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裂隙岩溶含水系统较为复杂,从水位动态和水化学组份难以判断孔隙水和地表水对其影响程度的主次性。本文通过水位和水化学组份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水文地质特征,将二者对裂隙岩溶含水系统的影响程度的主次性进行量化比较,进一步验证了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62.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带位于西昆仑与塔里木盆地的结合带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带。通过对含矿岩系的岩石化学、成矿元素、硫同位素、稀土元素的研究 ,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成分及H、O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分析 ,认为该成矿带可分为两种矿床类型 ,即砂砾岩型铅铜 (钴 )矿和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二者为同一热卤水成矿系统的不同成矿阶段的产物 ,两类矿床可互为找矿标志。下部砂砾岩型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为Cu Co Pb Ag As(Ni Zn Cd) ,硫同位素组成表明富集轻硫 ,海底热液活动不强烈 ;上部碳酸盐岩型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为Pb Zn Cd As Ag Ba ,硫同位素分布具塔式结构 ,显示具海水还原硫和深源硫的混合来源 ,有强烈的海底热液活动。提出该成矿带的找矿目标应以上部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为主 ,同时应当注意下部砂砾岩型铅铜矿及其含铜砂页岩中钴的综合评价和工业利用。  相似文献   
63.
西昆仑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带上卡拉塔什矿区含铜砂页岩中发现较高含量的钴,并伴有铜、镍、铅、银等多种有益组分,原生钴矿物可能与镍一起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本区钴矿的容矿岩石为含铜砂页岩,成因类型可能属喷流-沉积型钴铜铅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64.
65.
南海玄武岩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Petrochemistry,geochronology,trace and REE geochemistry have been studied of a few basalt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uth China Sen basalts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alkali basalts and tholeiites.The former is similar to common alkali basalts in petrochemistry,RE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but the latter is similar to Hawaiian tholeiites,belonging to the transition type between alkali basalt and MORB(mid-oceanic rise basalt).  相似文献   
66.
湘南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测年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9  
荷花坪锡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湘南地区王仙岭岩体南东接触带新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的矿床,主要由含锡矽卡岩和锡石_硫化物两类矿石组成。文章在研究和介绍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早期形成的矽卡岩矿石中的5个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_Os年龄测定,获得矽卡岩期成矿年龄为(224.0±1.9)Ma(n=5,MSWD=0.54),表明早期成矿作用发生在印支期,这是首次在南岭地区确认存在中生代早期锡矿化作用。晚期锡石_硫化物成矿作用中,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脉被卷入其中,表明区内还存在燕山晚期的第二次叠加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前全国正在为新一轮的1:10 000地形图快速更新进行准备工作,如何达到快速、高效,是在1:10 000地形图更新中需要首先解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8.
<正>人类生存的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29%是陆地,绵延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是漫长旷远、瑰丽多变、物产丰饶的海岸带。海洋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地球演化的历史,也是海陆作用的历史;沧海桑田,海岸带是地球历史演化百科全书。探索海岸带地质过程、认知海岸带地质作用,是人类认知自然、享受自然的重要历程,同时也是人类审视自身行为、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69.
风沙地貌分为风积地貌和风蚀地貌两大范畴,风积地貌即指各种沙丘.沙丘地貌虽然是风沙堆积的产物,但其形态和类型是风沙蚀积时空变化规律的表现,在堆积形成之后,风蚀作用在沙丘形态塑造过程中有时会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形成独特的侵蚀型沙丘.但由于有悖于传统风积地貌的理解,侵蚀型沙丘长期被忽视.然而,在火星沙丘地貌的形态和分布规律研究中,已发现大量的与地球常见沙丘地貌具有微妙差异的沙丘地貌形态,并将其归咎于沙源供应不充分的发育环境.重温法国学者Mainguet沙丘分类方案中关于侵蚀型沙丘的论述,以及经典风沙地貌学理论关于沙丘形态控制因素的概念框架,明确指出研究侵蚀型沙丘的必要性.系统分析了火星沙丘地貌形态特征后,初步辨认出火星的10种侵蚀型沙丘,分析其形态特征、发育环境及可能的形成机制.地球干旱区广袤的盐碱地是极有可能发育侵蚀型沙丘的地区,具有类似火星沙源供应不足的环境,在中国柴达木盆地沙漠中发现了多种侵蚀型沙丘地貌.据此推断,侵蚀型沙丘在地球上比较普遍,其研究对发展风沙地貌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未来的火星探测与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0.
用PDS光度计对云南天文台72236号黑子群在日面可见期的照片作投影效应改正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