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农都柯矿床是在义敦岛弧带中首次发现的火山岩型浅成低温Au-Ag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产于弧后扩张分别地的勉戈组流纹岩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床中发育一套典型的低温热液矿物组合,包括辉锑铅矿、辉锑银铅矿、辉锑矿、砷黝铜矿、自然金、黄铁矿、闪锌矿、雌黄、雄黄、登红石(HgO)等。蚀变作用以硅化和绢云母化为主,伴生重晶石化和蒙脱石化。按照现行的火山岩型低温热液金-银矿床的分类原则,该矿床应属于高硫的酸性硫酸盐型。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主要成矿过程发生在221-130℃之间;成矿流体的温度与盐度演化趋势暗示着对矿床之下存在一隐伏岩浆房。硫、铅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弧后火山岩,矿床是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对含矿火山岩(矿源层)联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川西连龙夕卡岩型锡、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龙夕卡岩型锡银多金属矿床作为义敦岛弧锡银矿化的典型代表,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夕卡岩化阶段,矿床类型属钙夕卡岩型Sn-Ag-Bi多金属矿床。S、Pb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中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体。  相似文献   
73.
虽然由沉积盆地活化作用形成的金属矿床最终取决于沉积场所的物理和化学条件,然而矿化的格式、规模及时间的选择要受总体上与地壳环境演化有关的构造和岩浆事件的影响。在地热梯度高、火成活动广泛的太古宙期间,沉积作用对矿化没有起什么作用。元古宙初克拉通地块发育,紧接着沉积盆地中形成的矿床种类和规模增加,从此以后克拉通盖层的形成为金属沉积提供了重要场所。这些金属从各种源区进入盆地,一些是来自基底的风化剥蚀,另一些是被产生于地幔或下部地壳的岩浆和挥发份携带到地表的,说明矿化时间的选择与由全球构造特征所确定的主要岩浆和构造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74.
论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的容矿岩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陈文明  曲晓明 《矿床地质》2002,21(4):331-340
通过对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容矿岩的时空分布、物质组分及结构构造研究,认为该矿床的容矿岩是一套由中酸性-基性火山岩(包括沉凝灰岩)经富Na、Si热流体交代而成的钠质酸性-基性火山岩,按岩性及结构分以下4类:(1)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的钠质酸性-中酸性火山岩或称之为钠长石英斑岩与石英斑岩,它常位于矿体的上部,约占容矿岩的20%;(2)以自形、半自形板状、粒状交织结构为主的(含少量斑晶)钠质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或称之为安山玢岩,它常位于矿体的中部及中下部,约占容矿岩的50%;(3)以自形、半自形板状、粒状交织结构为主的富铝基性火山岩,或称之为高铝玄武岩,它常位于矿体的下部及底板围岩,约占容矿岩的20%;(4)以凝灰结构、碎屑结构为主的钠质中酸性-中基性火山碎屑岩,它常位于矿体的下部及底板围岩,约占容矿岩的10%。  相似文献   
75.
曲晓明  王鹤年 《矿物学报》1997,17(3):302-309
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是胶东金矿区的重要岩体,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00.6Ma,岩体中常见一种闪长质包体,这些包体具有淬火结构,变余斑状结构及索列特扩散分带,表明它们是由来自地幔的高温玄武质岩快速冷凝结晶形成的。  相似文献   
76.
与前人的划分不同,本所指的郭家岭花岗岩只包括郭家岭和丛家两个岩体。由郭家岭岩体的5个全岩样品给出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00.6±3.48Ma,(^87Sr/^86Sr)i=0.71127、R=0.99955,表明该岩体支运动末期形成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表明该花岗岩是由壳幔物质混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77.
