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7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357篇
测绘学   307篇
大气科学   187篇
地球物理   221篇
地质学   1134篇
海洋学   174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195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了探讨芨岭地区的肉红色中粗粒花岗岩与铀成矿的关系,通对龙首山芨岭地区的肉红色中粗粒花岗岩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测得其侵位于426.4±2.0 Ma,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表明,主量元素中Si O2、Al2O3、Na2O和Ca O含量偏高,Fe2O3和K2O含量较低;微量元素中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为明显,岩石为准铝质、碱性I型花岗岩。通过构造环境研究表明早古生代祁连山-龙首山造山作用进入非造山板内活动阶段。结合勘查成果查明,中粗粒花岗岩亦为芨岭地区含矿岩性之一,其与中粗粒似斑状花岗岩、闪长岩的侵入界线是成矿有利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992.
文芠 《地球》2022,(5):48-53
<正>电影《流浪地球》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当演到地球被冰封,大量生物濒临灭绝,人类为了寻求新的生机只有带着地球在宇宙中流浪时,很多人都陷入担忧与恐惧之中。在惊叹电影里奇幻场景的同时,很多人都不曾意识到类似的场面在我们这颗生机盎然的蓝色星球历史中真实出现过,而且是五次。其中最惨烈一次发生在距今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大规模火山喷发给环境带来重创,造成了98%的海洋生物以及96%的陆地生物在50万年内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993.
为评估贵州本地钴矿的资源保障能力,对贵州省的钴矿资源分布现状及找矿潜力开展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贵州省已发现的钴矿,系统总结了贵州省钴矿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对典型的黔西太来、兴义乌沙赵家沟等钴矿床进行了重点分析,将贵州钴矿划分为(喷流)沉积型、热液型、风化型等三种矿床成因类型。并对各类型钴矿找矿潜力进行研究,圈定了毕节—水城、黔西—遵义、兴义—安龙三个找矿潜力区,认为黔西—遵义、兴义—安龙地区找矿前景较好,有找到中小型矿床规模钴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4.
梁河盆地是滇西地区砂岩型铀矿赋矿盆地之一,现已探明砂岩型铀矿床2个.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钻探查证,对梁河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梁河盆地蚀源区铀源丰富.沉积盖层发育冲积扇相碎屑岩—辫状河相碎屑岩—湖泊相泥岩(火山岩)—辫状河相碎屑岩—湖泊相泥岩(火山岩)的岩性地层结构,区域上发育稳定的含水层...  相似文献   
995.
煤层气勘探开发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解决煤矿灾害与生态环境问题意义重大。结合我国区域构造与演化过程及煤层气地质条件,将煤层气富集产气模式划分为4种主要类型:构造简单裂隙系统、褶皱系统(较浅向斜轴部、褶皱翼部、次级构造高部位)、冲断构造系统(褶皱冲断带、高陡冲断构造)和构造叠加系统模式。其中,(1)构造简单裂隙系统模式发育在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区,煤层气以深成热成因为主,也可受岩浆热接触作用影响,在裂隙中等发育区形成高产富集区。(2)褶皱系统模式中,较浅向斜轴部挤压应力利于煤层气保存从而富集产气;褶皱翼部压力分布均匀,封闭性较好,其含气量与渗透率匹配适中形成富集高产带;次级构造高部位模式主要是在构造作用下形成的伴生构造(背斜、鼻隆构造、断块等)高部位形成构造圈闭,生成“气顶”。(3)冲断构造系统模式中,褶皱冲断带模式中逆冲断层阻止了煤层气的逸散,在靠近逆冲断层的相对构造高点富集产气;高陡冲断构造模式发育在复杂断裂区,深部煤层气在一定温压作用下,解吸游离至上部地层,重新被吸附或部分仍呈游离状态而富集产气。(4)构造叠加系统模式形成于受多期构造活动共同作用的煤储层中,不同的应力方向和机制引起的构造...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云南滇池地区风化磷块岩的地质特征和判别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素秋 《化工地质》1991,(1):55-67,T002
  相似文献   
999.
论横向构造置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