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湖北秭归兴滩二叠系沉积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省秭归兴滩地区,地层出露良好,特征明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剖面实测,运用沉积相分析,结合微相及古生物学研究,对湖北秭归兴滩地区的二叠系进行了岩相及沉积划分,对沉积演化做了初步研究。岩相分析表明,研究区中-上二叠统主要由生物碎屑颗粒灰岩、泥晶灰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硅质岩等组成。沉积相分析表明,中-上二叠统主要为碳酸盐斜坡、台地沉积,其次为滨岸和盆地沉积。中二叠世发育两个海进-海退旋回,分别为栖霞期和茅口期,晚二叠世吴家坪期主要为开阔台地沉积,总体为2个半旋回。  相似文献   
82.
安徽巢湖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岩斜坡沉积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长期以来,人们均认为下扬子地区广泛发育的栖霞组碳酸盐岩属于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但以巢湖地区为例研究表明,栖霞组主要为碳酸盐岩斜坡沉积。碳酸盐岩碎屑流沉积物形成了臭灰岩段和顶部灰岩段的层状石灰砾岩,分布于斜坡上部;等深流沉积物形成了上、下硅质层段的砂屑硅质粒泥灰岩,主要分布于斜坡下部。而上、下硅质层段中的钙、硅质页 (泥 )岩属于斜坡远端和盆地沉积;唯有本部灰岩段可能属于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这一认识不仅突破了传统观念,而且有助于重新认识下扬子板块二叠纪的古地理特征和盆地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83.
皖南上震旦统蓝田组Ag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双应 《地质通报》2001,20(2):209-215
皖南地区上震旦统蓝田组,由黑色炭质页岩、泥灰岩和含Mn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等组成,厚120~160m,是皖南Ag、Pb、Zn、Cu多金属矿的重要赋矿层位。研究结果表明,蓝田组Ag有明显富集,丰度493×10-9。蓝田组存在3个富Ag层段,且与Ag多金属矿床中的矿体分布是对应的;Ag的富集受制于缺氧环境或热水作用;Ag来源于陆源细碎屑以及热水沉积物;Ag的赋存方式与含Bi、Sb、Hg等矿物相关。  相似文献   
84.
大别山北麓侏罗系一个典型的古冲积扇--凤凰台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境内大别山北麓,发育着一套晚侏罗世厚度近2000m的巨厚砾岩层——凤凰台组。这是一个具有特征结构构造的典型的冲积扇相沉积。沿山麓呈多个扇体相互叠王状分布。对其砾石成分研究。为大别山抬升时代,提供重要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85.
巢县二叠系栖霞组臭灰岩段异地成因碳酸盐岩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扬子地区二叠系栖霞组臭灰岩段广泛发育。以巢县为例 ,研究表明组成臭灰岩段的石灰砾岩并非正常沉积。剖面特征 ,岩石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果 ,显示了石灰砾岩的砾石来源于浅海碳酸盐台地 ,它们作为碳酸盐岩碎屑流的产物 ,沿着台地边缘的斜坡 ,被搬运到半深海—斜坡处再沉积。环绕于砾石周围的胶结物和砾岩层之间的薄层硅质粒泥灰岩 ,主要是由等深流沉积物组成。因此 ,臭灰岩段碳酸盐岩主要是异地成因 ,沉积环境属于碳酸盐台地周缘水体较深的斜坡。  相似文献   
86.
分布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北缘的石门冲组,由一套片岩、石英岩、大理岩等变质岩系组成,厚约1000 m。该地层的时代、构造归属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岩石组合、碎屑锆石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石门冲组地层时代,恢复了原岩类型和沉积环境。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449±12 Ma(YSG),表明石门冲组属于上奥陶统凯迪阶(钱塘江阶)。原岩主要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页岩-白云岩组合,形成于滨-浅海环境。碎屑锆石最小年龄、年代相和沉积环境可以与佛子岭群下部祥云寨组相对比,应该属于原商城群的一部分。石门冲组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物源区主要为类似于北秦岭奥陶纪岛弧、新元古代的扬子基底以及秦岭地块的中元古代基底等。  相似文献   
87.