桦树沟铜矿床是近20年来在北祁连山西段镜铁山矿田铁矿体之下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铜矿床,其成矿构造环境与形成时代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与铜矿床密切共生的闪长玢岩岩脉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Sr、Nd、Pb同位素分析,发现闪长玢岩具有明显的板块俯冲岩浆作用特征,大离子不相容元素Rb、Ba、Th、U、K、Pb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亏损,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岩石富含放射成因铅,n(206Pb)/n(204Pb)、n(207Pb)/n(204Pb)、n(208Pb)/n(204Pb)比值分别为17.72~18.96、15.497~15.566、37.218~38.674;n(87Sr)/n(86Sr)比值在0.7053~0.7084之间;n(143Nd)/n(144Nd)值为0.5121~0.5122,显示出EMⅡ特征。锆石的U-PbLA-ICP-MS定年结果显示闪长玢岩形成于早古生代早—中奥陶世加里东期。成岩时代为421±24Ma,与铜矿床的成矿年龄一致,且成岩过程中捕获了中元古代1536±370Ma古老地层基底的锆石。  相似文献   
78.
曲晓明  王鹤年  饶冰 《矿床地质》1998,17(Z6):997-1002
以胶东金矿区的天然花岗岩—— 栾家河岩体为初始物,在150 MPa,850℃条件下研究了金在花岗质熔体与不同成分(NaCl,KCl,Na2S)、不同浓度(0M,0.5M,1M,2M)流体之间分配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金在NaCl溶液中的分配系数KD最高(0.226~0.835),KCl和Na2S溶液中较低(0.074~0.041),纯水中最低(0.005)。在高温溶液中金的AuCl和AuCl2-两种络合物可能都是稳定的。结合胶东花岗岩的流体包裹体成分和成岩作用特点,本文指出,胶东地区对形成金矿最有利的岩体是栾家河中粗粒花岗岩和尚庄斑状花岗岩。  相似文献   
79.
胶东金矿区两种花岗岩之间熔融再生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玲珑片麻状花岗岩为初始物,采用纯水和H2O-CO2混合物(x(H2O)=0.70)两种实验介质,在1.5×102MPa和不同温度下(740℃,770℃,810℃,850℃)进行部分熔融实验,验证了胶东金矿区与金矿密切相关的栾家河中粗粒花岗岩与玲珑片麻状花岗岩之间的熔融再生关系.结果表明,栾家河岩体是由玲珑岩体在810℃,1.5×102MPa,水不饱和(x(H2O)=0.70)条件下经18%的熔融形成的.实验结果与岩体中大量发育CO2包裹体的地质事实相符合,从熔体分离机制上阐明了两岩体之间的生成关系.  相似文献   
80.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时代及青藏高原隆升   总被引:80,自引:23,他引:8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离子探针、K_Ar法和Re_Os法测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成矿年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驱龙石英二长花岗斑岩的SHRIMP年龄为 (17.5 8± 0 .74 )Ma ,冲江二长花岗斑岩的SHRIMP年龄为 (15 .6 0± 0 .5 2 )Ma,冲江闪长玢岩的SHRIMP年龄为 (14 .5 4± 0 .6 5 )Ma。驱龙和冲江含矿斑岩钾长石的K_Ar年龄分别为 (16 .4 3± 0 .31)Ma和 (15 .77± 0 .4 5 )Ma ,矿石中辉钼矿的Re_Os年龄分别为 (15 .99± 0 .32 )Ma和 (14 .85± 0 .6 9)Ma。因此驱龙和冲江斑岩铜矿的成矿年龄约束于 (17.5 8± 0 .74 )Ma~ (14 .85± 0 .6 9)Ma之间。驱龙石英二长花岗斑岩为强矿化岩石 ,冲江二长花岗岩斑岩为中等矿化岩石 ,冲江闪长玢岩为未矿化岩石 ,三者的年龄依次变小 ,放射性元素2 0 6Pb、U和Th含量则依次增高。这表明随着壳源物质混合的增强 ,铜矿化渐弱。立足于大西洋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变化和印度洋北部海底沉积扇的沉积速率变化来看青藏高原隆升 ,认为玉龙矿带和冈底斯矿带斑岩铜矿是在青藏高原两次最明显的地壳运动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