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297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415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4篇
  1938年   2篇
  1936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基于源岩油气理论和“进源找油”思想,创建提出了陆相页岩油“六定”思路(定背景、定源岩、定储层、定区带、定资源、定甜点)勘探流程,剖析其地质特征及与常规勘探流程的显著差异,并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沙一段为例进行了论述。按“六定”思路地质评价认为,歧口凹陷在古近纪湖盆扩张和咸化环境下,半深湖—深湖、滨浅湖—湖湾相区分布广泛,发育了多个斜坡构造带,页岩油形成和聚集背景有利。沙一下亚段暗色泥岩、油页岩、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厚度大,分布广,主体处于成熟生油阶段,生烃条件好。受内、外物源共同控制,沙一下亚段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多期重力流沉积粉—细砂岩和泥—微晶白云岩储层,平均厚度为12.7~70.0 m,叠置发育,连片分布,整体呈低孔、特低—超低渗。沙一下亚段源储一体,发育4类源储配置,源储叠合区主要分布在凹陷中心、宽缓斜坡的中—低斜坡区和中斜坡区,纵向上浊积席状砂岩油层与白云岩油层叠置分布,并与高斜坡及裂缝带砂岩常规油藏横向连片。两类页岩油地质资源量合计中值为5.86×108 t,剩余资源占比大于60%,埋深适中,勘探潜力较大。沙一下亚段已有多口探井钻获工业油流,页岩油富集受构造、微相、成岩共同控制,发育致密砂岩、白云岩2类甜点体和4个甜点段,歧北低斜坡、歧南斜坡、板桥斜坡、歧北中斜坡是歧口凹陷近期勘探的有利甜点区。基于“进源找油”思想提出:需高度重视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贡献和分布研究;应开拓一些“非常规思维”,探源岩(区)挖潜力、究储层找甜点、常规非常规结合立体综合勘探;要持续探索和重点攻关页岩油甜点区(段)识别和评价方法技术,解决选区评价面临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92.
分析了青藏高原冬季的主要热力特征及其与三峡地区夏季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青藏高原的温度场有较明显的东西差异,其次是南北差异;三峡地区旱涝年的冬季青藏高原有较明显的热力差异,这些热力差异对三峡地区夏季旱涝有较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993.
1概述初始地籍调查以传统的方法获取地籍信息,信息获取周期长,其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大。用常规的文件管理方法对地籍信息进行管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存在着不易查找,不易更新,不易综合利用等缺陷,其管理手段,越来越不能满足日常地籍管理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地籍管理的现代化是地籍管理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94.
东营凹陷沙四中亚段盐湖相烃源岩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四中亚段蒸发岩十分发育,其中与泥岩共生的含盐系地层在胜坨南部及中央隆起带等地区厚逾千米。通过大量样品的分析测试和对这套蒸发岩沉积体系的研究,认为沙四中沉积时期湖盆充填呈现出欠补偿的饥饿状态,并建立了深水蒸发成盐的沉积模式。蒸发岩夹层中的深灰色泥岩和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充分体现了盐湖沉积环境标志。高盐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沙四中亚段的灰色泥岩和页岩为东营凹陷的一套有效烃源岩。  相似文献   
995.
藏南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的TM影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拉轨岗日地区TM图像进行主成分变换、缨帽变换、比值运算等数字处理, 其成果图像进一步印证了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具有典型三层结构这一野外区调成果.通过对系列成果图像的分析对比, 总结了变质核、接触带和盖层的影像特征, 分析了拉轨岗日构造带各变质核杂岩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6.
大气运动非平衡强迫与“98·7”暴雨云团的中尺度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中对 1 998年 7月 2 1日发生在武汉附近地区的突发性特大暴雨过程之激发机制与中尺度环境场特征进行诊断 ,结果显示 :(1 )引发本次突发性特大暴雨的 β中尺度对流云团 ,其环境物理场比较特殊 ,在暴雨最强时刻 ,对流层高低层没有独立的负、正涡度大值中心区与之对应 ,辐合层并不十分深厚 (低于 5 0 0hPa) ,且气流散合强度(1 0 -4s-1 )较旋转强度 (1 0 -5s-1 )大一个量级 (D ζ)。 (2 )在暴雨临发生前 ,对流层低层中尺度辐合增长较正涡度增长大一个量级 (Dt ζt) ;到暴雨最强时刻 ,尽管气流辐合已达到 1 0 -4s-1 量级 ,但涡度变化尚未适应到散度变化的水平。散度变化超前涡度变化与高空资料时间分辨率不足是暴雨最强时刻观测到D ζ的主要原因。 (3)在暴雨发生前 1 0余小时 ,大气运动已处于较强的非平衡状态 ,且越临近暴雨发生 ,U <0的非平衡性越强 ;而在暴雨最强时刻 (7月 2 1日 0 8时 ) ,大气运动即由U <0的非平衡态转为U≈ 0的准平衡态。 (4 )对流层低层大气运动非平衡动力强迫与 2 0 0hPa等压面上的中尺度强辐散是本例暴雨和β中尺度暴雨云团发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启动机制  相似文献   
997.
徐州-宿州地区中生代闪长质岩石中存在丰富的榴辉岩类捕虏体。对该类捕虏体的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表明,其中的角闪石具有4种产状:1)位于石榴石中的早期角闪石包裹体,为镁质普通角闪石;2)与榴辉岩中矿物平衡存在的原生角闪石,为韭闪石或韭闪石质普通角闪石;3)位于石榴石和单斜辉石周边的退变角闪石,主要为浅闪石质和阳起石质普通角闪石;4)沿单斜辉石解理分布的出溶角闪石,主要为浅闪石、浅闪石质角闪石和含亚铁韭闪石质普通角闪石。不同产状角闪石矿物化学成分的差异和温压估算结果显示,榴辉岩类捕虏体经历了一个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进而反映了中生代早期华北克拉通东部造山作用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8.
门限回归模型在年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提出了用门限回归模型(TP)来描述年径流时间上复杂的统计特性,并研制了TR建模的一套简便通用的方案,用作者改进的遗传算法可同时优化门限值和回归系数,从而解决了TR建模过程所涉及的大量优化工作这一难题,为TR模型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工具,实例的计算结果说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案在其它自然资源中长期预测中也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这次海相碳酸盐岩与油气国际研讨会由于大家积极的参与精神,特别是由于论文的报告者充分的准备、精心制作的幻灯投影片和多媒体,发表了有深度和有新意的各种学术观点,使会议开得有声有色有生气。会上中外专家交流了信息,建立了学术联系,增进了友谊,收获很大。  相似文献   
1000.
<正>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长庆气田是迄今我国最大的气田。由于对其气源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生烃评价与勘探目标决策,因而倍受我国地质、地球化学工作者的关注。自气田发现以来,已有不少学者对长庆气田天然气、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的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目前,对长庆气田属煤成气与油型气混源成因的认识已无争议。但是在主力气源的判识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生烃能力评价方面仍存在很大分岐。本文在对上、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天然气、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并采用多项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气—油—烃源岩对比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