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论淮南生物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淮南生物群 (Huainan Biota)产于安徽淮南地区新元古代淮南群中 ,由宏观藻类 Chuaria- Tawuia组合和蠕形动物 Pararenicola- Paleolina组合组成 ,可与加拿大西北麦肯齐山新元古代小达尔群 (L ittle Dal Group)小达尔生物群 (L ittle Dal Biota)对比 ,为新元古代大冰期前的一个特有生物群落 ,地质时代为前震旦纪 (本文的震旦纪即目前的南华纪至震旦纪 ) ,时限约为 85 0— 75 0 Ma,从而将前人所定淮南生物群为青白口纪至震旦纪的时代结论修订为前震旦纪。这对我国乃至国际上新元古代地层层序的重新划分与对比 ,以及新元古代早期生命演化研究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文中还着重论述了淮南生物群的组合特征和特定的生物发展阶段 ,而区别于青白口纪和震旦纪的生物群落 ,并通过洲际对比 ,讨论了淮南生物群的地层学意义  相似文献   
32.
1前言地球早期生命的演化问题与生命的起源问题一样,都是世界著名的科学难题之一。要完全解决这样的难题决不是前寒武纪古生物学所能单独完成的,但前寒武纪古生物研究则是最基本、最现实的环节。根据当前的资料,生命自从在太古宙早期(约3500—3800Ma)完成从非细胞形式的突破而出现最早的原核生物开始,其后的许多重大演化事件,如真核生物(原始单细胞型)的出现,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有性生殖、多细胞体型和动植物的分化等三大发展,都是在元古宙(约570一2500Ma)完成的。因此,以充分的古生物证据来论证这些重大演化事件发生的次…  相似文献   
33.
华北燕山中元古界长城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士兴黄学光  孙淑芬 《地层学杂志》2005,29(B11):437-449,i0009
以蓟县剖面为代表的燕山地区长城系,按照我国现行的地层划分,自下而上包括常州沟、串岭沟、团山子、大红峪和高于庄5个组,总厚4283m,时限约为1800-1400Ma。新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于庄组与下伏“大红峪组”之间不仅存在清楚的区域性假整合界面,而且在燕山东部的青龙一迁西地区还存在两层底砾岩,分别代表青龙上升的主幕(下砾岩层)和第二幕(上砾岩层);2)这两砾岩层之间的地层为上、下假整合所限,理应建一新的组一级岩石地层单位,建议称“马蹄峪组”;3)马蹄峪组的底砾岩,不仅规模大,而且其上还有陆相(洪积、冲积)沉积,因而其下是一个I类层序不整合界线(SB1),若以它为界,长城系可分为两个对应的一级沉积旋回和层序、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盆地沉积(下部为裂陷槽沉积和上部是陆表海碳酸盐沉积)和两个面貌不同的生物群落;4)根据当前的同位素年龄资料,马蹄峪组与下伏大红峪组的界线或青龙上升主幕的年龄约为1600Ma,与上覆高于庄组的界线约为1500Ma,因此燕山长城系内的青龙上升也正是对主要发生在1600~1500Ma之间的全球性地壳运动的响应。根据上述新资料,建议以马蹄峪组与下伏大红峪组的假整合界线或青龙上升主幕为界,将长城系分为两个群一级岩石地层单位,即长城群(1800-1600Ma)和高于庄群(1600-1400Ma),两群界线的年龄约为1600Ma。此外,原蓟县高于庄组之下的4个亚组,根据它们各自的沉积特征、岩性差别、区域上的稳定分布等特点,建议将它们各自提升为组。如是这样,上述对原长城系新的划分建议不仅能更好地反应原长城纪时期(1800-1600Ma)古燕山盆地的构造、沉积、生物等方面演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且也更有利于与国内外相关地层的对比。  相似文献   
34.
休伦超群主要分布在休伦湖北岸的萨得伯里和科博尔特地区。我们这次主要考察萨得伯里一带的埃斯帕诺拉、埃利奥特湖和萨得伯里三个地区。休伦超群年龄约为25-21亿年,属下元古或阿菲宾代的下部,其上被白水群不整合超覆。白水群的年龄约为18.4亿年,但一般认为这是该群的最小年龄。休伦超群通常划分为四个群和十二个组,总厚达10000米以上。四个群是埃利奥特湖群、霍古湖群、奎尔克湖群和科博尔特群(见图1)。在许多地方,休伦超群底部下伏有发育太古花岗质岩石之上的古土壤层,是由典型的绿色腊状绢云母和石英组成。据古土壤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种古土壤主要是在还原  相似文献   
35.
刘欢  朱士兴  田辉  张健 《世界地质》2017,36(1):1-14
对采自燕山地区新元古界龙山组泥页岩进行化学浸解和筛析,获得大量微体化石,主要包括:Leiosphaeridia,Trachysphaeridium,Satka,Favososphaeridium,Tanarium,Siphonophycus,Oscillatoriopsis,Laminarites等。化石组合特征为:(1)以单球类-复球类化石分子为主,纹饰复杂;(2)小型具刺疑源类化石大量出现;(3)多细胞生物占有一定的数量。新的化石资料进一步丰富了龙山组微体化石的内容,也为区域地层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36.
关于开展元古宙重大生命演化事件研究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我国在元古宙生物演化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重大进展。其中除了在南方扬子地区约600Ma晚震旦世地层中的许多发现(如庙河生物群、瓮安生物群和高家山生物群等)外,还在北方元古宙的地层中,特别是在约18亿年前的常州沟组中,不仅早已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单细胞浮游真核生物,而且新发现了具细胞组织的宏观多细胞生物及有性生殖结构.所有这些不仅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元古宙  相似文献   
37.
根据底砾岩的砾石成分、结构、分布、产状及沉积相序等特征,将燕山中段常州沟组底砾岩分为冲积扇沉积、河流沉积、扇三角洲沉积、海滩沉积等4种成因类型,并探讨了常州沟早期燕山盆地的岩相古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