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47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被动陆缘裂陷槽内产有炭窑口、东升庙、霍各乞和甲生盘等海底喷流-沉积铅锌铜铁硫化物矿床。它在裂解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间歇性海底火山喷发。已分别在霍各乞、东升庙和炭窑口矿床容矿岩组中已找到岩性不同、并具有变余斑状或聚斑状或显微球粒结构、变余杏仁构造的海相火山岩与凝灰岩层,它们是确认该裂陷槽裂解过程的有效标志。依据(1)西部炭窑口矿区容矿岩组中发育钾质"双峰式"火山岩,其基性火山岩的K_2O(4.23~5.93%)>Na_2O (2.15~3.14%)、Na_2O K_2O=6.51~8.08%、长石斑晶为钠长石(No.=2.8~7.2),酸性火山岩的K_2O(6.22~4.83%)>Na_2O(2.78~3.87%)、Na_2O K_2O=8.63~9.00%、长石斑晶为钠长石(No.=0.2~0.7)、长石微晶主要为钾长石;(2)东升庙矿区则发育钠质"双峰式"火山岩,其基性火山岩的Na_2O(3.84~4.30%)>K_2O(2.49~3.80%)、Na_2O K_2O=6.44~7.92%、长石斑晶为更长石(No.=11~25),酸性火山岩的Na_2O(3.64~5.31%)>K_2O(1.19~2.75%)、Na_2O K_2O=6.28~7.68%,长石斑晶与基质均为钠长石(No.=0~1.1);(3)霍各乞矿区发育基性火山岩,其Na_2O(1.36~3.78%)>K_2O (0.30~2.16%),Na_2O K_2O=2.03~4.09%;(4)炭窑口、东升庙与霍各乞矿床三矿区火山岩的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蛛网图的标准化曲线有相似性和显著差别;(5)炭窑口、东各庙和霍各乞矿区基性火山岩的Sm-Nd模式年龄依次为1857~1877Ma和2006~2132Ma、1740~1867Ma、1486~1606Ma;(6)容矿岩组中有多层凝灰岩与火山碎屑及少量含火山碎屑的矿石,再结合该裂陷槽内各矿床的铅同位素模式年龄和甲生盘矿区只有少量凝灰质夹层,可以揭示该裂陷槽在中元古代的不均匀裂解过程,表现出从西部炭窑口→东升庙→东部的甲生盘一带先后裂解、狼山南侧早于北侧裂解以及从狼山→渣尔泰山同沉积期火山活动由明显→微弱的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2.
Re-Os同位素测年方法因其可以直接对成矿作用过程中的金属矿物(硫化物、氧化物)进行测定而被广泛应用于岩浆矿床、斑岩型矿床、夕卡岩型矿床、VMS型矿床、热液型金矿等多种类型矿床的成矿年龄测定,取得丰硕的成果(李红艳等,1996;Han等,2007;Mao等,2006;Gannoun等,2003).本文通过对华北地台北缘白云鄂博西侧产于花岗岩中石英脉型沙拉庙金矿中辉钼矿进行Re-Os年龄测定,获得了该矿的成矿年代数据.  相似文献   
93.
在自然界中,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并非单一和独立的,它们相互之间往往存在诸多联系.涂光炽[1]曾把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盐类矿床、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之间的有机联系列为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若干重要生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94.
