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蒋甫玉  高丽坤 《应用地球物理》2012,9(2):119-130,233
针对利用重磁资料增强地质体边界在图像中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地质解译的准确性问题,提出应用改进的小子域滤波方法对重力异常及重力梯度张量数据进行增强处理。根据滑动窗口子域平均选择原理,探讨了改进的小子域滤波方法在位场异常数据含有高斯白噪声时,不同窗口大小对地质体边界的识别效果及其在具有不同边界延伸方向地质体中的应用效果。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小子域滤波对重力梯度张量数据进行增强处理,得到的地质体边界形态失真更小,且受滤波窗口大小、噪声以及地质体边界方向的影响较小;对深部场源体,通过增大滤波窗口的方式,可以较好地反映深部场源体的边界。结合黑龙江省虎林盆地重力异常以及计算的重力梯度张量的处理实例表明改进的小子域滤波法较传统的小子域滤波法增强了对断裂水平位置信息的识别。  相似文献   
102.
利用"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试验"2005年在甘肃金塔不同下垫面的观测资料,对绿洲、戈壁和沙漠不同下垫面夏季辐射和地表能量收支及闭合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时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下垫面太阳向下短波辐射没有明显差距,地面短波向上辐射差别较大,大气长波向下辐射变化较小,地表长波辐射差异显著.另外,地表吸收辐射戈壁沙漠日变化较绿洲显著.(2)沙漠与戈壁各通量特征相似,而与绿洲上的有很大差异.(3)能量通量测量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影响能量通量不闭合的原因,主要是超声和土壤热通量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决海床基在淤泥质海底的吸附力问题,利用ANSYS软件,采用接触分析、三维十节点实体单元以及Drucker-Prager模型模拟淤泥结构,分析了海床基在淤泥质海底的吸附力大小,然后与经验公式比较,证明了ANSYS对海床基吸附力分析的可行性;海床基在不同工况下的吸附力模拟对海床基的回收方式及结构优化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4.
一、追根溯源完颜氏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往往是以部落居住地为姓。所以,研究其姓氏来源,首先要从了解部族开始。"凡姓完颜者,皆女真族也",其部族的演变,上可追溯到尧舜传说时期,那时称肃慎族,秦汉时称挹娄  相似文献   
105.
为总结注热联合井群开采低渗透储层煤层气运移采出规律,基于传热学、弹性力学、渗流力学、岩石力学理论,建立了注蒸汽开采低渗透储层煤层气藏过程的热固流耦合数学模型。结合潞安矿区山西组3#煤层地质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注热联合井群开采煤层气藏运移规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布井方式下注热10 d、开采100 d过程中煤层温度场、应力场及煤层气渗流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煤层平均传热速度为1.57 m/d,注热10 d后,中心井35 m范围内为有效注热区;随井筒数量的增加和井间距的减小,井间干扰作用增强,煤储层压力下降加快,煤层气供气及解吸区域增加,累积产量显著增加。七井模型20 m井间距注热开采累积产气量是五井模型30 m井间距未注热开采累积产气量的2.01倍。模拟结果显示了注热和井间干扰开采优势,为低渗透储层煤层气井群注热联合工业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107.
本文以大量实际资料为基础,根据能量理论,采用土水势观点,详细分析了降雨(或灌溉)前后包气带剖面土水势分布状况,阐明了零通量面形成——发生、发展和消失的全过程。论述了零通量面的形成对包气带水分蒸发和潜水入渗补给的影响。推出了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了验证计算,取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109.
波罗的地盾大陆壳的形成经历了2.0Ga的时间,它向我们提供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造山运动的例子,且这些造山运动或多或少都与板块构造作用密切相联。最近同位素与岩石学的研究表明,造山运动的发展与地壳形成的时期并不能分成几个互不相干的旋回。造山运动的类型及其产生与特定时期由于俯冲作用而导致的板块组合密切相关。波罗的地盾早-中元古代以格林维尔和Svecofennian(瑞芬)造山运动为特征。其中格林维尔造山运动经历了大约300Ma时间,是一系列碰撞、旋转、碰撞造山事件的产物;而发生Svecfennian造山运动时,大面积新生成的陆壳几乎占据了波罗的地盾的中心区域,其形成经历了30Ma的时间,它是一个非碰撞事件的产物,以大量英云闪  相似文献   
110.
在1937年花石峡7 1/2级大地震后,沿该地震断裂带上,于1963、1971年又先后发生了7级和6.3级2次地震。这2次地震不仅震中位于1937年地震断裂沿线上,而且所形成的地表破裂也与1937年地震地表断裂重合,断错方式也完全一致。中计算了沿1937年花石峡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延长线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发现2次后续地震都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的断层单元上,而且其震级和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的断层单元长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说明,1937年花石峡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触发了同一断裂带上的2次后续地震。在1937年花石峡地震地表破裂带东端,有一段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长度大于34km断层单元,这可能是未来中长期6.5级以上地震易发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