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蒙古高压一组环流指数及与中国同期气候异常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定义了一组描述冬季(12-2月)的月、季1 000 hPa等压面上蒙古高压(MH)状态的新的环流指数,它包括面积指数S、强度指数P、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用NCEP/NCAR资料计算了1948/1949-2007/2008年60个冬季的月、季MH的上述环流指数.用它们分析了近60年冬季各月MH的气候态,表明MH在12、1月最强,2月明显减弱;12月偏南,1、2月逐渐北移.分析了MH强度P和中心位置(λc,φc)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冬季气候(气温、降水)的相关,结果表明:(1)MH强度P和中心位置指数φc均存在显著年代际变化,P在1960's末-1970's初由高转低,φc在1970's末-1980's初由偏北转偏南.12、2月P~φc.间存在显著正相关.MH强年偏北、弱年偏南.(2) MH环流指数P、φc与中国同期气温存在显著负相关,P的显著负相关区覆盖了中国除西南外的大部分区域,φc的显著负相关区也覆盖了中国东部除东南沿海外大部分区域;它们与中国降水的同期相关联系远弱于气温.(3)全球增暖背景下MH强度减弱、中心南移,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暖冬;但1990's末以来,相反的异常时有发生.(4)“0801华南雪灾”期间(2008.1.10-2.2)MH异常偏强,并有四次中期活动过程;它们是造成此次极端气候异常事件的直接环流原因.  相似文献   
82.
王亚维  徐霞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2):98-100,103
基于Android的面向大学生兼职系统具有分类检索、收藏订阅、GPS定位、空间查询、分享到新浪微博、信息对比等功能,方便用户随时查询适合自己的兼职信息;利用ArcGIS的空间查询功能,实现了在用户感兴趣区域内查询兼职信息的功能,并且与现在热门的微博联系起来,可分享给好友。  相似文献   
83.
徐浩淳  金爱兵  赵怡晴  陈哲 《岩土力学》2022,43(Z2):588-597
基于颗粒流程序(particle flow code,PFC),对不同接触角(2a = 6º~30º)条件下25~1 000 ℃砂岩进行巴西劈裂模拟试验,研究其应力分布和破裂模式,并将巴西劈裂与直接拉伸进行对比。研究表明:(1)巴西劈裂中,面接触加载可以降低端部效应,加载过程中首先在圆盘中部产生拉裂纹,随着荷载的升高,拉裂纹汇集、扩展、贯通。(2)平板点接触巴西劈裂测得的抗拉强度小于直接拉伸强度,其抗拉强度计算公式的修正系数k随温度T的升高线性减小,满足k = −3.303×10−4T+1.468。随着接触角的增大,不同温度处理后巴西圆盘的抗拉强度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3)在2a≥18º时,巴西圆盘可以保证中心起裂;2a = 18º~24º时,圆盘在不同温度下破裂模式稳定;在接触角过大(2a = 30º)时,圆盘在较低温度(≤600 ℃)下会形成倾斜裂纹。(4)结合修正系数和破裂模式分析,推荐接触角为18º~24º时,修正系数在0.802 6~ 0.856 0之间,可以保证所有温度试样中心起裂且破裂模式稳定。  相似文献   
84.
羟胺(NH2OH)是海洋中极为活跃的痕量氮素之一,是氨氧化、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和厌氧氨氧化等诸多氮循环过程的关键中间产物,是构架海洋氮循环网络的重要组成。同时,NH2OH也是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的重要前体物,与海洋N2O的产生与释放紧密关联。因此,系统理解NH2OH在海洋中的源汇格局、时空变异及其调控机理,对刻画海洋氮循环以及气候效应至关重要。然而,由于NH2OH在海洋中纳摩尔级别浓度及其复杂、活跃的迁移转化过程,使得海洋学界对于NH2OH的认识仍不清晰。系统综述了当前关于海洋NH2OH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NH2OH潜在的源汇过程、测定方法及其对海洋N2O产生的可能贡献,以及海洋中NH2OH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影响因素。最后,梳理了关于NH2OH测定和影响其分布的可能机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未来海洋NH...  相似文献   
85.
