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69篇
海洋学   8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第三代浅水波浪数值预报模式及其在黄渤海域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燕 《气象科学》2006,26(3):265-271
本文在简单介绍了第三代浅水波浪数值预报SWAN模式的概念、特点、原理等的基础上,着重介绍Mm5模式对风场的模拟,以及利用模拟结果作为SWAN模式中的风场资料,对大连沿海及黄渤海域(36~41°N,117.5~125.5°E)的浪高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42.
在分析阿尔金区域地质和物化探异常资料的基础上,对阿尔金东段的构造特点和不同地层、岩石建造的成矿元素分布分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重点研究了阿尔金东段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分析和推断了引起Cu、Pb、Zn、Au、Ag等异常密集区带的地质因素,讨论了地球化学异常和区域成矿问题。认为阿尔金东段成矿潜力较大,并初步探讨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3.
0 前言 蛭石,又名水云母,其化学式为Mgx(H2O){Mg3~x[AlSiO3O10](OH)2},是一种层状结构的复杂的含镁的水铝硅酸盐次生变质矿物.褐黄至褐色,油脂光泽,不透明,硬度1~1.5,密度约2.3g/cm3,外形似云母,通常由黑(金)云母经热液蚀变作用或风化而成.在天然状态下具有云母的某些特性,呈鳞片状、片状,易于劈分成小片,具有挠性.蛭石本身为层状结构,其层问充填着可交换性阳离子和水分子.蛭石被加热后,层片间的水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变成蒸汽排出.  相似文献   
44.
对湛江地区辣椒地土壤取样,测定了容重pH,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辣椒地土壤肥力比甘蔗地土壤有明显改善,且随年限延长呈提高的趋势,与甘蔗地土壤比较,辣椒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45.
对湛江地区辣椒地土壤取样,测定了容重pH、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辣椒地土壤肥力比甘蔗地土壤有明显改善,且随年限延长呈提高的趋势;与甘蔗地土壤比较,辣椒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46.
47.
钾是作物生长需要的大量元素之一,也是土壤中常因供应不足而影响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元素.在植物体内,钾分布很广,尤其是细胞分裂活跃部位的钾含量很高.钾能增进植物根系吸收土壤中必需的营养元素,促进光合作用,加速光合产物向贮藏器官(种子、根)输送,增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强植物的抗旱、耐冻、抗倒伏能力等[1] .钾对甘蔗细胞的结构、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形成、蔗糖的积累等各种生理活动都有促进作用,能增加甘蔗产量,提高糖分[2]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糖业中,其产糖量占很大的比重.甘蔗对钾的需要量大,并且十分敏感.据研究,每生产1 t甘蔗约从土壤中吸收钾(K2O)2.0~2.7 kg,因此,人们把增施钾肥作为提高蔗糖糖份的一个主要措施来抓.  相似文献   
48.
大姚6级双震前的地震前兆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连续形变观测资料中除了存在于整个时间域的短周期潮汐信息(固体潮)外,还有出现在某个时间段的长周期非潮汐信息.如何从时间或空间上认识和提取这些信息.成为认识地震过程和进行地震预报关键和迫切的问题之一。利用小波分析的时一频特性和奇异性检测特性,对大姚6级双震前的连续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提取潮汐资料中的非潮汐信息。发现在地震前震中附近的形变台站都接收到了相同频段的异常信号.周期为几天到十几天,出现在各个台站的时间也大致相同。这些在震前具有一定时、空分布的信息有可能是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49.
文章简单介绍了欧、美国家的远、近海海洋科学观测项目,比较分析了这些项目的发展轨迹,解析了几个海洋强国海洋科学观察的投资理念,并试图发现他们在处理海洋业务化观察与海洋科学观测关系方面的倾向性。借鉴海洋强国的理念,提出了提高我国海洋科学观察效率、理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中海洋科学研究与业务化关系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0.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及WAVEWATCH III模式预报资等料对2012年11月28日大连翻船事故的大风大浪实况、事故成因及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连此次翻船事故高空的强冷空气促使冷涡加强,西部大陆高压和蒙古气旋不断加强东移,东南部海上高压稳定少动,蒙古气旋底前部与海上高压顶后部梯度加大,梯度密集区正好位于渤海海峡,造成黄海和渤海偏西大风;低层辐散和中层辐合的垂直结构加强了低层以下的上下扰动,构成南北垂直环流,中层以下动力强迫下沉气流将北侧中层的动量下传至辽东半岛南部地面及黄海、渤海海面,使其不断获得动能,有利于偏西大风的加强;西南向岸大风有利于浪高增长,偏西大风及与其同时增长的大浪是大连地区此次翻船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