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13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112.
大鹏湾的假潮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3.
为确定晚中新世红河海底扇物源区以及“红河袭夺”事件,对钻遇红河海底扇的C2井中的53颗锆石颗粒进行了SHRIMP U-Pb年龄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扇体碎屑锆石存在6个年龄段:230~300Ma,400~500Ma,700~1000Ma,1700~1900Ma,2400~2500Ma和~2700Ma。研究结果表明,红河海底扇碎屑锆石年龄频谱特征与红河最为相似,230~300Ma的锆石主要来自呵叻高原-昆嵩地块;400~500Ma、1700~1900Ma的锆石主要来自松潘甘孜地块;700~1000Ma的锆石来自扬子克拉通;2400~2500Ma和~2700Ma的锆石主要来自松潘甘孜地块古老的扬子克拉通的基底;年龄为400~500Ma、1700~1900Ma以及大于2.4Ga的锆石说明了古红河源头曾经延伸至松潘-甘孜地区,红河袭夺现象确实存在。红河物源的存在,为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央峡谷水道实施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4.
通过表层沉积物粒度测试、重金属测试及相关分析、大比例制图,对莱州浅滩及附近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布与动力沉积环境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区域动力沉积格局对应,浅滩及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各元素含量呈现出中部低、两侧高的马鞍型分布格局,即动力较强的浅滩东北侧低于动力较弱的西南侧,而动力最强的浅滩顶部又低于浅滩东北侧.其中,受浅滩两侧两个潮余环流控制,浅滩两侧各重金属含量均呈现出中心高、周围低的向心状分布格局.但是,重金属含量分布并不完全对应于区域动力沉积格局,且不同元素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5.
本文使用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25个地震台站的远震数据,采用P波和S波接收函数的方法研究了台站下方的Moho深度、泊松比以及地幔过渡带的厚度.计算结果表明:①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壳厚度由松潘—甘孜地体和羌塘地体的约60 km,向邻区的印支地体以及扬子板块分别减薄为约38 km和约42 km; ② 羌塘地体的泊松比主要集中范围为0.25~0.28,地壳物质组分主要为中基性岩石,推测与下地壳镁铁质成分的增加有关.松潘—甘孜块体、印支块体和扬子板块的泊松比为0.25~0.26,主要为中酸性岩石组分.缺乏高的泊松比(≥0.30)分布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壳不存在广泛的部分熔融,但是不排除局部部分熔融的存在;③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羌塘地体内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异常变化范围为10~26 km的地幔过渡带增厚区域,其对应着地幔过渡带内100℃~260℃的温度降低,可以推断与此异常区域的地幔过渡带内存在俯冲的板块有关.  相似文献   
116.
接收函数方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远震体波波形数据中提取的P波接收函数和S波接收函数已经成为研究台站下方地壳上地幔速度间断面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P波接收函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获取地壳内部S波速度结构、地壳厚度及物质成分组成、地幔过渡带的厚度变化以及岩石圈地幔的间断面等,而S波接收函数是P波接收函数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因为在Moho和地幔过渡带之间的深度范围内,Sp转换波比来自浅部间断面的多次波到达早,而在P波接收函数中,相同深度范围的间断面的Ps转换波往往被来自浅部间断面的多次波干扰或者淹没,因此S波接收函数是目前获取岩石圈地幔深度范围内速度间断面结构(如Moho和LAB)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比面波观测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本文详细阐述了P波接收函数和S波接收函数的方法原理以及在地壳上地幔速度间断面的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7.
《四川气象》已走过 1 9个春秋。 1 9年来 ,她出版期刊 70期 ,刊载学术论文等各类文章 1 50 0余篇 ,为四川省气象管理的发展和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气象部门改革的不断深入 ,四川省气象专业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种新形势下 ,《四川气象》已逐渐显现出她不适应的方面 ,对其版面和刊载内容进行调整势在必行。借鉴我国部分省级优秀气象期刊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四川气象》从这期开始 ,已由纯学术性刊物改为以刊载学术论文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并新增工作论坛 ,气象科技产业和百花园等栏目 ,以增强…  相似文献   
118.
119.
乔木的斜向支撑效能及其坡面稳定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周跃  骆华松  徐强  陈晓平 《山地学报》2000,18(4):306-312
以滇中地区的松林为例,初步定量探讨了乔木对顺坡有的浅层土壤的斜向支撑作用。研究,树根可能提供的锚固力可达0.69kN;在有效的锚固作用下,单株树干的支撑力(抗滑力)最高为0.42kN,平均为0.17kN;受斜向支撑作用的影响,本来不稳定的浅层松散物质的稳定性系数F值,由0.54提高到1.10,使坡面成为稳定斜坡。如果在特定条件下,树根的锚固力全部转化为支撑力,坡面的F值可以达到2.82。  相似文献   
120.
针对涉县地震台在安装VP宽频带倾斜仪过程中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仪器试运行后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VP型宽频带倾斜仪记录受水位影响较大,而受气压、温度影响不明显;该仪器相较于VS垂直摆,映震能力更强;其安装和分析方法可为其他新装台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