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我们东海海测船大队,在一九八五年,八六年,分别从美国丘比克公司与布朗公司引进的DM-54阿戈定位导航测距系统与数据采集自动化系统,经过逐步消化,目前已正式投入到大陆架测量任务中去,  相似文献   
32.
2011~2015年,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和城镇人口增多,住房需求总量继续扩大,房价有可能稳步上升,房地产业将保持持续较快的发展势头,预计2015年湖南房地产业增加值有可能达到8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33.
利用反射系数K法并结合常规的电测深ρa资料解释方法解释堤坝隐患探测中的视电阻率ρa资料,用于区分堤坝中不同性质的隐患,确定引起堤坝渗漏的地质原因以及堤坝内隐患的部位,能进一步提高堤坝隐患探测的分辨能力,为根治堤坝隐患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4.
国际上公认的大陆架范围,指的是一个国家沿海200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域。我国东、黄海大陆架应该有多大范围?实际界线在何处?从未进行过测量,一直是个未知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财力物力的不断提高,测最装备的改进和技术手段的进步。  相似文献   
35.
36.
连云山杂岩是经区域高绿片岩相一角闪岩相变质、混合岩化及热接触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系,其变质矿物组合为St-Sill+Cr+Hb+Ab+Bi+Ms+Pl+Qz.其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960±5Ma,1905±25Ma,其原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构造盆地为活动大陆连缘-岛弧环境,代表了扬子陆块东南缘古元古代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37.
益阳地区出露的似层状 -层状镁铁质 -超镁铁质火山岩的时代归属有不同的观点。研究认为其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质科马提岩和拉斑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龄显示 :玄武质科马提岩 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 ( 3 0 2 8± 47) Ma,属中、新太古代洋中脊 -岛弧火山岩 ;拉斑玄武岩年龄为 ( 2 2 1 6± 3 8) Ma,属古元古代。这一结果揭示了早前寒武纪在古扬子微板块(川中微板块 )东南有多岛弧洋盆 ,湖南深部地壳有绿岩基底。  相似文献   
38.
反射系数(K)法在确定红层地质构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求 《地质与勘探》1998,34(5):37-41,61
以实例说明采用反射系数(K)法解释电测深ρS曲线,能有效地区分红层中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39.
湘东北涧溪冲变质火山岩的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最近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发现,湘东北地区原中元古代冷家溪群实际上应划分为4部分,它们均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构造环境,将其中分离出的最老的基本无序的变质沉积—火山岩系建立为"涧溪冲岩群"。根据其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涧溪冲岩群"是变质火山岩夹变质粘土质沉积岩经构造叠置起来的变质岩系,属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变质火山岩的Sm 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594±48)Ma,其形成的地质时代可能是新太古代。变质火山岩的原岩为在大洋拉张环境下形成的以拉斑玄武岩为主、钙碱性玄武岩次之的火山—次火山岩系,其物源为亏损地幔。  相似文献   
40.
湘东北连云山杂岩流变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露于湘东北九岭—幕阜山岭之中的连云山杂岩属于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岩系。利用野外构造解析、岩组、石英分形理论等手段, 对湘东北连云山杂岩的变形表象和变形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 连云山杂岩至少遭受了早期韧性剪切和晚期韧性再造两个阶段, 石英塑性流变以菱面滑移系的作用为主; 从早期构造片(麻) 岩到晚期韧性再造形成条纹条带状混合岩, 其应变速率从早期的中应变速率(10-8. 8s-1 ) 到晚期的低应变速率(10-12s-1 ) 是逐渐降低的; 岩石的塑性流动变形机制不仅反映了角闪岩相的中、上地壳形成环境, 而且表明“雪峰古陆”基底中更深层次的物质尚未抬升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