大地震的破裂过程一般涉及多个断层的活动, 发震断层并非是单一断层平面, 而是由多个断层平面组合而成. 利用成丛小震发生在断层面附近的原则, 假定震源点围绕子断层面中心服从三维正态分布, 使用GK模糊聚类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给出了一种可以重构活动断层网络三维空间结构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全部震源点目录使用GK模糊聚类方法得到它的划分矩阵, 再利用划分矩阵及合适的阈值, 剔除离群震源点, 提取出平面型分布的子类, 最后对每个子类在三维正态分布的假设下确定断层面分布的95%置信矩形断层区域位置、 走向角和倾向角参数.当给定地震目录事件后, 可以给出符合假设的一系列最优断层面区域, 每个子断层由它的中心位置、 长度、 宽度、 走向角和倾角所刻画.为检验新方法的性能, 先进行计算机仿真, 结果显示算法可成功地重建模拟地震目录的断层部分.最后将新方法用于南加州兰德斯(Landers)地震部分余震精确定位数据中, 得到的重建结果与已知的研究结果比较吻合, 说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
比较了3种由Hyper-TSRB数据估算海面遥感反射比(Rrs)的方法,这3种方法分别为:prosoft、优化方法和经验方法。用于比较的现场测量数据为SeaBASS数据中193个站位的水中向上辐亮度(Lu(z))及向下辐照度(Ed(z))的剖面数。比较结果显示,3种方法对于较清的水体都有很高的精度,对于混浊的水体,优化方法和经验方法都有较高的精度,其中经验方法的性能稍优于优化方法,而prosoft方法精度较差,可达50%。  相似文献   
87.
88.
当2022年的钟声敲响,我国"十四五"规划已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放眼展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一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主要趋势的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发生.  相似文献   
89.
在水温17.6±0.2℃的条件下,分析了饥饿和恢复投喂对许氏平鲉幼鱼体组分、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影响。实验分4组且每组有3个平行,其中饥饿0d组为对照组,即在实验过程中正常投喂;饥饿5d组恢复投喂50d;饥饿10d组,恢复投喂45d;饥饿15d组,恢复投喂40d,实验共进行55d。实验结果表明:在饥饿过程中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含量下降,并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体组分中粗脂肪的含量也下降而水分和灰分的含量相对增加,粗蛋白含量在饥饿处理时有下降趋势但不明显。实验结束时恢复投喂后各项生化指标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90.
以AsO2-和HAsO42-分别暴露处理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lleri)研究As(Ⅲ、Ⅴ)毒性作用,As(Ⅲ)浓度梯度为0、10、50、100、300和500μmol/L,As(Ⅴ)浓度梯度为0、30、60、120、300和600μmol/L,分别在第1、3、7d取样,研究不同浓度的As(Ⅲ、Ⅴ)对藻细胞的生长、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d时100μmol/L As(Ⅲ)组牟氏角毛藻生长率降为0,两个高浓度组1-7d的生长率均小于0,且均明显低于对照(P<0.05);而一定浓度As(Ⅴ)暴露初期会提高藻细胞生长率。低浓度As(Ⅲ)暴露组牟氏角毛藻的荧光参数Fv/Fm和Yield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两个高浓度组荧光参数的值则均显著低于对照;而As(Ⅴ)对牟氏角毛藻的PSII系统影响不显著。一定浓度范围内的As(Ⅲ、Ⅴ)可以引起牟氏角毛藻DNA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而长期暴露高浓度As(Ⅲ)后藻类DNA甲基化水平与对照差异不大。综上可知,As(Ⅲ)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毒害作用大于As(Ⅴ),而对DNA甲基化的影响与As(Ⅴ)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