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2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是世界性水环境问题。地下水硝酸盐绝对含量的增加,引起水质恶化,而其相对含量的增加,改变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在某些地区NO3-成为地下水中的主要阴离子之一,用"硝酸型水"命名这种新的地下水化学类型,目前正在逐渐被学者所接受。本研究通过分析厦门市平原区地下水中硝酸型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了硝酸型水的水化学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厦门市地下水已受到硝酸盐氮污染。在全区采集的87组地下水样品中,硝酸型水占比36.8%,主要分布于风化残积平原区,东部翔安区和同安区已形成较大面状分布,西部集美区和海沧区分布较少,且呈点状或局部小面积分布。硝酸型水主要存在于氧化沉积环境,具有低pH、低TDS和低硬度特征。风化残坡积含水层的酸性土壤、地下水径流缓慢和浅层地下水埋深浅等特征为地下水NO3-富集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人类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下渗、农业施肥等是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主要来源。建议开展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源识别研究,针对不同污染来源采取完善污染管网建设、农村改厕、科学施肥等措施,从源头上防治污染。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地下水质量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地下水调查的水质分析资料和动态监测资料为基础,参照我国地下水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西北地区地下水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地下水质量状况为全国较差的地区,不可直接利用的地下水多分布于该区内陆盆地中心地带;地下水污染多发生在主要城市、工矿企业及其周边地区,水污染主要呈点状、线状分布,主要超标项目为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和氟化物等。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NO_3~–-N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个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在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所采集样品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浅层地下水NO_3~–-N分布极不均匀,NO_3~–-N含量大于20 mg/L的地下水分布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2.1%,广泛分布于古城镇以南的区域。少数井点地下水NO_3~–-N含量已大于100 mg/L,最高达304.6 mg/L,已发展成为硝酸型地下水。通过采用水质解析法和化学平衡法分析地下水NO_3~–-N污染来源,揭示了人类污水灌溉、粪便堆放、化肥施用等活动对托克托县地下水NO_3~–-N污染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平原区地下水系统为例,采用传统DRASTIC方法和同位素3H浓度、3H与14C测年的新方法划分了不同的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区,开展了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评价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DRASTIC方法评价结果显示了浅层地下水系统对来自垂向上污染物的固有防御能力;同位素方法评价结果反映了浅、深层含水层系统对来自补给区污染物的防御能力。并且文中指出了两种评价方法各自具有优、缺点。最后指出应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城市发展规划,采取DRSTIC和同位素辅助方法综合区划地下水系统的防污性能,为环境管理和决策者划分地下水源保护区,制定地下水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六价铬提取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KH2PO4、Na2CO3、NaHCO3、KCl4种盐溶液作为提取剂,以电磁搅拌器、超声波振荡器两种提取方法,开展了土壤中六价铬提取方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4种提取剂提取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KCl>NaHCO3>Na2CO3>KH2PO4.用电磁搅拌器搅拌比用超声波振荡器振荡提取效果好.因此,使用0.4mol/L的KCl提取液,电磁搅拌器搅拌提取土壤中六价铬的效果最好,土壤中六价铬含量大于10mg/kg时,提取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前人对华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虽有较多的研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其所采的样品均过稀(一般为1个样品/2 m),所以,其地层界线的划分不够精细,争论也很大。对华北平原的HG1孔和HN1孔进行了加密采样(HG1孔1个样品/0.20 m,HN1孔1个样品/0.07 m),对HN1孔还加大了其微量14C年龄的测定数量(共测试17个样品),并对HG1孔的有孔虫进行了详细鉴定,对HN1孔的有孔虫进行了高分辨率鉴别。在此基础上,对华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气候地层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厘定了华北平原全新世与晚更新世地层的年龄界线。与此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华北平原第四纪地层的标准模式地层层系。  相似文献   
17.
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为依据,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14 848-93 ]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 749-85 ] ,客观评价了黄淮海平原地下水综合质量状况,指出相对全国地下水综合质量现状而言,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质量状况相对较差,自西而东地下水质量呈现出明显的水平分带规律。地下水污染多呈点状、线状。浅层地下水污染较突出,目前主要超标组分为总硬度、三氮、氟化物、氯化物、铁、锰等。  相似文献   
18.
李政红  郭秀红  汪珊 《水文》2006,26(6):57-59,96
便携式水质分析仪具有性能优异、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可避免传统水分析方法中从样品采集到分析测定这段时间,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系统误差。为保证提供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可靠性和代表性,使用便携式水质分析仪时,应使用均值(?)-差值(R)控制图控制分析质量,尽早发现问题,查找错误原因。文中还提出了使用便携式水质分析仪进行野外现场测试的质量保证措施,以及我国的便携式水质分析仪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查明河北省石家庄市近郊污灌区包气带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采用最大可能数法(MPN法)对污灌区水土环境中的常见细菌进行培养,通过铁氧化菌在水土环境中数量的变化及其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研究区铁氧化菌在pH为7.4(中偏碱性)、氧化还原电位(ORP)为318 mV(氧化环境)、温度为15 ℃、溶解氧(DO)质量浓度为4.7~7.8 mg/l、井深40 m的地下水环境中生长较好,数量可达1.1×105 个/ml;铁氧化菌在pH为8.07~8.28、含水量为19.0%~22.9%、岩性为粉土、深度为3.5 m以浅的土壤环境中生长较好,数量可达5.1×107个/g。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长期污灌,研究区的浅层地下水和上部3.5 m的土壤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铁氧化菌在水土环境中大量繁殖,并不断地把可利用的Fe 2+氧化成不溶性的Fe 3+ ,影响了研究区的水土环境,使研究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