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24篇
综合类   1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33.
张雪亭 《地质与勘探》2014,50(4):659-665
索拉沟大型铜多金属矿位于鄂拉山叠覆造山带。在大量野外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相学和原岩恢复综合研究表明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含矿围岩为杂色非晶质致密块状均质、具条带状构造的不纯硅质岩,其中夹有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根据岩石化学特征,其中火山岩属中性火山岩类。从火山岩原岩恢复图解看,在TiO2-SiO2图解中6个点全部落入火成岩区,而(al+fm)-(c+alk)-Si图中6个点有3个落入火山岩区,3个落入钙质沉积岩区,火山岩属于安山质岩类。综合研究认为,索拉沟含矿地层的宜归属为鄂拉山组,矿床类型属与弧火山作用有关的沉积-热液复合型矿床。  相似文献   
34.
依据青海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特别是矿床物质来源、矿物、元素分带、成矿热液演化中铜多金属矿床的性状,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控矿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属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其矿床经历了沉积成岩和热液改造两个阶段。中三叠世海底火山喷发喷气活动携带大量成矿物质,在浅海台地相对低洼的部位(还原条件下)与火山碎屑物、陆源物一起沉积下来,形成了最初的"矿源层"或贫矿层,在随后的(印支期)造山过程中,受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作用,地层中岩石脱水、成矿元素活化、聚集形成富矿溶液,并沿地层层理、岩石破裂运移,交代岩石中化学性活泼的组分或充填于岩石裂隙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