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星敏感器的姿态测量精度是评价星敏感器性能以及卫星姿态确定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星敏感器的测量误差分析方法, 适用于卫星在轨运行期间以及整星地面测试阶段星敏感器测量误差的确定, 特别是在目标姿态无法准确预知情况下的误差确定。  相似文献   
212.
本文介绍了四道沟金矿选矿试验。对采用的单一浮选流程中的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矿石可选性较好,指标稳定、可靠,可做矿床工业评价及开发利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213.
214.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发育模式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主要分布于3套层系中,即中—下寒武统的碳酸盐岩烃源岩和泥质岩烃源岩,上寒武统—中、下奥陶统的泥质岩烃源岩和上奥陶统的台缘灰泥丘烃源岩。这些烃源岩在纵向演化上受海平面升降控制,即层序体系域属性不同,烃源岩发育不同;在平面分布上与古水深、沉积相密切相关。泥质类烃源岩主要形成于广海陆棚—深海盆地,深海相泥质类烃源岩的形成是由于表层水体中大量生物的死亡堆积到深水环境中,由于深水缺氧,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加上远离陆地,沉积速率低,使得有机质富集;广海陆棚相泥质类烃源岩的形成与上升洋流的作用有关。碳酸盐岩烃源岩的形成是受层序体系域和沉积相控制,分布于下斜坡的高位体系域或与膏盐岩伴生。  相似文献   
215.
利用InSAR技术对四景ENVISAT-ASAR雷达数据进行DEM提取。简述了InSAR测高的原理,总结了SAR数据的处理方法。获取了两组研究区域DEM成果,经精度评定,成果能够满足1∶50 000比例尺DEM产品的精度要求。同时,实验证明InSAR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取大面积DEM。  相似文献   
216.
利用2013-2017年逐日07:00(北京时,下同)高空压温湿常规资料,19:00每隔50 m高空气温、气压、湿度和风速等加密资料,分别采用T-log P法和5点平滑位温梯度法计算了青海省茫崖、格尔木、都兰和西宁4个高空站的边界层高度,结合地面2006-2017年逐时、日资料,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子及其与灾害性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研究区边界层高度西北高于东南,春季3-5月较高,4月茫崖最高达4500 m以上;边界层高度主要与最大地气温差、极大风速、气温日较差和降水有关,高原上地气温差越大、风速越大,湿度越小,边界层高度越高。浮尘边界层高度3月较高,为3578 m;其他风沙边界层高度均为4月较高,达3800~4000 m。沙尘暴持续时间越长,边界层高度越高;高原沙尘暴主要集中在下午到夜间,4-6月较高,夜间4-5月为3100~4200 m。降水对边界层高度有很大影响,随着降雨强度增强,边界层高度也随之降低,发生小、中、大雨时的边界层高度分别为3354,1855和1300 m;相应的边界层气压分别在480~640,590~720和650~710 h Pa。高温边界层高度6月最高达5210 m,7-8月达3600 m以上;而雷暴边界层高度4月较高,达5050 m,5-6月在2100 m左右,7-9月降低至1100 m左右。由于5-10月95%以上雷暴伴有降水,因而雷暴边界层高度较低。  相似文献   
217.
建国初期,我国的东北地区大量的铀矿地质调查和矿山采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安全问题.本文在详细研究了黑龙江省440矿床探采工程退役后遗留的坑口和废渣石的环境危害的同时,提出了退役工程治理的详细方案:无水流出坑口的治理采用两道浆砌毛石墙封堵、中间废石充填,废(矿)石堆治理采用原地覆盖治理,同时大量植绿的治理方法.不仅解决了该矿床对环境的长期影响问题,而且为东北地区其它退役铀矿的探采工程整治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18.
黄费新  程杨  李岩  李广伟  董国成  梁霞 《岩石学报》2021,37(5):1611-1618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技术计算暴露和埋藏年龄以往分属于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系,采用的计算等式不同。实际上,无论是暴露过程还是埋藏过程,都涉及了核素的新生和已生成核素的减少,其浓度计算方法原理上有相通之处。考察被研究样品历史上某时点的状态,侵蚀使样品距地表深度不断减小,埋藏使样品距地表深度不断增加,刚好是一种相反的过程,而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的生成速率与距地表深度呈指数函数形式相关。本文按照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浓度与暴露时间、侵蚀速率间关系的计算原理,推导出在匀速埋藏过程中,计算被测试样品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时,以样品目前生成速率为标准,可将埋藏速率(β)视为负侵蚀速率(-ε),从而将暴露年龄和埋藏年龄的计算等式统一起来。非匀速埋藏情况,通过求导计算,仍可视埋藏为负侵蚀。在埋藏速率和侵蚀速率用同一参数指代,埋藏速率可视为负侵蚀速率的基础上,推导出不同埋藏(侵蚀)模式下样品的核素浓度计算等式。理论上根据不同埋藏(侵蚀)模式,可计算复杂地表演化过程样品的埋藏(暴露)年龄。  相似文献   
219.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分布着神东、陕北、黄陇和宁东四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利用程度低,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发的矿区。在系统分析盆地内侏罗系煤层顶板白垩系裂隙含水层和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孔隙含水层富水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含水层与煤层的叠置关系;以煤炭开采破坏含水层、煤层与含水层距离、煤层与地表距离、含水层富水性为依据,将含水层破坏模式划分为:破坏顶板萨拉乌苏组含水层亚区、煤层埋藏浅破坏顶板含水层及生态环境亚区、破坏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较好亚区、破坏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较弱亚区,并对含水层破坏程度进行了分区评价;最后提出了含水层保护措施,为煤炭开采后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0.
台湾海峡及近岸区域精细化海浪数值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第三代海浪模式,采用四重嵌套网格,建立了WaveWatchⅢ和SWAN嵌套(方案一)和SWAN自嵌套(方案二)两套台湾海峡及其近岸区域海浪预报系统.通过对一次台风过程3天和7天的海浪预报实验,对两套预报系统作了检验.结果表明,方案一的3天和7天的预报误差分别为14.78%和19.53%,方案二的分别为10.38%和15.85%.两套系统的预报精度均能达到海浪精细化业务化预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