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1.
河南禹州大风口剖面二叠纪地层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鸿  杨关秀 《地质学报》1996,70(2):121-128
本区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前人已作了大量的生物地层工作。我们对其系统地进行了古地磁研究工作后,确认本区二叠纪基亚曼(Kia-man)反极性时的存在。其古纬度为11.2°N(P_1)-15.6°N(P_2),为本区在此阶段处于低纬度气候带,由热带雨林气候逐渐北移过渡为热带干湿季气候的论点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综述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万天丰  朱鸿 《现代地质》1996,10(2):159-168
从历史的与整体的观点出发,综合了地质、地貌、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的资料,系统地研究了郯庐断裂带各阶段的形态学、运动学以及动力学机制。认为此断裂带开始形成于中、晚三叠世,其长度小于1500km,切割深度小于15~20km,此时最大左行走滑断距为430km左右。侏罗纪(208~135Ma)与中始新世-渐新世(52~23.3Ma),此断裂带表现为逆断层活动,断层面受挤压较紧闭。白垩纪-早始新世(135~52Ma),郯庐断裂呈现为略带右行走滑的正断层(走滑断距不超过100km),郯庐断裂带与其北部切割深度约为30~40km。中新世-更新世(23.3~0.73Ma)断裂带表现为带有左行走滑的正断层,走滑断距约50km,断裂带切割深度在50~80km之间。中更新世(0.73Ma以来)断裂带又变成略带右行走滑的逆断层,走滑断距不足100m。由于断裂带形成以来的剥蚀深度不大,地表的断层岩都是碎裂岩与断层泥。沿此断裂带在早白垩世构成了中国东部重要的内生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13.
扬子地块泥盆纪—石炭纪古地磁新结果及其古地地理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张世红  朱鸿等 《地质学报》2001,75(3):303-313
本文通过对扬子地块西南缘贵州独山-平塘地区泥盆-石炭纪316块定向岩心样品的系统退磁处理,揭示出晚侏罗世、新生代两期重磁化成.73个岩心样品,分布在早一中泥盆世(17个)、晚泥盆世(25个)、早石炭世(24个)和中-晚石炭世(7个)4个统计单元,得到了最可能的原生剩磁。结合已有的古地磁数据,修订了扬子地块极移曲,纯利 移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扬子地块在早古生代是冈瓦那大陆的组成部分,与印度-喜马拉雅-澳大利亚地区临近。晚泥盆世、冈瓦那大陆发生大规模顺时针旋转,扬子地块开始与之分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白垩纪—始新世早期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万天丰  朱鸿 《地质学报》1989,63(1):14-25
本文根据369个大中型纵弯褶皱与157个节理观测点的资料,对中国白垩纪—早始新世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恢复、发现中国东部最大主压应力轴的产状为NE32°—SW212°,近于水平;而在西部,则为NE15°—SW195°,也近于水平。另外根据褶皱翼角与古构造应力值的估算表明,该时期的构造作用由中国的西南部向东北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在2—3km深处,其西藏的差应力达183MPa;而在华北、华东为100MPa左右。笔者认为白垩纪—始新世早期的构造应力是与该时期的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朝北北东方向运移和推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由柴达木地块上得到的晚石炭世灰岩和砂岩的古地磁资料表明,该地块在晚石炭世时位于北纬26°,与当时的塔里木地块相邻或可能是塔里木地块的一部分。因而,柴达木地块应是安哥拉古陆的南界。晚石炭世之后,柴达木地块上的采点相对于塔里木地块有过运动,表现为柴达木地块相对于塔里术地块沿阿尔金断层向东移动和作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16.
古地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早古生代阶段,河西走廊过渡带与阿拉善地块古纬度接近,且漂移过程中形影相随,说明其间并无洋盆相隔。志留纪末,河西走廊过渡带与阿拉善地块拼接,但二者磁极位置与古方位均有差异,可能表明走廊过渡带相对于阿拉善地块同时作了顺时针旋转。泥盆纪时,两地块古纬度一致,但古方位不同,可能反映在碰撞拼合后二者间仍有相对的旋转运动。二叠纪时,二块体的空间位置及其配置关系已与现状接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及邻区中生代—新生代大地构造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68,自引:12,他引:68  
万天丰  朱鸿 《现代地质》2002,16(2):107-120
在系统研究古地磁、周边板块的运动学特征、板内变形、构造应力场和沉积古地理资料的基础上 ,恢复了中国大陆及邻区中、新生代 6个时期的大地构造演化特征、构造古地理 ,并进而探讨了对环境变迁的影响。 6个时期的划分、构造特征及其古地理环境分别为 :印支期 (2 5 0~ 2 0 8Ma) ,NE -SW向缩短 ,中国大部分大陆完成拼合 ,南方以海为主 ,北方以陆地为主 ;燕山期 (2 0 8~ 135Ma) ,NW -SE向缩短 ,大陆地块逆时针旋转 2 0°~ 30° ,东部形成高地 ,西部为低地 ;四川期 (135~ 5 2Ma) ,NE -SW向缩短 ,以盆岭地形为主 ;华北期 (5 2~ 2 3 3Ma) ,太平洋板块第一次向西俯冲、挤压 ,中国东部形成 3条东西向山脉和 4个汇水盆地 ;喜马拉雅期 (2 3 3~ 0 78Ma) ,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 ,青藏高原隆升 ,其他地块相对沉降 ;新构造期 (0 78Ma以来 ) ,周边各板块保持相对均衡状态 ,逐步构成现代地貌。研究表明 ,大地构造是古地理环境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晚元古代—三叠纪板块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鸿  万天丰 《地球科学》1991,16(5):523-532
  相似文献   
19.
中国晚元古代古构造与古地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所指晚元古代时限为距今1000-600百万年。中国晚元古代可分为两个阶段,自1000-800百万年一段暂不建纪,因为这一时期的地层在全国的对比还存在很多问题,生物面貌远不明确,所以我们仍称青白口群,不用青白口系。自800-600百万年这一段即现称震旦纪。根据地层沉积类型和分区,我们编制了三幅古构造古地理图(图1-3)。  相似文献   
20.
郯庐断裂带的最大左行走滑断距及其形成时期   总被引:86,自引:6,他引:80  
作者采用断裂带两盘地壳变形速度的估算方法,求得郯庐断裂带最大左行走滑断距为390km;根据中朝地块南缘断裂被错断的现象来判断,最大左行走滑断距为430km;采用古地磁学方法求得最大左行走滑断距约为300-400km。最大左行走滑活动时期当在中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郯断裂带为逆断层,白垩纪时期的走滑活动量不大于100km,早第三纪的走滑断距不明显,晚第三纪-早更新世可能有50km左右的左行走滑断距,新构造期(<0.73Ma以来)的右行走滑断距小于lO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