草地退化杂类草入侵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及日趋频繁的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我国草地生态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成为草地生态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较系统总结了草地退化、杂类草入侵遥感监测方法的应用进展,指出了常规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方法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草地退化在群落尺度上往往表现为优质牧草种类减少,杂类草种类增加。在草地退化过程中,杂类草侵入,往往导致植被覆盖度增加,因而传统的基于植被覆盖度、生产力和产草量下降的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方法,无法反映草地退化在植被种群方面的变化特征,尤其是杂类草入侵的草地退化过程。而目前基于高光谱数据的草地退化杂类草入侵监测方法,结合地面光谱测定和对退化草地物种特征微弱光谱差异的定量分析,能有效识别群落中杂类草种类,并反演出占群落的面积比例、高度和盖度等,可为草地退化监测及其治理提供群落演替过程及其态势的重要指标,为草地退化监测提供新的遥感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8.
横断山区典型海洋型冰川物质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龙雪山发育着对气候变化响应极为敏感的典型海洋型冰川。基于2008-2013年共5个物质平衡年观测数据,对玉龙雪山规模最大的白水1号冰川物质平衡特征进行分析,为评估横断山区气候和冰川变化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2008-2013年白水1号冰川物质平衡最大值仅为-907 mm w.e.,最小值则达到-1872 mm w.e.。2008年冰川平衡线高度为4972 m,2009-2013年白水1号冰川积累区近乎消失。白水1号冰川积累期主要集中于10月至次年5月,6-9月为强消融期,积累量几乎为零,消融量占全年80%,属冬春季积累型冰川。2008-2009、2011-2012和2012-2013年平均物质平衡梯度为1230 mm w.e. (100 m)-1,消融期物质平衡梯度小于年物质平衡梯度,消融期初与消融期末物质平衡梯度小于100 mm w.e.(100 m)-1。  相似文献   
89.
安徽东南部二叠系龙潭组砂岩碎屑组分及物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砂岩碎屑组分分析是研究盆地沉积物源及其构造演化的重要途径。龙潭组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含煤层位之一,进一步确定其沉积物来源和源区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安徽东南部二叠系龙潭组砂岩碎屑组分特征为:单晶石英含量为25%~40%,多晶石英含量为30%~65%,而且细砂岩中,石英多具有溶蚀的边缘;长石含量变化较大,在细砂岩中含量在5%~15%之间,在中粗粒砂岩中含量仅为1%左右;岩屑在细砂岩中的含量为15%~25%,在中粗粒砂岩中含量为10%~20%。砂岩物源分析结果显示,龙潭组砂岩来源于再旋回造山带与消减杂岩带的混合蚀源区,结合含近源砾石特征及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可推测研究区龙潭组物源区很可能来自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的接壤地带--江南造山带。  相似文献   
90.
吴健生  李双  张曦文 《遥感学报》2018,22(4):621-632
利用夜间灯光数据进行长时期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时,需要对数据饱和校正,从而得到可信可靠的研究结果。针对不变区域法在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数据饱和校正时假设不变区域数据不随时间变化以及未区分数据饱和部分和未饱和部分的不足,本文提出首先对数据年际校正,再以NDVI数据为辅助进行饱和校正的方法。年际校正时准确定义了基准区域和基准年份,饱和校正过程中分别对不同城市聚类分区构建校正模型。研究发现,夜间灯光数据包括未饱和部分和饱和部分,饱和阈值为30;两部分数据亮度值与相应无饱和数据亮度值的函数关系不同,未饱和部分符合线性模型,饱和部分符合指数模型;区分不同城市聚类分区进行饱和校正十分必要,尤其是大范围区域数据饱和校正;以NDVI足迹数据为辅助,运用指数模型对饱和部分数据校正后,数据值域增大,空间异质性增强,与区域GDP拟合程度改善,很好地消除了由于卫星传感器设置特性产生的饱和效应,得到更好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的长时间序列饱和校正夜间灯光数据。文中得到的年际校正和饱和校正模型可以不做参数调整而直接运用,校正方法适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