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伊犁河谷是新疆地区暴雨多发且暴雨强度最强的地区。本文以该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为例,利用观测资料以及WRF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对该次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及不稳定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过程发生在对流层高层南亚高压“双体型”,中层中高纬度“两脊一槽”以及两个中亚低涡发展移动的环流形势下。在伊犁河谷特殊的向西开口的喇叭口地形作用下,中心位于哈萨克斯坦的中亚低涡导致伊犁河谷低层为偏西风,中心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亚低涡使得伊犁河谷中层为偏东风,导致伊犁河谷内中低层水平风的垂直切变增强;伊犁河谷内,地形及哈萨克斯坦中亚低涡环流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低空辐合线,辐合线附近形成的辐合区正好与高空急流辐散区垂直叠加,引发河谷内的上升运动增强。低层西风将水汽输送进河谷,并在河谷内迎风坡附近堆积,上升运动增强后导致河谷内堆积的水汽得以抬升。(2)WRF模拟结果分析显示,散度分布、垂直风切变、水汽及热力层结分布等对降水产生均有重要贡献。通过对湿位涡垂直及水平分量的分析得出热力层结影响的对流不稳定对前期降水的产生有影响,同时,垂直风切变影响的对称不稳定对降水增强维持有重要作用。位势散度分析进一步指示出整个降水区低层的对流不稳定主要是由于位势散度的垂直切变部分造成,而位势散度的散度部分能加强河谷内小地形背风坡处的对流不稳定,说明整个降水演变过程中,动热力因子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降水强度和落区。  相似文献   
102.
低瓦斯矿井煤层瓦斯异常涌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的低瓦斯矿井为例,详细探讨了煤层瓦斯异常涌出现象,分析了影响瓦斯涌出的地质因素和采掘因素,并对瓦斯异常涌出防治进行了研究。首次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研究低瓦斯矿井瓦斯异常涌出问题,形成了系统的低瓦斯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景观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德兰  曾勇 《江苏地质》2003,27(3):159-163
在界定景观及景观地球化学研究对象及内容的基础上,概述了景观地球化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其中整体论是各种研究方法的基础,非常规研究方法将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对国内外景观地球化学研究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与分析。提出单学科深入与多学科交叉整合发展是2l世纪景观地球化学研究发展的趋势,也是其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4.
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在瓦斯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瓦斯预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现代矿业中面临的新问题,介绍了神经网络技术在处理复杂地质条件方面的优越性,探讨了瓦斯预测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等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举例论证了它们在瓦斯预测过程中的适用性。实践证明:瓦斯预测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不仅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影 响因素,较好地处理地质条件中的各种非线性关系,而且预测精度高,结论可靠,为瓦斯预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5.
官厅水库跨区域水质改善政策的冲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永定河流域官厅水库跨区域的水资源冲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利用F H冲突分析方法建立了模型。模型中将中央政府、上游政府、下游政府作为三个局中人,通过对局中人的偏好向量和结局稳定性分析,从18种局中人可选策略中优化得到2种均衡结局——完全合作结局和部分合作结局。其中完全合作结局,即北京市采用激励策略和控制策略、上游完全削减污染物,下游负担部分费用,合作结局最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06.
利用贵州省三维闪电监测网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对贵州省中西部地区13次冰雹天气过程中闪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雹暴整个生命史内主要以负地闪为主,且伴随强降水。冰雹云发展阶段,降雹区域闪电频次增加明显,降雹前闪电频次变化均出现“跃增”,部分降雹点出现闪电频次二次跃增;冰雹云消散阶段,闪电频次显著减少。冰雹云总闪、正闪均高于雷雨云,5 min闪电频数大于16次且闪电频次上升度大于12次/5 min可作为识别冰雹云的参考指标。另外,降雹落区与闪电密度中心区域较为吻合,闪电密度中心位置略偏降雹位置之前,闪电逐时分布标识出冰雹云的发展移动方向。以上这些特征可以为冰雹识别、冰雹短时预警预报及人工防雹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108.
根据内蒙古准格尔旗晚石炭世含煤地层的约代尔旋回层序,分析了腕足动物群落的演替和顶极群落的识别标志,指出约代尔旋回和顶极阶段,衰退阶段都是良好的时间标志,根据群落演替的各个阶段,可以较精确地划分和对比地层,其精度优于化石组合带方法。  相似文献   
109.
赣中碰撞混杂岩带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赣中碰撞混杂岩带由广丰古地体,怀玉古地体,万年古地体和其间的构造混杂岩块组成,被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第6条构造混杂岩带所分割,上为加里东期后拗(断)陷所覆盖。是经历自中晚古元代扬子地块与华南地块的聚合,离散后,最终在加里东运动时陆陆碰撞而成的碰撞混杂岩带。  相似文献   
110.
巴西卡拉加斯(Carajás)地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矿床类型最丰富、资源最富集的成矿带之一,其氧化铁型铜-金矿床非
常典型,矿床规模巨大,找矿前景广阔。在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前人大量的资料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床成
因和成矿作用进行了综合总结。卡拉加斯地区的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的产出环境为岩石圈地幔边缘古老的俯冲带内,卡拉
加斯克拉通盆地或裂谷裂带中,成矿作用与新太古代Itacaiúnas超群下部的火山岩-火山沉积岩系(2.75Ga)和新太古代晚期的
A 型花岗岩(2.57Ga)及卡拉加斯断层带密切相关,Cu-Au-U矿体特征、成矿元素组合、成矿流体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等表现为典型
的IOCG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