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4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2 毫秒
71.
为查明温度、盐度和密度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响应面法构建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蛤仔生长存活模型并进行分析。实验设计了3因素(温度、盐度、密度)和3水平(-1、0、1),以稚贝壳长为响应值,探究温度、盐度、密度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蛤仔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研究表明,培育73 d后,温度、盐度、密度的二次效应对蛤仔稚贝的壳长生长影响极显著(P<0.01)。随着温度、盐度、密度的升高,蛤仔壳长生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即表现出抛物线形特征,其中盐度对稚贝的壳长生长影响极显著(P<0.01)。然而,三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蛤仔壳长生长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壳长预测值Y对应自变量温度(T)、盐度(S)和密度(D)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Y=-6.331 05+0.276 5T+0.573S+0.689D-0.005 66T2-0.013 7S2-0.115 9D2。本研究通过二次响应面回归方程构建了不同环境下蛤仔苗种的生长模型,得出稚贝最适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72.
两种扇贝杂交和自交家系早期生长及甲基化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杂交和自交方法建立虾夷扇贝(A)×栉孔扇贝♀(B)、栉孔扇贝♀(B)×栉孔扇贝(C)、栉孔扇贝(C)×栉孔扇贝♀(D)3 种组合家系, 每个组合3 个平行, 共9 个家系。对各家系卵径大小、胚胎孵化率、幼虫浮游阶段壳长生长速度等生物学参数进行比较, 建立了幼虫浮游期壳长与日龄的线性回归方程; 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分析了基因组DNA 胞嘧啶甲基化水平, SPSS 分析了DNA 甲基化与壳长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杂交家系的卵径大小、胚胎孵化率与自交组没有显著差异, 但壳长生长速度显著高于自交组, 这种优势可能主要来自于父本的影响; 家系AB、BC、CD 的平均DNA甲基化率分别为18.672%、22.661%和22.303%, 杂交使后代DNA 甲基化水平降低, 生长速度与DNA甲基化水平相关系数为?0.934, 相关水平极显著(P<0.01), DNA 甲基化与杂种优势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3.
74.
华薇娜  张洁  刘芳  邓三鸿 《极地研究》2009,21(2):124-140
通过美国的核心期刊数据库,收集了中国作者自1982年以来在世界核心期刊上所发表的有关南北极研究方面的文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本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包括各年文献量、期刊、著者、地区、机构、研究主题、引文等,以期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中国南北极研究方面的科研生产率、核心机构、核心人员、核心期刊、主要的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等信息,便于人们通过定量数据来了解中国南北极研究的现状、布局和实力。  相似文献   
75.
高温高压下地壳物质电导率的实验室测定是研究大陆中、下地壳高导层成因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表明,水、石墨、部分熔融以及矿物脱水都可能形成地壳高导层,在不同构造环境和深度下这些机制起着不同的作用。为解释中地壳高导层,水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下地壳,水、石墨、部分熔融以及矿物脱水、甚至特定的干的下地壳岩石都可解释大地电磁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76.
中国前寒武纪及早古生代地层讨论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连俊  王鸿祯 《现代地质》1999,13(2):190-192
  相似文献   
77.
1997年4月在山东海阳市近海捕获10尾中国对虾,采用患暴发性流行病的虾池中的病虾为毒种,进行人工感染试验采用两次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对感染亲虾的胃、腮、卵巢,以及卵和各期幼体进行跟踪检测,对经人工感染的10尾亲虾组织的PCR检测结果表明,6尾虾的胃样呈阳性,其中4尾为第1次检测出阳性;1尾虾的产呈阳性;2尾虾的卵巢样呈阳性,且其所产的孵子也呈阳性;每尾亲虾产卵所孵化出来的各期纪体,  相似文献   
78.
泥蚶幼虫滤水率和摄食率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于1996年8月在胶南市棋子湾海珍品育苗采集已孵化5天,在壳长达到145μm的泥蚶面盘幼虫,利用Coulter counter颗粒计数器测量泯蚶幼虫培育水体中饵料颗粒物质浓度的变化,对泥蚶幼虫的滤水率、摄食率进行了测定,并得出泥蚶幼虫滤水率,摄食率与生殖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泥蚶幼虫的壳长与其滤水率和摄食率均呈正相关,即幼虫工越长,其滤水率和摄食率越高。相同环境条件下,幼虫的培育密度与其滤率呈  相似文献   
79.
扇贝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于1997年3月 ̄1997年5月,取山东长岛和青岛太平角海区的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采用自然排放法和解剖法取精液,用自然海水作基础溶液,采用不同的抗并保护剂、冷冻速度、平衡时间,对精子的存活率、受精率和孵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扇贝的精子以自然海水为基础溶液,加8 ̄10%的DMSO作为抗冻保护剂,距液氮表面25cm、20cm、10cm各停留8min,移入液氮中保存;解冻时,距液氮表面10cm、1  相似文献   
80.
采用通用引物对辽宁盘锦、辽宁大连、山东日照的3个地理群体黑龙江河蓝蛤(Potamocorbula amurensis)COI和16S r RNA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分析,得到30条658bp的COI基因部分序列和27条450 bp的16S r RNA基因部分序列。其中COI和16S r RNA基因部分序列T、C、A、G和A+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5.4%和32.0%、13.5%和13.3%、20.7%和29.3%、20.4%和25.3%、66.1%和61.3%,AT含量高于GC含量,这与其他软体动物门动物的COI和16S r RNA的观测结果相近。COI和16S r RNA分别检测到了24个单倍型、43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和9个单倍型、19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AMOVA分析表明,3个群体间COI和16S r RNA部分基因总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Fst=0.0090(P0.001)和Fst=0.0674(P0.001),群体内遗传分化远大于群体间、群体内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用NJ法构建分子进化树,3个地理群体的黑龙江河蓝蛤聚为一个族群,有少数个体和其他群体的个体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