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蒋家沟高含沙水流泥沙特性与泥石流滩地的改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道杰  崔鹏  朱波  韦方强 《山地学报》2003,21(6):745-751
蒋家沟流水含沙量极为丰富,浑水期含沙量为23 1~335 1kg/m3。含沙水流泥沙颗粒主要集中在<0 02mm范围内,含量为73 07%~86 58%;微团聚体主要分布在0 02~0 002mm,含量为54 13%~80 08%;泥沙养分除全钾极丰富外,其它养分含量处于缺乏或极缺乏状态。含沙水流泥沙对滩地土壤物理结构、剖面结构、微团聚体数量及组成比例改善作用显著,但对土壤养分改良效果较差。在引浑停淤改良滩地的同时,应增施有机肥,实施配方施肥,改良耕作措施,防止滩地土壤出现板结、瘦地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52.
长江上游退耕还林工程合理规模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陡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双重压力。退耕还林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应避免退耕还林工程规模的盲目扩大。退耕还林的规模应根据自然条件、生态功能定位并考虑粮食安全保障以确定。地广人稀的金沙江中上游、盆周山地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区,其退耕还林规模可适度扩大,但川中丘陵区、三峡库区人口稠密,退耕还林不应过分追求规模,退耕后的林草地不应突破土地面积的40%。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更应注重模式的选择,防止一刀切,川中丘陵区、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宜采用“旱坡地粮经弹性结构种植”技术,建立坡地农林复合系统,逐步实施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53.
随着人类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加上能源的紧缺,地热能这种清洁能源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近些年来地热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是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54.
AnnAGNPS(Annualized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ant Loading Model)是一个基于连续事件的分布式流域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2a紧密集成,快速提取地面数据,不仅可以模拟非点源污染过程,还可以模拟多尺度流域的水、沙、输移与转化等水文过程。在介绍了该模型的原理、结构、功能及其研究进展后,探讨了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