在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北康西瓦构造带一线发现了高压麻粒岩. 根据地质温压计的计算, 其峰期高压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为760~820℃, 1.0~1.2 GPa; 角闪岩相退变的温压条件为620~720℃, 0.7~0.8 GPa. 高压麻粒岩具有顺时针PT轨迹特征, 并具有明显的石榴石的“白眼圈”减压结构, 代表了碰撞造山过程中增厚的下地壳抬升折返地表的动力学过程. 锆石U-Pb SHRIMP分析结果表明高压麻粒岩中的锆石显示出两组年龄, 核部所代表的原岩年龄为(456±30) Ma, 变质边部所代表的高压麻粒岩的角闪岩相退变质的年龄为(177±6) Ma. 该区高压麻粒岩的形成与古特提斯洋的演化紧密相关, 它的发现表明西昆仑康西瓦断裂可能代表了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消减的界线, 对于探讨古特提斯构造域和古亚洲洋构造域关系及其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在扬子地块北缘大巴山一带的下寒武统硅岩建造中,既存在一大批重晶石矿床,又发育大量毒重石矿床,构成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大型钡成矿带。通过对矿床中岩矿石的热解、有机碳分析、氯仿沥青“A”抽提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获得以下认识:① 原生有机质应主要为海洋浮游生物、藻类和细菌类微生物衍化而成的腐泥型干酪根,母质应主要为蓝绿藻,极个别的混有陆源有机化合物;② 有机质演化受热和生物降解双重影响,处于高成熟到过成熟阶段;③ 矿石中Ba与有机碳含量具有负相关趋势,有机质成熟度越高,越利于Ba的富集;④ 沉积成矿作用发生在还原-弱氧化交替,封闭与开放变换的水体环境。⑤ 钡的超常富集,不仅是一个消耗大量有机碳的过程,而且是有机质成熟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相似文献   
96.
河南省平原地区地面沉降基本特征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地面沉降的成因类型,河南省平原地区地面沉降可划分为地下水超量开采型、断裂活动型、松软岩土型。  相似文献   
97.
东海陆架盆地西南部中生代地层的发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东海陆架盆地福州凹陷的中生代地层发育较全 ,分布较广泛 ,而且夹有滨海相地层 ,但曾解释为第三纪地层。根据岩性及孢粉 ( Cyathidites- K lukisporites- Dictyophyllidites,Classopollisannulatus- Schizaeoisporites- Exesipol-lenites tumulus)组合 ,介形类 ( Eucypris?sp.,Metacypris sp.)形态的分析对比 ,可与我国东部、尤其是浙闽等地的同年代地层相比拟。结合同位素绝对年龄测定数据、地震反射界面性质和倾角测井等项资料 ,自下而上建立福州组、渔山组和闽江组 ,依次划归下—中侏罗统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精子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香鱼精子的超微结构,并与鲤形目及鲑形目其他鱼类精子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香鱼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全长约23.5μm。头部呈弹头形,由细胞核外包质膜构成,长约1.8μm、宽约0.8μm;细胞核从后端中央向前深凹至核的近前端,形成植入窝,使核呈倒U字形,核的前端无顶体;植入窝内有中心粒复合体及小段起始的鞭毛,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基体)组成,两者之间夹角约135o。中段为"半袖套"结构,长约0.5μm,其内部为一较大的"半套筒"形线粒体。鞭毛起始于远端中心粒,由轴丝及外包轴丝的质膜组成,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鞭毛两侧有质膜向外突起形成侧鳍。研究显示,香鱼精子与典型的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精子卵圆形或圆球形头部及细胞核、不对称的袖套及尾部鞭毛无侧鳍等结构特征不同,也与鲑形目(Salmoniformes)鱼类精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头部及马蹄形或浅U形细胞核、两中心粒相互平行或垂直、袖套结构完整等结构特征不同。香鱼精子结构具有种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9.
矿床学研究的历史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裕生  王建平 《地质学报》2011,85(5):603-611
矿床是地球历史演化的产物,每一个矿床都有其特殊的形成史和变化保存史.矿床学的基本内容应是矿床成因和矿床变化保存两个方面.以历史演化的观点查明矿床形成-变化-保存全过程,有利于矿床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也是矿产勘查工作的需要.提出历史观开展矿床学研究的三个层次:①单个矿床形成变化与保存;②区域成矿演化;③全球成矿演化.单个矿...  相似文献   
100.
花岗质岩石作为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大陆地壳生长和演化的有效工具,其携带的包体在探讨壳-幔相互作用和地球深部过程中亦具有重要意义。西坝花岗质岩体是南秦岭印支期花岗质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岩体中分布有较多的暗色微粒包体,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特征。本文通过研究寄主岩和包体的岩相学特征及岩体的锆石饱和温度,以期对西坝岩体的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