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介绍了由武汉测绘大学土地科学学院研究开发的数字地图生产设计专业化软件-佳图软件的主要功能特点,该系统针对图制图专业的特点,要用面向对象技术及图层管理方法,结合ODBC技术,实现真正的计算机辅助数字地图生产设计。  相似文献   
72.
当量品位是应用矿业软件对多金属矿床进行三维建模及资源/储量估算中圈定矿体的重要基础数据,各组分的选冶回收率、产品销售价格、计价方式等参数的合理取值是当量品位计算的关键,本文结合国内一个银铅锌矿实例探讨了多金属矿床在计算当量品位过程中有关参数的选取和价值折算系数问题。  相似文献   
73.
湘南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测年   总被引:38,自引:9,他引:29  
荷花坪锡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湘南地区王仙岭岩体南东接触带新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的矿床,主要由含锡矽卡岩和锡石_硫化物两类矿石组成。文章在研究和介绍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早期形成的矽卡岩矿石中的5个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_Os年龄测定,获得矽卡岩期成矿年龄为(224.0±1.9)Ma(n=5,MSWD=0.54),表明早期成矿作用发生在印支期,这是首次在南岭地区确认存在中生代早期锡矿化作用。晚期锡石_硫化物成矿作用中,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脉被卷入其中,表明区内还存在燕山晚期的第二次叠加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74.
豫西南栾川地区近年铅锌矿勘查取得显著进展,显示出良好的资源前景。赤土店铅锌矿床是新发现的铅锌矿之一,从控矿要素和矿体产状看,有两种矿化类型,即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的脉状铅锌矿,和石宝沟岩体外围矽卡岩带中的铅锌矿,并以前者为主。在空间上围绕斑岩体往外,构成近斑岩体发育矽卡岩型钼矿化,远斑岩体接触带的围岩矽卡岩中发育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在斑岩体外围的断裂带中发育脉型铅锌银矿床的空间分布或分带规律。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成矿阶段温度较高(290~340℃),流体含大量CO2,并发生过流体不混溶分离。S同位素组成(0.20‰~8.30‰,平均3.93‰)显示,硫有深部岩浆(区内斑岩硫集中在2‰~4‰)和地层(分别集中在-13‰~-8‰和6‰~11‰两个区间)两种来源。被矿相学研究证实共生的方铅矿-闪锌矿矿物对计算出平衡温度为388.29℃,亦显示高温特征。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7.005~l7.953,207Pb/204Pb=15.414~15.587,208Pb/204Pb=37.948~39.03)反映,脉状铅锌矿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斑岩,部分来自地层。综合分析认为,赤土店矿床为与燕山期斑岩有关的铅锌矿,其脉状矿体为岩浆热液充填-交代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75.
关于太阳活动周期——相对数曲线的一种数学表达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750到1960年的太阳黑子相对数月平滑平均值探求了它的周期,根据所得的两个周期求出相对数曲线的近似表达式,并结合文献[1]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长江源区土地利用/覆盖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形图、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遥感和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对长江源区的土地利用/覆盖现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特征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源区草地面积为8 377 079.3 hm2,占研究区面积的58.9%,其中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10.28%、21.36%、27.23%;未利用土地面积为4 595 112.1 hm2,占研究区面积的32.3%,其中沙地、戈壁、盐碱地、沼泽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高寒荒漠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66%、5.80%、0.25%、4.19%、2.24%、6.28%、9.88%;其次为水域、林地、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7.2%、1.6%、0.01%、0.004%。  相似文献   
77.
“玻璃油田”建设与油气勘探开发信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玻璃油田"与"数字油田"的关系,针对油田勘探开发及其信息化方法和技术的特殊性,详细阐述了"玻璃油田"建设的思路和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深部探测技术、三维地震数据智能解释技术、四维"数字油藏"表征与分析技术、四维数字油气成藏模拟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最后指出了"玻璃油田"建设将为油田勘探开发信息化带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8.
通过分析临沂市城区岩溶塌陷与地下水活动的关系,确定了岩溶塌陷的主控因子为地下水水位。借助已建立的地下水流模型,提出控制岩溶塌陷的方法,即使岩溶水水位不低于控制水位。以此为目标在研究区选定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水位控制点,并设计了三种地下水规划开采方案,将其带入地下水流模型演算,最终获得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方案,即未来城区岩溶水开采量与现状开采相比减少了11.65×104m3/d,减少的水量由临沂市岸堤水库地表水工程解决。该方案实施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岩溶塌陷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79.
东秦岭二郎坪群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秦岭二郎坪群中广泛发育一套与铜铅锌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硅质岩。区内硅质岩总体属于低硅质硅质岩,SiO2与Al2O3呈负相关,Fe2O3/FeO比值一般小于1,与热水沉积硅质岩的特征一致;南阳盆地以西的硅质岩MnO/TiO2比值小于0.5、Al/(Al Fe)比值接近北太平洋比值,而盆地以东的硅质岩MnO/TiO2比值大于0.5、Al/(Al Fe)比值与日本中部大陆边缘的三叠纪层纹状硅质岩比值类似;硅质岩稀土元素总量较低,重稀土元素有富集的趋势,Ce亏损较明显,Eu显示正异常,表明本区硅质岩主要是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硅质岩的V、Ni、Cu等微量元素含量具有洋中脊(或远洋盆地)和大陆边缘硅质岩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80.
岩溶塌陷是近年来频发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其发生、发展主要受岩溶水不合理开采所致,水位是影响岩溶塌陷的重要因素。文章以临沂市城区岩溶塌陷为例,探讨在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模型模拟城区一带的岩溶塌陷区水位的变化趋势,预测分析可行的地下水开采方案,建立起完整的岩溶塌陷动力预警系统,为减少或避免岩溶塌陷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同类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预防提供了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