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5 毫秒
41.
近数十年湘江流域河流水文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景保  吴桂生 《热带地理》1997,17(3):295-302
湘江是长江中游主要支流之一,作者从制约河川水文要素变化的自然环境因素着手,依据湘江流域有代表性水文测站多年实测水文气象资料,较全面地分析了河川径流,水位,暴雨洪水,泥沙。水化学等水文要素的组成,发展与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2.
引用宋松柏等人提出的RSWRS系统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分单项指标可持续利用隶属度和等级评分两种方法对指标量化,为避免线性加权求和方法得出的指标数值因忽略低指标数值对可持续利用的限制影响,建立了以可持续隶属度幂权重求积方法的水资源复合系统综合指数模型,对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与线性加权求和方法得出的结论相比较。  相似文献   
43.
洞庭湖区1996年特大洪涝灾害的特点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李景保 《地理学报》1998,53(2):166-173
本文在分析1996年洞庭湖区涝涝灾害特点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其地形,雨情,水情和灾情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4.
荆江南岸主要河流入湖水沙及其对洞庭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景保  刘晓清 《热带地理》1995,15(4):313-320
本文依据1951 ̄1991年实测的水文资料,全面估算了长江中游荆江南岸主要河流入湖径流量、输沙量;从多方面分析了径流泥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当今洞庭湖所产生的一系列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5.
典型年洞庭湖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帅红  李景保 《地理科学》2014,34(2):170-177
以洞庭湖各典型年的遥感影像、相关图件、社会经济数据及水沙、水质监测等实测资料为依据,基于湖泊健康 “PSR”响应模型,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指标权重和评价等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洞庭湖系统健康状况的空间差异,以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其典型年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从各典型年来看,1986年和1998年洞庭湖处于不健康状态,1991年为临界健康;而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之后洞庭湖均处于临界健康状态。② 从空间分布上看,南洞庭湖系统健康状况相对较好,其次是东洞庭湖,最差的是西洞庭湖。③ 从压力-状态-响应健康指数来看,各典型年压力隶属度均为不健康,尤其是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后;其状态、响应隶属度一直保持在临界健康水平。这说明洞庭湖虽保持了较为完整的自然形态、结构基本合理、生态服务价值稳定,但已出现“病症”。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洞庭湖健康整体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6.
从分析桂阳县土地利用现状入手,结合其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等状况,选取对区域土地利用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水环境、土壤侵蚀和生境等因素进行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对桂阳县土地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按生态敏感性高低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敏感区、生态弱敏感区和生态不敏感区。评价结果表明,生态敏感区和弱敏感区各占研究区的28.7﹪和41.6﹪,说明研究区土地生态敏感性总体上较高,生态风险较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桂阳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建议,为其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经济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李景保  谷佳慧  代稳  吕殿青  刘雯 《冰川冻土》2016,38(5):1373-1384
以1983-2014年长江中游5个水文站实测水文资料为依据,利用Morlet小波和ARIMA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三峡水库运行下长江中游典型河段水情变化特征及其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典型河段流量年际变化不显著,年内月分配较明显的趋于均匀化,这是气候波动与以三峡水库为标志的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长江中游典型河段径流变化以18~26 a、8~13 a的周期变化较为明显,周期中心分别为22 a和12 a,并存在更小尺度的周期,三峡水库的运行对典型河段径流大尺度的变化周期影响微弱,对小尺度的变化周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总体上,2014年以后典型河段流量将偏丰,并持续若干年.其中枝城站流量将在2014年以后一段时期呈增大趋势,由偏枯期转为偏丰期,大致持续到2017年;沙市、监利、城陵矶、螺山站流量在2011年由偏枯期转入偏丰期之后,一直呈增大趋势,将于2016年左右达到最大值,之后呈减小趋势,但仍将处于偏丰期,大约持续到201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