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山西灵丘地区产有十分丰富和壮观的管状岩,即Skalithos潜穴化石,它们可与国外产同类化石的一些典型地区相媲美.化石产于一套以紫红色砂岩为主的碎屑岩系中,文中称云彩岭组.云彩岭组位于前寒武系雾迷山组或高于庄组与寒武系毛庄组之间,前人将其归于新元古代早期的青白口系.笔者根据其中潜穴化石Skolithos linearis的对比研究,将其归为早寒武世早期,具体层位在昌平组(府君山组)及其相当层位之下,因而是华北地区已知层位最低的寒武纪地层.根据该类化石的指相意义和上下层位相标志的研究,云彩岭组为一向上变浅的岩系,属三角州相沉积.  相似文献   
22.
蓟县剖面形成于燕山裂陷槽内 ,其沉积盆地是在中元古代早期华北原地台北缘东西向大规模破裂时伸进大陆内部的一支废弃的裂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不同于被动大陆边缘 ,因此不包括陆棚斜坡和大洋盆 ,而只相当于其中的滨海和一部分浅海 ,碳酸盐岩沉积时期则为一个陆表海。盆地的构造性质控制了盆地的沉降特征 ,在裂陷槽阶段 ,半地堑式的裂陷控制了沉积体的楔形形态 ;在过渡阶段 ,盆地主要表现为不均衡凹陷 ;在克拉通盆地阶段 ,各组的厚度小 ,岩性和岩相变化也很小 ,为典型的盖层沉积。盆地的构造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副层序类型、体系域和层序界面类型的划分。确定层序界面类型时应抓住大陆架上两种类型层序界面暴露特征的差异 ,主要是河流回春和河流下切作用是否存在来加以识别和确定。本区不能划分出典型的凝缩层 (段 ) ,而最大海泛面表现为由一个或数个加积型副层序组成的最大海泛期沉积物  相似文献   
23.
山西灵丘地区产有十分丰富和壮观的管状岩,即Skolithos潜穴化石,它们可与国外产同类化石的一些典型地区相媲美。化石产于一套以紫红色砂岩为主的碎屑岩系中,文中称云彩岭组。云彩岭组位于前寒武系雾迷山组或高于庄组与寒武系毛庄组之间,前人将其归于新元古代早期的青白口系。笔者根据基本潜穴化石Skolithos linearis的对比研究,将其归为早寒武世早期,具体层位在昌平组(府君山组)及其相当层位之下,因而是华北地区已知层位最低的寒武纪地层。根据该类化石的指相意义和上下层位相标志的研究,云彩岭组为一向上变浅的岩系,属三角州相沉积。  相似文献   
24.
蓟县中、新元古界剖面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蓟县剖面形成于燕山裂陷槽内,其沉积盆地是在中元古代早期华北原地台北缘东西向大规模破裂时伸进大陆内部的一支废弃的裂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同于被动大陆边缘,因此不包括陆棚斜坡和大洋盆,而只相当于其中的滨海和一部分浅海,碳酸盐岩沉积时期则为一个陆表海。盆地的构造性质控制了盆地的沉降特征,在裂陷槽阶段,半地堑式的裂陷控制了沉积体的楔形形态;在过渡阶段,盆地主要表现为不均衡凹陷;在克拉通盆地阶段,各组的厚度小,岩性和岩相变化也很小,为典型的盖层沉积。盆地的构造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副层序类型、体系域和层序界面类型的划分。确定层序界面类型时应抓住大陆架上两种类型层序界面暴露特征的差异,主要是河流回春和和河流下切作用是否存在来加以识别和确定。本区不能划分出典型的凝缩层(段),而最大海泛面表现为由一个或数个加积型副层序组成的最大海泛期沉积物。  相似文献   
25.
荆襄磷矿优质磷块岩的形成与藻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辉能  朱士兴 《地质科学》1996,31(2):176-185
中国荆襄磷矿共有4个含矿层,自下而上分别为ph1、ph2、ph3和ph4,ph1是该区主要由磷质叠层石构成的最高品位的磷块岩。它不仅具有特征的化学成分和丰富的藻类化石,而巨其中的磷质主要富集在叠层石柱体、富藻层和藻化石中,磷的含量分别达到36.90%、38.10%和40.02%,而在叠层石柱间和富屑层中仅为3.22%和1.32%.这些资料表明,高品位磷块岩的凝聚和富集,主要是由古代生活在清水潮坪中的藻类生物代谢活动造成的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26.
在燕山长城系串岭沟组发现的 Parachuaria化石 ,轮廓清晰 ,保存完好。通过浸解法、实体浸解法和岩石磨片法对 Parachuaria化石的研究表明 :化石层中的古片藻 L aminarites可能就是宏观藻类 Parachuaria化石的残体和碎片。除此以外 ,还有许多光面和粗面小球藻及其他多细胞藻类残体碎片。碳质宏观藻类 Parachuaria化石可能是古老的褐藻类多细胞植物。化石的发现 ,其时代层位较老 ,是原始藻类演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代表我国前寒武纪的长城系一个独有的生物组合。由于化石层位稳定 ,从而为长城系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的化石依据。Parachuaria化石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前寒武纪生物地层研究的内容 ,同时也为古藻类演化和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物演化和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27.
刘欢  孙淑芬  朱士兴 《地质通报》2015,34(9):1715-1725
通过对河北宽城地区高于庄组微古植物进行系统采样,利用化学浸解法,获得了大量微古植物信息,在80件样品中发现微古植物个体5000余粒,共鉴定出41属108种(含1个新属,9个新种,38个未定种),其中包括丰富的多细胞植物化石及其碎片。根据微古植物化石的分布和特征,划分出4个化石组合。与下伏长城系微古植物相比,高于庄组微古植物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微古植物的发现为地球早期生物演化、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生物成矿和成油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8.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我国在元古宙生物演化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重大进展。其中除了在南方扬子地区约600Ma晚震旦世地层中的许多发现(如庙河生物群、瓮安生物群和高家山生物群等)外,还在北方元古宙的地层中,特别是在约18亿年前的常州沟组中,不仅早已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单细胞浮游真核生物,而且新发现了具细胞组织的宏观多细胞生物及有性生殖结构。所有这些不仅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元古宙生命演化规律奠定了全新的基础,而且还表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我国具有十分优越的地质条件,因此,如果能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的话,在我国关于元古宙生物演化的研究和理论完全有可能在短期内取得全面突破,我国的科学家将可能在该研究领域取得更加重大的成果,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9.
本文是据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2-6学科讨论会总结材料编写而成,主要介绍原地微晶灰岩的成因、分类和形成环境等领域的国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30.
鄂西台地东部陡山沱期微生物泥丘的聚磷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陡山沱期的鄂西台地东部是一个重要的大型磷矿产出区域,其沉积磷矿床以各种类型的生物泥丘存在,生物泥丘为磷矿床的容矿体并直接控制着矿床的形态和品位。研究表明,水体中富磷营养化特殊环境导致了局部地段生物群落的超速繁殖,其代谢活动极大地抑制了水体中碳酸盐的沉积掺和作用而使其中的磷酸盐优先沉积富集形成泥丘。不同泥丘分别形成于正常清水潮坪、局限还原浅滩和广海高能带等环境中,其微生物群落组合也相应从以底栖藻类为主,至底栖、漂浮混合到底栖、漂浮、高级藻类复合型等变化,从而形成本区Ⅰ、Ⅱ和Ⅲ三种类型不同的生物泥丘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