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王成  徐浩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10,31(Z2):260-264
针对近年来隧道近接建筑桩基的情况较多,且施工控制难度大和造价高的问题十分突出。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基于Mohr-Coulomb强度准则,计算了多种不同情况下桩基础与隧道相互影响的隧道安全系数,包括桩基距隧道水平距离的影响、桩基埋深的影响和桩基荷载的影响。总结并提出了有实际意义的安全系数变化规律,计算表明,隧道近接桩基的临界距离为1倍洞径,当隧道与桩基水平距离大于1倍洞径时,桩基与隧道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桩基荷载的变化对隧道安全系数有较大影响,荷载增大1倍,安全系数约减小1/4。结论为隧道近接桩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针对储层电性标准研制时采用的交汇图法--单一的 "L"型划分方法存在的不直观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将正逆累积法和分布函数法首次应用到确定电性标准图版中,并以喇嘛甸油田气顶区为例,进行了气砂(含气砂岩)电性标准的研制.误差统计表明,两种划分方法均达到了国家储量规范的要求.这使得电性标准划分更加合理、精确与直观,为储层电性标准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33.
中国铀矿资源成矿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为摸清其资源潜力,科学规划资源勘探、开发与利用,铀矿与其他25个重要矿种一同开展了全国性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通过对中国铀矿资源特征、铀矿床类型(成因类型和预测类型)、时空分布研究,总结了中国铀矿的成矿规律。评估工作全面梳理了中国铀资源勘查成果与最近铀矿勘查工作进展,总结了中国铀矿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划分了29个铀成矿区带和20个铀成矿远景区带;建立了4大类9类21亚类铀矿床类型划分方案,划分了50个铀矿预测类型;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法完成了共49个铀成矿(远景)区带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并对各区带潜力评价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统计与分析。上述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评价了我国铀资源潜力,为未来的铀矿找矿工作和核能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4.
自来水管网综合管理GIS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介绍上海市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管网综合管理GIS系统的概况和开发应用体会。对自来水行业的GIS系统设计与建设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做了讨论,提出了便携GPS设备和手持GIS系统在户外工作领域的应用新思路。  相似文献   
35.
36.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多种能源矿产分布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有机—无机多种能源矿产共存的盆地之一。有机矿产包括煤、油气、煤层气等,分布于盆地内部,无机矿产以铀矿为主,处于盆—山转换部位。盆地边缘的造山活动控制了内部基底变形,基底变形又制约了盖层构造格局的演化,而后者决定了盆内有机矿产的源、运、储过程,如烃源岩展布、煤级分布等。造山活动和盆地演化共同制约着砂岩型铀矿的产出,油气在水平挤压和上覆地层压实作用下自内而外、自下而上输运,而于周缘造山带形成的含铀中低温无机成矿热液,在重力作用下,沿渗透率较大的透水层自上而下向盆地内部输运,还原性油气与氧化性含铀热液在盆—山过渡处相遇,导致无机流体的关键性物理化学参数的转变,使铀元素沉淀富集。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共存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成矿(藏)作用的发生具备各自成矿要素,且无机成矿和有机成藏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地质过程之间存在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我们在安徽、江西及广东等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的部分岩体中发现了不少变余沉积结构构造,其中有些是新发现的,提供了新的信息,对认识这些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研究其成岩物质的来源、岩石成因及成矿作用等都有重要意义。华南花岗岩广布于华南地槽褶皱带与扬子准地台中,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带附近,地壳活动性强,构造变动剧热,以印支燕山构造—岩浆活动为最强,振荡运动频率高,振辐大,震旦—寒武系砂砾岩分布广,厚度大,深大断裂与线性褶皱发育,花岗岩类侵入体广布,各种有用矿产都很丰富。  相似文献   
38.
古生代是中国中部多个微板块开始相互拼接、碰撞的重要时期。而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部,处于多个微板块的交接部位,受微板块相互作用的制约,盆地隆凹构造格局于奥陶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分别发生三期转型,构造格局转型成为探索微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其在盆地内部响应的重要线索。根据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等方面的地质背景,将其简化为近似直角梯形的等厚各向同性弹性薄板模型,并根据当时的大地构造背景设定多种可能的边界条件,对盆地隆凹构造格局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发现只有一种特定边界条件下,隆凹格局的最终形态及其演化过程与地质事实相似,说明盆地内部的隆凹格局是在特定构造体制背景下发育的一种结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早古生代华北板块的南、西边界同时受到规模相近的洋-陆碰撞的约束,盆地南西角顶部位发育了“L”状的边缘隆起;至晚古生代盆地南、北边界附近的陆-陆(或者弧-陆)相互作用已成为大地构造的主要特色,早期华北板块与南、北两侧板块的接触面积有限,作用力相对微弱,盆地西边界相对固定,盆内构造以南北向展布的细腰状隆起为主要特征;随着板块间接触面的不断扩大,板块边界的挤压作用也持续加剧,受之影响,盆地古地理相带分界线总体呈东西向展布,而...  相似文献   
39.
四川平武钨锡铍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平武新近发现多处规模较大的产于晶洞中的绿柱石、锡石和白钨矿宝石矿。本文对矿石矿物绿柱石、锡石和白钨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分析,直接获取了成矿期的流体信息,由于绿柱石、锡石的结晶均较早,故更为接近原始成矿流体的性质。平武钨锡铍宝石矿中流体包裹体有气液两相包裹体、CO2三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三种类型。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最佳取值区间为260~300℃,盐度范围为0.53%~8.73%NaCleq,压力估算小于10.5MPa,矿床类型属于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绿柱石中含子矿物包裹体和CO2三相包裹体共存,二者均一温度平均值较为相近,显示了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绿柱石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和盐度平均值均高于白钨矿和锡石,绿柱石和白钨矿包裹体液相成分中F^-、Cl^-离子含量高于锡石。绿柱石、白钨矿和锡石三种矿物沉淀的先后顺序为:绿柱石→锡石→白钨矿。  相似文献   
40.
面向大规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基准站网和差分定位用户同时接入GNSS差分服务系统的需求,为解决1 000个以上GNSS基准站实时数据流处理和5 000个以上差分用户实时服务问题,该文提出微服务调度和维护模式,合理设计了大众位置服务云平台的架构及功能,初步构建了位置私有云平台,开发提供了位置服务产品.并对云平台进行了大规模并发用户接入性能测试,测试表明大众位置服务云平台具备同时管理和并发接入基准站数据流超过3 000个,单格网区域可同时服务用户超过5 000个.以湖南省为例,大众位置服务云平台设计3个服务格网,可同时服务在线并发用户数超过130 00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