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用218Po与210Po对比测量寻找隐伏活断层。利用Rn衰变子体的放射性活度,测量断层周围Rn浓度的变化。在断层处由于有较好的气体通道,深部的放射性气体易于运移地表,使地表的放射性测值增高。而距断层较远处,放射性测值较低。根据放射性测值的变化,明显出现异常的部位,就是所要寻找的隐伏活断层的地面位置。 通过在已知断层以及隐伏活断层的几次观测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用218Po与210Po对比测量寻找隐伏活断层,探测效率较高,效果较好,是有前途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12.
区域化探扫面资料在农业及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了分析对比的方法将河北省1:20万青龙幅和山海关幅的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应用于农业及环境问题的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中元素分布特征的比较,表明该区水系沉积物中元素含量能够在区域上反映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将历年来农作物产量及疾病死亡率分布与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进行对比,发现有一定的关系。并发现该区大面积缺锌、钼、铜元素,影响了某些农作物产量的增长。还发现了环境中钼元素的分布对食道癌的影响,铬元素的分布对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文中还提出了潘家口水库上游的铬、砷、铅异常的潜在威胁。根据上述结果,初步确定了各元素在该区的正常、过量及缺乏限,并尝试性地编制了标有“缺乏区”“潜在缺乏区”“潜在过剩区”的锌、铜、钴、钼、铬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图。  相似文献   
113.
西昆仑—西南天山地区断裂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建华  张家声等 《地质学报》2002,76(3):347-353,T001,T002
利用多时相、多波段卫星图像,对西昆仑-西南天山地区大约500000km^2范围的断裂活动性进行分析判读。根据卫星图像上显示的地貌、微地貌特征,构造组合形态,将所判读的断裂分为全新世活动、晚更新世活动以及活动不明显的3类,结合地震活动性,对该地区强震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提出西昆仑布伦口组合构造带活动,可能是形成20世纪南天山前缘乌恰、阿图什、伽师一系列强烈地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分析了山西地堑7幅计53张卫星图象,讨论了部分地堑边界断裂的滑动性,着重研究了盆地内部的隐伏活动层,并以临汾盆地为重点,进行了地面调查。  相似文献   
115.
1地质环境条件1·1地形地貌马庄滑坡位于惠州过境公路马庄收费站西北30m处(图1)。该处为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山顶标高100·5m,坡脚标高17·0m,相对高差83·5m;自然边坡倾向SW215°,倾角26°,植被尚发育。由于205国道的建设,形成了高陡边坡,人工边坡高6·0~17·0m,东端17·0m,西端6·0m,人工边坡坡角60°~90°。滑坡体位于人工边坡坡脚,滑坡体后缘标高49·5m,前缘15·00m。图1马庄滑坡地形地质图1-侏罗系桥源组;2-第四系;3-滑坡范围;4-物探线及编号;5-钻孔编号1·2地层该处出露基岩为侏罗系桥源组(J2qy),灰白色、浅紫红色中厚层状细粒长石…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对海南岛广泛出露的中-酸性花岗质岩体和中—高级变质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识别出270~259 Ma和242 Ma两期岩浆事件和251~248 Ma变质-深熔事件。270~259 Ma岩浆岩包括花岗(石英)闪长岩和含石榴子石花岗岩。花岗(石英)闪长岩为准铝质I型花岗岩,锆石εHf(t)值变化较大,Mg#和CaO/Na2O比值较高,Rb/Sr比值较低,起源于玄武质下地壳,并存在少量幔源岩浆的混入;含石榴子石花岗岩为典型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锆石εHf(t)值为负,CaO/Na2O比值较高,源岩主要为壳源贫黏土的碎屑岩。它们均富集LREEs(轻稀土元素)和LILEs(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HFSEs(高场强元素),显示出与洋壳俯冲相关的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大陆弧背景下。251~248 Ma变质-深熔事件与区域上广泛分布的壳源S型花岗岩和韧性剪切变形同期,推测为一期弧-陆碰撞造山事件。242 Ma花岗岩为A2  相似文献   
117.
对南祁连地区日托卡一带花岗闪长岩进行锆石U-Pb定年及全岩分析以确定其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定年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形成于(458±1)Ma,为晚奥陶世.全岩分析,岩石具有偏铝(w(Al2O3)为13.14%~13.79%)和中碱(w(K2O+Na2O)为6.84%~6.93%)特征,属偏铝质钙碱性系列;稀土总量为(397.29~479.89)×10-6,为富集型,L/H值为10.87~12.66,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微量元素Rb、Nb、Sr亏损,Th、Ce富集,表明该岩体的岩浆经历了较强的分异演化.综合花岗闪长岩地质及主微量元素特征,认为花岗闪长岩形成构造环境为由挤压向拉伸转换阶段,属同造山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8.
华南板块中东部晚中生代广泛发育伸展构造变形事件,不仅发育沉积红盆、伸展穹窿、变质核杂岩、韧性拆离断层带等,也发育大规模的同构造岩浆和成矿作用,但是快速伸展时限仍然存在争议。选取庐山岩浆核杂岩,针对岩浆核杂岩两侧的晚中生代韧性剪切带及周缘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及同构造变形分析。构造变形的运动学解析结果表明,庐山岩浆核杂岩拆离正断层的伸展方向为NW—SE向,同构造40Ar-39Ar测年获得白云母主坪视年龄为105.20±0.23 Ma和黑云母主坪视年龄95.84±0.09 Ma,限定了庐山岩浆核杂岩隆升-快速伸展时限集中于95~105 Ma。庐山岩浆核杂岩本期伸展构造变形特征及形成时代与华南板块区域性的隆升-伸展变形特征一致,代表了华南板块晚中生代以来快速的伸展构造变形事件,形成机制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板块俯冲后的板块弯转后撤有关。  相似文献   
119.
海拉尔近50年气温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利用1951-2001年海拉尔的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对气温距平求直线回归方程和lo年直线滑动平均值的方法,分析海拉尔近50年的气温变化情况,结果为;年平均气温和春、夏、秋、冬四季气温的变化都是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升温较明显。各季的变化幅度不同.冬季上升幅度最大,夏季最小。  相似文献   
120.
崇明岛"闸控型"河网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崇明岛"闸控型"河网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以2010年各季节崇明岛河网水质数据为基础,探讨了环境因子与藻类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崇明岛河网水环境中营养盐水平较高,氮污染尤为严重.长江引水进入岛内河网水环境后,营养盐(除SiO3-Si)、Chl.a含量和营养状态都出现了明显的升高.与长江引水相比,河网内藻类群落Chl.a贡献比例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硅藻比例的下降以及蓝藻和绿藻比例的上升.尽管水温、pH、浊度以及营养盐中的TN、TP、NO3--N、DOC的变化均与Chl.a含量显著相关,但藻类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存在较大差异.蓝藻的增加主要与水温和TP含量的升高有关;绿藻与TN、NO3--N的关系最为密切;硅藻的变化只与浊度存在明显正相关,营养盐并不是硅藻生长的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