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杨洋  刘函  崔浩杰  李俊  苟正彬  胡志忠 《地质通报》2019,38(6):1006-1017
晚古生代是拉萨地块地质演化的重要转折期,一些关键地质问题存在争论,如拉萨地块来源问题。选择西藏措勤地区上石炭统永珠组为研究对象,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U-Pb测年数据显示523Ma、920Ma两个年龄峰值。通过与拉萨地块及其周缘晚石炭世冰期之前地层碎屑锆石对比,认为拉萨地块永珠组920Ma年龄峰值更具有冈瓦纳大陆靠印度一侧的物源特征,其与南羌塘、拉萨、喜马拉雅微陆块在裂离之前具有显著的亲缘关系。而含有冰筏碎屑的拉嘎组和来姑组中包含的西澳大利亚物源信息(约1180Ma年龄峰值),暗示来自西澳大利亚的冰筏可能通过洋流作用漂移至拉萨地块而后沉积冰筏碎屑。  相似文献   
392.
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西部广泛发育白垩纪岩浆岩,为探讨青藏高原新生代之前的地质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然而其成因及构造背景还存在不同的认识,严重阻碍了青藏高原演化历程的反演工作。本文对藏西措勤县尼雄地区的一套花岗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尼雄花岗闪长岩的SiO2含量为65.24%~67.61%,Na2O/K2O为0.91~3.93,铝饱和指数(A/CNK)为0.94~1.14,属I型钙碱性岩石。它们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如Rb、Th等),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等),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7.6~12.2],具有弱-中等的负Eu异常(δEu为0.6~0.9)。两个花岗闪长岩样品中获得的岩浆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19.7 Ma和120.5 Ma,代表了尼雄地区的花岗闪长岩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综合研究表明,这套花岗闪长岩主要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物质的重熔,并伴有同期幔源岩浆的加入和混合。它们可能是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壳岩石圈北向俯冲的产物。  相似文献   
393.
云南楚雄盆地东南部侏罗纪地层中富含以基干蜥脚型类为代表的恐龙化石。基干蜥脚型类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在中侏罗世地层中被发现,而1∶20万地质图中该区域含上述化石的层位被划入中侏罗统。笔者在安龙堡一带恐龙化石调查中,发现之前对该区域下侏罗统冯家河组划分有误。我们对冯家河组进行了重新厘定,并确定了该区域恐龙化石所在层位。厘定后该区域冯家河组为上三叠统舍资组和中侏罗统张河组之间的一套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以及泥岩与紫红色-灰黄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韵律互层,中部和顶部富含恐龙化石,时代为早侏罗世。通过岩石地层学与生物地层学研究,该区域下侏罗统冯家河组与上下地层间未发现明显的沉积间断,笔者推测其为连续沉积。连续沉积的下侏罗统在滇中十分罕见,尤其是该区域下侏罗统中部和顶部富含大量恐龙化石,为研究恐龙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时代依据。  相似文献   
394.
复杂卤水组分对于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影响尚不明确,文章基于NaCl-X-H_2O(X=KCl, MgCl_2,CaCl_2, Na_2SO_4)三元卤水体系,尝试探讨K~+、Mg~(2+)、Ca~(2+)、SO_4~(2-)对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的影响。不同卤水体系最大均一温度分析结果表明,K~+、Mg~(2+)、Ca~(2+)的存在总体上会导致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偏大,SO_4~(2-)的存在对均一温度的影响很小。以NaCl-H_2O体系为参照,NaCl-Na_2SO_4-H_2O体系平均均一温度较之要低,而NaCl-KCl-H_2O、NaCl-MgCl_2-H_2O和NaCl-CaCl_2-H_2O体系与其相反。NaCl-KCl-H_2O体系中的KCl浓度与平均均一温度呈现负相关关系,NaCl-MgCl_2-H_2O、NaCl-CaCl_2-H_2O、NaCl-Na_2SO_4-H_2O体系中的w(MgCl_2)、w(CaCl_2)和w(Na_2SO_4)与平均均一温度则呈现正相关关系。平均和最大均一温度分析结果都显示出复杂卤水体系中不同离子及其浓度对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会产生影响。本研究对于具有复杂化学组分卤水结晶析出石盐均一温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5.
