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非线性回归法求解爆破振动速度衰减公式参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准确分析场地爆破振动衰减规律是爆破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通过考察爆破振动速度衰减公式中参数的线性回归方法和非线性回归方法,提出了线性残差平方和与非线性(亦即标准残差平方和)的概念,给出了求解衰减公式参数的非线性回归法,并详述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结合工程实例,以标准残差平方和作为爆破振动实测数据与衰减公式拟合值偏差大小的判断依据,分析了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的萨道夫斯基公式和其修正公式的标准残差平方和。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明显高于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的萨道夫斯基公式和其修正公式的标准残差平方和非常接近,因此,采用两种形式的公式拟合爆破振动衰减规律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2.
黑龙江省冻土活动层厚度年际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冻土活动层是冻土地区地层内水热交换最为活跃的区域,对气候与环境变化十分敏感。黑龙江省气候环境独特,冻土活动层受到地理位置(坡度、坡向及高程)、下垫面因素(地表土壤含水量、植被、积雪)及太阳辐射(地表反照率、土壤感热及潜热通量)等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分敏感。通过灰色关联、相关分析、趋势度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发现:年内尺度上,冻土活动层厚度主要受到土壤含水量及植被的影响较大;年际尺度上,冻土活动层与积雪、植被、潜热通量呈负相关,并在不同的区域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感热通量呈正相关,并在部分区域呈极显著正相关。近30 a来冻土活动层及各影响因素在各区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各影响因素对冻土活动层厚度影响程度不同,由高到低依次受到潜热、土壤含水量、植被、感热及雪深的影响,特别是潜热对冻土活动层厚度长期变化的贡献率达到35.09%。这种现象与东北地区独特且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近30 a来各因素的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3.
程龙  李海波  程犬  冯晓强  王贝 《地质通报》2016,35(9):1420-1426
新疆东准噶尔萨尔托海石英二长闪长岩体属于晚古生代额尔齐斯构造-岩浆带。通过对萨尔托海石英二长闪长岩体的岩相学,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LA-ICP-MS锆石U-Pb年龄研究,认为萨尔托海石英二长闪长岩属于偏铝质、高钾钙碱质的镁质花岗岩类;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Ba),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Ta、Nb、Hf和Ti),轻稀土元素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负Eu异常不明显,表明形成于早二叠世(277.4±5.1Ma)后碰撞阶段的板内构造环境中。  相似文献   
74.
采空区的塌陷、涌水等地质灾害因素给煤矿正常采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严重威胁煤矿设备及其人员的安全。大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勘查解释较倾斜、缓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勘查解释复杂。通过正演模拟验证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测大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可行性,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贵州六盘水某煤矿和遵义某煤矿大倾斜煤层进行采空区勘查,从理论和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大倾角煤层采空区勘探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
地质雷达检测防空洞注浆效果的技术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电磁波在多种介质中的传播特征,对电磁波在岩土体介质中传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波形图。从地质雷达对某人防洞注浆效果检测应用可以看出,通过计算机显示的波形图能够直观、清晰的检测不密实或者空洞区域,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地质雷达是是一种正在不断发展的探测技术,如何正确处理探测过程中的各种问 题,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需要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6.
刘世奇  李海波  李俊如  刘博  夏祥 《岩土力学》2007,28(11):2365-2368
岩石材料的动态拉伸力学特性是评价爆炸以及地震等动荷载作用下岩体工程响应以及安全的基本参数。介绍了一种有侧向压力的岩石动态直接拉伸试验研究装置,同时采用石膏和花岗岩材料对试验装置进行了尝试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脆性材料的抗拉强度随应变速率以及侧向压力的变化规律,与前人进行的岩石间接动态拉伸试验和及岩石类脆性材料(混凝土)双轴试验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所介绍的试验装置可以应用于岩石类脆性材料动态直接拉伸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7.
模拟岩石节理试样剪切变形特征和破坏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李海波  刘博  冯海鹏  张磊奇 《岩土力学》2008,29(7):1741-1746
通过RMT-150C电伺服试验机,利用人工浇注素混凝土节理试样进行了不同剪切变形速率、法向应力和起伏角情况下的剪切试验,研究了节理破坏模式和刚度特征及其与起伏角、剪切变形速率和法向应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破坏模式主要受起伏角控制,小起伏角情况下节理呈现磨损破坏模式,大起伏角情况下节理呈现剪断破坏模式,法向应力和剪切变形速率对节理破坏模式有一定的影响;节理的剪切刚度随剪切变形速率和起伏角的增大而增大,增大幅度随变形速率的增大有减小趋势;节理的剪切刚度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基本呈线性关系。提出了考虑剪切速率和起伏角度影响的节理剪切刚度公式,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剪切刚度公式进行了拟合。  相似文献   
78.
单轴压缩下软岩的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软岩(砂浆模拟材料)进行了应变速率范围为10-5~101s-1的动单轴压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的抗压强度随应变速率的增加有较明显的增加趋势,增加幅度大于硬岩;试样的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均有增加的趋势,但幅度小于强度的增加幅度。并根据不同应变速率下试样破裂面的SEM实验结果,初步地分析了软岩动态力学特性机理。  相似文献   
79.
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振动特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根据福建牛头山水电站地基岩体爆破开挖监测,运用离散元方法模拟了节理岩体距爆源不同距离处质点的振动速度和频率的变化特征,由此确定岩体质点最大振动速度和振动主频随爆源距离的衰减规律,并得到了距爆源一定距离处质点最大振动速度和振动主频与爆破药量的关系。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的结果表明,用离散元软件UDEC计算得到的岩体振动特征和衰减规律与现场监测结果是基本符合的,误差在工程应用的允许范围之内,因此UDEC用于对岩体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80.
岩体爆生裂纹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祥  李海波  李俊如  肖克强  唐海  马国伟 《岩土力学》2006,27(11):1987-1991
利用广东岭澳核电站现场角岩岩体的基本动态力学特性和爆破参数,以及材料的Von Mises破坏准则,通过ANSYS/ LS-DYNA程序模拟了岩体单孔柱状装药的爆破破裂过程,分析了岩体爆破裂纹产生和扩展的机制,得到了岩体粉碎区和裂隙区的范围以及爆源近区岩体质点峰值压力的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岩体爆破粉碎区半径约为装药半径的6.5倍,裂隙区的半径约为装药半径的75倍,炸药起爆时粉碎区形成时间很短,大约为80 μs,而裂隙区的完全形成则需要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