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2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杨永飞  尹振  姚军  李亚军  王晨晨 《地球科学》2013,38(4):853-858,886
针对水气交替注入(water-alternating-gas,WAG)过程中,油气水三相渗流的微观机理认识不足和油气水三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分布规律认识不准确等问题,基于三维孔隙网络模型,应用孔隙级模拟方法,从微观角度模拟了不同润湿性多孔介质中的WAG驱替过程.结果表明:连通性较好的多孔介质中,原油主要在前两轮的WAG循环中被驱替出来;在前两轮WAG驱替之后,流体饱和度和分布规律达到比较稳定的状态,但在完全水湿模型中油相仍然在多孔介质中流动.得出的WAG驱替过程中各相流体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各相流体分布规律和驱替类型,较好地阐述和解释了多孔介质中的微观驱替机理.  相似文献   
52.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热史与成藏期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系统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金湖凹陷西斜坡和卞闵杨构造带进行古地温梯度计算和热史恢复.根据镜质体反射率计算出西斜坡的古地温范围介于45.6~128.4℃,古地温梯度为45.5℃/km;卞闵杨构造带古地温为26.4~120.3℃,古地温梯度为42.7℃/km.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计算出西斜坡古地温...  相似文献   
53.
基于对乌鲁木齐市居民的调查问卷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比较分析了汉族与维吾尔族购物出行的空间等级结构。在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两个民族之间3种不同收入阶层的购物出行空间等级结构类型。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汉族购物出行空间等级结构较维吾尔族扁平化,而维吾尔族购物出行空间等级结构较汉族有所拉伸。对各类商品购买出行的距离汉族较维吾尔族均远,维吾尔族对中间商品的购物出行的空间等级跨度较大。此结论为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基本(准)站气象台站目前采集地面气象资料均采用两套设备。一套是人工观测,通过传统的目测和直接感应的观测方法;另一套是通过地面有线综合遥测仪自动采集每个正点的压、温、湿、风、降水、地温等气象要素。通过对运行一年来自动观测站与人工观测站各气象要素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出自动站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之间的差异,为气象资料的连续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1引言日照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日照时数也称实照时数[1];其定义为,在一给定时间,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瓦·米-2(W·m-2)的那段时间总和,以小时(h)为单位,取一位小数。日照时数表示一个地区接受太阳光照射的时间长短,直观反映太阳辐射,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环境因素,对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56.
根据在山西省2007年度地面气象记录年报数据文件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台站工作经验,阐述了做好年报数据文件的台站级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基层台站地面气象记录年报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侯马、太原、五台山、长治、大同5个酸雨观测站从建站到2010年的PH值、K值数据进行检验,对可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历史序列分布,建立起K值和PH值数据质量控制参数,针对现有业务软件的不足,开发了台站级酸雨质量控制软件,为台站提高酸雨观测质量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并建设了省级酸雨资料信息库,可以为环境治理和酸雨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58.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热史恢复与成藏期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和包裹体均一温度系统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高邮凹陷主要构造带进行古地温梯度计算和热史恢复。确定了高邮凹陷主要构造单元古地温梯度:镜质体反射率计算出深凹带古地温梯度为35.6℃/km,北斜坡西为43.9℃/km,北斜坡东为33.2℃/km;磷灰石裂变径迹计算出深凹带古地温梯度为31.4℃/km,北斜坡西为39.3℃/km,北斜坡东为50℃/km;包裹体均一温度计算出深凹带古地温梯度为29℃/km,北斜坡西为42.5℃/km,北斜坡东为32.3℃/km。对比分析现今地温梯度得出:深凹带古地温梯度高于现今0~7℃/km;北斜坡西古地温梯度高于现今10~15℃/km;北斜坡东古地温梯度高于现今4~21℃/km,今古地温梯度变化规律为深凹带变化小,斜坡带变化大。将典型单井埋藏史-热史与包裹体均一温度综合分析,判识高邮凹陷深凹带成藏期介于46~37Ma,北斜坡成藏期介于40.9~37.5Ma,具有深凹带早于北斜坡的规律,判定出三垛期为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主要成藏时期。  相似文献   
59.
卫星遥感太湖蓝藻水华分布及其气象影响要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武胜利  刘诚  孙军  李三妹  李亚军  孔期 《气象》2009,35(1):18-23
分析2003--2007年太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信息指出,近年来,太湖蓝藻水华的时空分布具有如下特征:(1)太湖蓝藻水华爆发的频次和覆盖面积有扩大的趋势;(2)蓝藻水华爆发时间范围有从夏、秋季向温度更低的冬、春季发展的趋势;(3)蓝藻水华爆发频次最高的区域以及爆发最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太湖西部和北部.蓝藻水华爆发的影响要素中除了污染物质的分布,还包括各种气象要素.经过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与卫星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温度、风、光照、降水等气象要素都会对蓝藻水华爆发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其中温度、光照因素对蓝藻水华爆发起到促进作用,风、降水因素对蓝藻水华爆发起到抑制作用.同时注意到,由于湖泊污染情况正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而各种气象要素对蓝藻水华爆发的影响程度也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60.
霍林河南露天煤矿自1986年开始疏干以来对煤系地层中强含水层(带)的孔隙、裂隙承压水疏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保证了露天开采的正常进行。但随着采掘进度的发展,疏干与采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总结该矿历年实际疏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剥采工程发展规划,对该矿今后如何解决煤系弱含水层(带)孔隙、裂隙承压水的疏干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力求对解决生产实际有所碑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