华东沿海地震海啸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振轩  傅建武  朱元清  李俊 《地震》2011,31(4):118-124
利用数字地震资料及海洋地震地质基础数据, 基于Matlab平台在Windows系统下重新编译Philip liu等人编写的海啸模拟源程序, 将分层静态位移解结果与已建立的海啸传播初始场快速融合, 用交错网格蛙跳差分方法求解笛卡尔坐标系下非线性浅水波方程, 模拟华东沿海地区地震海啸传播过程, 对华东沿海地区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危险做出评估, 结果显示华东沿海地区是发生地震海啸影响较弱地区。  相似文献   
396.
绕月探测工程的初步科学成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嫦娥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 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绕”、“落”、“回”发展战略的第一步. 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于52.36°E, 1.50°S的丰富海区域, 在轨运行495天, 比预期一年的工作寿命延长4个多月, 一共获得了1.37 TB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 在此基础上目前已生产出约4 TB科学应用数据产品. 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 已经获得了包括“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 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各项科学目标, 为推动我国月球科学和天体化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97.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是水电工程建设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评估项目应结合项目本身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本文以云南省盘河口水电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确定评估区范围、评估重点的方法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进行了简要概述,对盘河口水电站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说明,请类似行业从业者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398.
观察了针铁矿及其前体对溶液中亚砷酸根离子的吸附过程和吸附性能。3种吸附剂分别为氢氧化铁凝胶、经微波真空干燥的凝胶和80℃烘干的凝胶,它们均转变成了针铁矿。氢氧化铁凝胶与亚砷酸钠溶液混和后,溶液的pH值在6min内从9.71上升到10.36,原因是亚砷酸根离子置换了针铁矿和氢氧化铁中的氢氧根;40min后开始持续下降,和亚砷酸根离子与吸附剂之间的缩合反应有关。pH值的转折点并不意味着吸附反应的结束,但代表了反应类型的转变。这两种类型的反应受温度和气体溶解组分的影响不大。吸附剂经超声波处理后,改善了其在介质中的分散性,吸附效率因此普遍提高,但也造成了固体微粒难以分离的问题。经真空微波处理的凝胶对砷阴离子的吸附率优于另外两种吸附剂,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3.18%和17.22%。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凝胶中的水分子在微波辐射场作用下的高频振动,使其内部在干燥脱水过程中保持了较高的孔隙度;此外,吸附剂的表面活性在微波处理过程中亦有可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399.
为了研究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氨氧化菌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NH4-N在CRI中的迁移转化机理,从深圳运行中的CRI系统砂层填料中以5~10cm间隔垂直取12个样品,对其氨氧化菌的16SrDNA进行DGGE分析。结果表明,CRI系统中氨氧化菌菌群随着深度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在表层至10cm处氨氧化菌约有4~5种组成,主要由某些以有机氮为降解底物的微生物和进水中被砂粒介质截流吸附的微生物组成;在20~90cm范围内氨氧化菌增加至9种左右,多样性最为丰富,是亚硝化作用发生的主要区域;而在100cm以下的范围,由于NH4-N浓度的降低或系统复氧不足,氨氧化菌迅速减少至5~6种。该研究结果证明了氨氧化菌在快渗池内分布范围的变化对NH4-N去除率的影响,即氨氧化菌在快渗池内分布的越接近中上层,对NH4-N的去除效果越好。关于CRI系统中氨氧化菌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NH4-N去除率关系的认识,为工艺改进和效果提高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0.
以某城市部件普查项目为背景,结合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与测区城市部件普查技术要求,提出了基于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的城市部件普查技术方案,并应用于项目实践,对普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成果精度、优缺点及城市部件自动化提取采集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的城市部件普查技术,可完全满足城市部件普查的技术要求、精度要求,城市部件自动化提取采集效率高,且较传统方法提高了数倍,成果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数据成果可挖掘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