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47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成矿作用过程中赤铁矿—磁铁矿之间非氧化还原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铁氧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为赤铁矿和磁铁矿,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磁铁矿和赤铁矿之间的相互转变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反应的发生与一定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一个铁氧化物之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机制被提出,这种非氧化还原反应机制对于认识和了解复杂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自然界中铁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交代结构,对BIF研究和实验学两方面的证据进行了综述,认为这种非氧化还原反应可能存在于很多不同类型的成矿作用过程之中。这种赤铁矿和磁铁矿之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方面,仅靠地质作用过程中出现磁铁矿或赤铁矿现象不一定就能判别其形成流体的氧化还原状态;另一方面,它可以为勘探含后生赤铁矿的铁矿床提供新的找矿思路,进一步指导深埋在古风化面以下铁矿体的寻找。  相似文献   
72.
73.
甲生盘铅锌硫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狼山—渣尔泰山成矿带内,赋矿地层为中元古代渣尔泰山群的一套黑色岩系。铅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甲生盘矿床铅同位素组成分为两组:A组以低放射性成因铅为特征,其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5.889~16.257,207Pb/204Pb为15.158~15.455,208Pb/204Pb为35.112~36.271;B组以相对高放射性成因铅为特征,其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7.871~18.990,207Pb/204Pb为15.509~15.672,208Pb/204Pb为37.525~38.770。矿石硫化物明显分为早期沉积的层纹状、浸染状细粒硫化物和后期脉状产出的粗粒硫化物,均含有A、B两组铅特征,前者以A组特征为主,后者以B组特征为主。根据铅构造模式图解及μ值等铅同位素参数综合分析:A组铅来自上地壳中的造山带,并且有幔源铅的补偿,成矿物质来自于古老的基底地层;B组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部分受矿体北翼花岗岩侵入体的影响,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矿床铅具有多来源混合铅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4.
在内蒙拜仁达坝超大型Ag-Pb-Zn多金属矿床中,产出针硫锑铅矿。与其共生的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银黝铜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块硫锑铅矿等。针硫锑铅矿呈长柱状、针状、毛发状、束状和不规则状等,粒度变化较大,一般为0.05~4mm,最大可达12mm。反光显微镜下为灰白色,强非均性,显微硬度VHN100g=93.25~127.39kg/mm2(平均111.05kg/mm2),相当于摩氏硬度3.06~3.40(平均3.24)。矿物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Pb52.20%~57.80%(平均54.89%),Sb22.26%~28.13%(平均26.08%),S18.65%~19.62%(平均19.01%),并含有少量的Fe、Cu、Zn、Ag和As等元素。相应的平均化学分子式为(Pb4.91,Cu0.04,Fe0.03,Zn0.01)4.99(Sb3.97,As0.04)4.01S11.00,标准化学式为Pb5Sb4S11。晶体为单斜晶系对称,晶胞参数值a=2.156nm,b=2.349nm,c=0.810nm。矿床中针硫锑铅矿的形成,与成矿温度较低、硫逸度升高以及还原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5.
通过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的野外实测剖面和地质调查,结合前人资料,根据沉积岩性、不整合面、所含化石、固结程度和岩相变化,初步将这套水平产出、原顶底及接触关系不明的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划分为1个群、3个组、2次构造运动(不整合)。从新到老为下更新统香孜组(QP^1x)和上新统古格群(N2gg),其中后者又细分为上新统札达组(N3^2z)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河湖相沉积中香孜组与札达组、札达组与托林组之间2个不整合面的发现和象泉运动与古格运动2次构造运动的确定,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过程、该区新近纪以来湖泊与河流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变迁和环境演化,以及新近系、第四系地层划分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以粤北盆地晚古生代成矿流体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的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多方面系统研究,通过成矿元素分布趋势及盆地演化各阶段流体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模拟与分析,揭示了盆地成矿流体系统的时空演化规律,探讨了其成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粤北盆地晚古生代成矿流体系统包括4种基本类型:①海底火山喷流系统,发生在中、晚泥盆世早期盆地快速拉张-走滑阶段,作用范围在大宝山一带,形成大宝山式Cu-Pb-Zn-Fe海底火山-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77.
合成Sb-S-Se体系中硫、硒代换的实验研究显示,辉锑矿-硒锑矿系列是由于硫-硒代换形成的二元固溶体系列。该系列的两个端元成分分别是Sb2S3与Sb2Se3。在该二元固溶体系列中,硒含量的变化是完全连续的,显示出硒对硫的取代,是以无序取代和完全混溶的方式进行的。故其为一个完全混溶的二元固溶体系列。同时,随硒含量的增加,该二元固溶体系列的矿物结晶学参数有规律性的变化。即晶胞参数a,b,c值与晶胞体积V值、矿物密度D值,均随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8.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产业政策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一直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并且由于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产业结构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倾斜态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79.
根据建筑日照理论,对L形和凹形两种常见的建筑形体中不同位置的住宅单元的日照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建筑形体自身对住宅单元日照环境的遮挡作用.  相似文献   
80.
胶东望儿山金矿带有限应变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望儿山金矿带中广泛发育变形石英颗粒。经三维有限应变分析表明,望儿山断裂曾经历过强烈的挤压作用,金矿体定位于断裂带的扩容空间,矿体附近付林参数普遍表现为拉伸型。构造岩有限应变椭球体拉伸轴,主要集中于NE—SW向,含矿热液在区域应力及岩浆热动力作用下,沿望儿山断裂带运移。成矿过程中,体系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