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01年11月14日在中国新疆与青海省交界的昆仑山口西发生8.1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在海拔4900m以上的高原和山地,恶劣的自然环境给野外考察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通过对ETM、SPOT、Ikonos、ERS-1/2 SAR等卫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获取了此次地震破裂带空间分布与形变特征.  相似文献   
132.
空间数据存储管理中间件并行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利用存储中间件实现空间数据存取的多用户并发控制问题,分析GIS空间操作事务的特殊性,提出基于数据同步的OCC和基于数据同步的锁定并行控制机制是较为合理的选择,论述协议扩展的核心思想,并给出控制流程框架.  相似文献   
133.
地震动反应谱变异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振动理论,分别考虑3种地震动随机过程模型,本文对反应谱变异系数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地震动模型、场地条件和结构体系阻尼比对结构加速度反应越零率有明显影响,但这三者对反应谱变异系数的量值影响不大。在工程设计中,可以采用白噪声模型按本文给出公式计算反应谱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134.
洞庭盆地地处湘西古生界边缘,经历了中生代晚白垩世盆地基本成型和新生代断块运动为主的两期构造旋回,为终成于燕山(中生代)延续于喜马拉雅(新生代)的断陷盆地。盆内局部凹陷白垩系之上存在着持续砂泥岩沉积及第四纪河流湖泊相现代沉积,具备了形成一定规模生物气藏的地质条件。2013-2015年笔者通过洞庭盆地浅层沉积物系统地球化学勘探,基本搞清了盆地内渗漏甲烷气体异常的分布状况。根据各指标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发现洞庭盆地北部沅江凹陷北部斜坡、青树嘴-河坝镇一带是洞庭盆地内生物气资源最有可能突破的远景区。为了追索渗漏甲烷气体来源,深化地球化学异常解释评价以及浅层生物气系统研究,2015-2016年在发现的生物气远景区,部署完成5条广域电磁测深和两条汞气测量剖面。本研究旨在通过实测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剖面的对比研究,揭示本区第四系构造分布和地球化学异常机制,为洞庭盆地生物气资源远景和气藏靶区的预测划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勘探第四系生物气资源方法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建议。勘探成果表明:(1)本区第四系能够满足生物气系统“生储盖”条件,具有生物气资源潜力;(2)沉积物游离烃甲烷地球化学异常是下伏第四系内气体聚集沿断裂带或沉积层向表层渗漏运移所致。酸解烃指标是识别有利于生物气体生储环境的敏感因子之一;(3)洞庭盆地工区西北部,P2剖面南段和P2线北部与P3、P4剖面交汇区域,具有良好的“自生自储”型生物气藏资源远景,是本区勘探生物资源天然气最有希望的靶区;(4)洞庭湖北部工区东部,P6测线南部接近沅江凹陷中心的四季红一带,是本区寻找 “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型气藏的有利地带和资源远景区;(5)浅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勘探,有利于发现与生物气有关的气体渗漏、评价下伏沉积体系特性、缩小地球物理勘探靶区。地球化学与广域电磁剖面测量的结合是勘探生物成因天然气经济快速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135.
地质统计学反演在四川盆地L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统计学反演基于地质统计学方法,综合利用地震、测井数据和地质认识,对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模拟,预测储层分布规律。通过四川盆地L地区气田开发实践,总结出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且适用于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非均质构造~岩性复合式气藏的反演路线,在叠后约束稀疏脉冲确定性反演的基础上,由阻抗数据作为约束条件进行储层参数随机模拟,进而进行有利储层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测井数据的垂向分辨率高和地震数据的横向分辨率高的优势,对于识别非均质砂泥岩薄互型储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6.
江汉盆地西北部断陷带构造变形分析与古应力场演化序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蜜  施炜  李建华  渠洪杰 《地质学报》2010,84(2):159-170
江汉盆地内部发育多个断陷带,其形成与演化对盆地油气聚集至关重要。本文以远安和南漳断陷带为重点,基于详细的野外观察和断裂变形测量,分析了江汉盆地西北部断陷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建立了盆地古构造应力场演化序列。结合区域构造分析与变形叠加特征研究,将断陷带白垩纪以来的构造演化历史划分为4个阶段:①晚白垩世—古近纪,受NEE—SWW向引张作用,江汉盆地内部发生断陷;②古近纪末期,断陷盆地遭受近E—W向挤压作用而发生构造反转;③新近纪,先后受NE—SW向引张和NW—SE向引张作用,断陷带再次伸展沉降;④新近纪末期,在NE—SW向构造挤压作用下,断陷带发生右旋走滑活动。江汉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构造变形序列的建立,为探讨江汉盆地后期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改造提供了构造地质学证据。  相似文献   
137.
李建华 《地理教学》2012,(19):59-60
题目(2012年福建文综第6题)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3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7题。  相似文献   
138.
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的事务类型与特征,介绍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几类ORB产品采用的并发模型及特点,探讨了一类适合GIS事务特点的多事务并发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并发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9.
简要介绍了解析分层法的基本原理,确立了压力管道风险因素权重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形成了压力管道风险管理的定量风险分析方法,从而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压力管道风险识别与确认,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管理。给出了长输管道风险因素解析分层法权数计算的成功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40.
山东半岛低空冷流降雪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建华  崔宜少  单宝臣 《气象》2007,33(5):49-55
山东半岛的冷流天气和其他降水过程有不同的特征,对2005年12月山东半岛北部地区的连续2场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常规的雷达资料表明回波顶最高高度为3km,体现了冷流过程的低空性。WRF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表明:冷流过程与低层大气层结的结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850hPa冷平流与地面降水量有着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云水含量、云中霰含量和上升速度的垂直分布进一步证实了冷流降水的低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