫同位素分析。其中主要是黄铁矿样品,还有少量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辉铜矿的样品。此外,引用了桂林地质所测定的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10个样品的硫同位素分析数据,这样我们一共有115个硫同位素分析数据来讨论武山铜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35.
豫西寨凹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显示该区元素组合以银、铅、铜为主,以寨凹为中心出现W,Sn,Bi,Mo,Cu等高温元素组合;1/万沟系次生晕测量表现为Cu,Ag,Bi,Sb中高温元素组合;极化率异常则显示为宽幅面状,具高阻高极化异常特征;经过对地物化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具备良好的斑岩型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其Z4脉可能为深部斑岩型铜矿的脉状延伸,进一步找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36.
 采用可以有效控制环境因子的室内土壤培养试验,初步研究了科尔沁沙地30种植物叶凋落物的CO2释放量及释放速率。结果表明:①在28 d培养期内,不同植物叶凋落物释放的CO2量差异很大,其中,多年生植物叶凋落物CO2释放量平均值大于一年生植物,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禾本科植物叶凋落物CO2释放量平均值明显小于其他植物,二者之间呈显著差异。②在28 d培养期内,不同植物叶凋落物每四天CO2释放速率差异很大。一年生与多年生植物叶凋落物28 d内每四天释放CO2的速率无显著差异;禾本科与其他植物叶凋落物每四天释放CO2的速率在培养的前16 d差异呈显著,而后差异消失。③植物叶凋落物的全碳含量,氮含量,C/N,灰分/N及灰分含量不同造成CO2释放量及释放速率的差异。叶凋落物28 d释放CO2的量与叶凋落物初始碳含量及灰分含量均无相关关系,与叶凋落物初始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凋落物C/N及灰分/N呈显著负相关。叶凋落物培养期内每四天释放CO2的速率与叶凋落物初始碳含量无相关关系;叶凋落物0\_20天释放CO2的速率与叶凋落物初始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凋落物C/N呈显著负相关;叶凋落物9\_28天CO2释放速率与灰分/N呈显著负相关;培养后期(17\_28天)的CO2释放速率与灰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7.
文峪金矿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体包裹体测温表明 ,文峪金矿成矿温度 180~ 45 0℃ ,为中高温热液。成矿压力 1.0×10 5~ 1.4× 10 5k Pa,根据静岩压力推算的成矿深度为 3.6~ 5 .2 km。包裹体盐度特征显示出成矿场内流体以深源流体为主 ,混合的地表渗透水所占比例约 10 %~ 15 %。文峪金矿成矿过程中导致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下降及由此导致的 CO2 - H2 O不混溶现象。文峪及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成矿热液来源于与文峪花岗岩同源演化的深部岩浆热液。金矿的成矿时代为中生代中晚期  相似文献   
38.
延长油区侏罗系和上三叠统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的物性受沉积相及埋藏-成岩作用的控制. 河流相砂岩的物性好于三角洲相砂岩(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别为14.8%和12.7×10-3μm2, 9.8%和5.8×10-3μm2). 埋藏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 碳酸盐是造成砂岩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 晚期成岩阶段富含有机酸和无机酸的酸性孔隙流体及表生成岩阶段的大气降水是形成次生孔隙及导致砂岩物性改善的主要介质.  相似文献   
39.
在1000℃和FMQ缓冲氧逸度条件下,将天然单斜辉石巨晶粉末分别加热1,2,3,5天。实验样品作X-射线粉末衍射和穆斯堡尔谱测量,结果表明发生了亚固相的氧化反应,其中M1晶格位上的Fe~(2+)氧化为Fe~(3+),而M2位上Fe~(2+)保持不变。氧化反应在2天已达到平衡。对比氧化程度不同的样品的穆谱的变化,为正确指派穆谱提供了制约。天然单斜辉石巨晶通常可以拟合4套四极分裂对称双峰,按前  相似文献   
40.
1 引言 棉花是喀左县主要经济作物,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好项目。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每年都有所发生,在环境条件适宜的年份可以暴发,1992年曾猖獗发生。棉铃虫除危害棉花外,还可以危害玉米、高梁、小麦、番茄等作物,一般年份减产15%~20%,严重年份可减产50%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