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81.
建筑物多边形化简与形态探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策  熊祖强  张锦 《测绘工程》2006,15(5):70-72,76
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居民地图形化简的一个方面———建筑物多边形的化简问题,提出一种与比例尺相关,结合角度和长度两类阈值为探测依据的化简方法,在Visual Basic6.0环境下实现了本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在保持街区的形态特征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2.
目前,京张区域生态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生态联系的京张区域整合是首都圈区域整合的重要内容。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由于京张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从而决定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价值观不同,即京张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价值观的矛盾;生态补偿机制的不完善;生态价值难以量化;生态掠夺导致的社会道德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全新的新型的政府机构;其次是引入第三方监督体制;第三是京张放弃分歧,强化合作意识;第四是完善补偿机制,为京张区域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3.
地震,对古人来说是一个扑朔迷离、不可捉摸的谜.但古人却一直在观察注视精它.在天文、数学、矿业上卓有成效曾提举司天监改制浑仪、景表、五壶浮漏等仪器的我国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对地震现象极为关注,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有一则《地震》笔记,记载了公元1046年4月18日登州地震的情形.全文是:“登州岠嵎山下临大海.其山有时震动,山之大石,皆颓入海中.如此已五十余年,土人皆以为常.莫知所谓.”登州在山东蓬莱.据《宋史》卷十三记载:庆历六年三月“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屡震,辄海底有声如雷.”今山东栖霞县有座岠嵎山,却不靠海.文中提到的巨嵎山(即岠嵎山)可能由于地震山摧,已无法查找.这则笔记只有41字,语言精练,章法纯清,前后勾联,浑然一体.寥寥数语,不仅真实生动地记载了地震的概况,而且深深地发出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望探索地震奥秘的呼唤.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有一篇名为《地震》的日记.文中记载了公元1668年7月25日发生在山东郯城的一次大地震.全文是:“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饮.忽闻有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  相似文献   
84.
香蕉种植园是目前西双版纳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为探讨常规施肥管理下香蕉种植园土壤CO_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选取西双版纳地区典型的坝区香蕉种植园,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旱季日变化观测日为晴天,白天土壤CO_2排放速率高于夜间,雨季观测日下午有降雨,土壤CO_2排放速率夜间高于白天,雨季种植台地土壤CO_2日排放量显著高于旱季(p0.05),而排水沟土壤CO_2日排放量在旱季和雨季无显著差异;(2)香蕉植株下方、香蕉植株之间和排水沟土壤具有相同的土壤CO_2排放季节变化特征;(3)香蕉种植园土壤CO_2排放表现为雨季高于旱季,年排放总量为9.01±1.45 t C hm-2a-1;(4)香蕉种植园土壤CO_2排放与气温、土温和土壤含水量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正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初步了解中国西双版纳乃至热带地区香蕉种植园土壤CO_2排放现状,为香蕉种植园生态系统碳循环和估算区域CO_2排放量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香蕉种植园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兰坪盆地西缘广泛发育大量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床,这些脉状铜矿床的成矿流体以普遍存在大量富CO2流体包裹体为特征,这在整个兰坪盆地是十分罕见的,显著区别于盆地流体成矿系统主导成矿的Pb-Zn矿床。为探明这种富CO2流体的来源,本文首次报道了盆地西缘2个代表性脉状铜矿床(连城、金满)主成矿阶段形成的黄铜矿、黄铁矿的He和Ar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2个矿床不同样品流体包裹体中3He/4He比值变化较小,介于0.01~0.07 Ra之间,明显区别于幔源氦的3He/4He特征值(6~9 Ra),而与壳源氦的3He/4He特征值(0.01~0.05 Ra)极其一致;40Ar/36Ar比值变化较大,介于305~1142之间,明显高于大气中的40Ar/36Ar比值(295.5)。结合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及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兰坪盆地西缘脉状铜矿床中富CO2的成矿流体以混有少量饱和大气水的地壳流体为主,没有明显的幔源流体参与。  相似文献   
86.
将贵州省水城县红阳猕猴桃种植区与原产地四川省苍溪县红阳猕猴桃种植区的气候条件进行相似性分析,得出水城县猕猴桃的果实生长期要比苍溪县长;从冬季过渡到春季时,水城县升温较快,春季升温苍溪县比水城县高,夏季水城县温度较苍溪县低,降水多,苍溪县温度较高,但降水较少,相对来说水城县的雨热配合比苍溪县好;苍溪县适宜猕猴桃生长的时间比水城县长,但夏季的高温时段比水城县多;果实成熟期温度日较差,水城县要高于苍溪县,对于糖分形成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87.
机载LIDAR技术解决了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物高度的难题,同时为地物高度信息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根据地理国情普查中建筑物分类指标体系,分析离散点云数据高程关系和分类过程,实现了一种基于点云阶层式分类的城市建筑物高度分级的技术方法,并在Terrascan软件环境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88.
面向对象的超图空间数据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锦 《测绘通报》1999,(5):13-15
本文在对面向对象模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超图空间数据模型的特征和相关理论,并应用面向对象的技术进行了超图模型与面向对象模型的集成,集成的模型具有对象模型数据语义,同时其固有的超图空间特征将会使GIS空间自动综合,分布式计算变得简易易行,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超图模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9.
摘 要:对康马片麻状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高精度锆石 LA ̄ICP ̄MS U ̄Pb 定年,获得了多组锆石 U-Pb 年龄:1 509.3 ~953.7,528.8~ 485.0,439.2~ 385.8 Ma。1509.3~ 953.7 Ma 年龄数据证实了康马地区乃至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变质基底岩石为中新元古代产物;康马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冷却年龄为528.8Ma,是泛非事件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康马一带的重要地质记录;485.0Ma 是泛非事件延续至早古生代的重要年龄记录,证实了康马二长花岗岩同时卷入泛非事件和早古生代事件中;439.2~385.8Ma 年龄数据显示康马片麻状二长花岗在485Ma(泛非-早古生代事件)之后,仍然经历了多期次的岩浆构造热事件。从年代学方面显示康马片麻状二长花岗岩是多期岩浆构造热事件综合作用的产物,本次获得的年龄数据对复原泛非期-古生代地质演化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0.
 研究矿山地面灾害监测传感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建立矿山地面灾害监测地学传感网系统,进行矿区地面灾害精准监测及预报工作,对矿山及时准确科学预报、预防和减小地面灾害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地学传感网主要是指采用GPS、测量机器人、倾斜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温度和气压传感器、全景相机、CCD相机、视频传感器、RFID传感器、地面3D激光扫描仪和地基SAR等测地型传感器和测地辅助传感器,应用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库管理软件构建的地学传感网。矿山地面灾害精准监测地学传感网的理论,主要包括:矿山时空监测基准、矿山地面灾害监测地学传感网数据整合、监测空间数据聚类分析、矿山监测功能分区、矿山区域动态形变场理论和矿山地学传感网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理论。 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监测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和传感网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