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虽然,藏族人民世代生活在这条件艰苦、气候严酷的雪域高原上,但是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依然创立了属于本民族的原始宗教--苯教,后来又继承并发扬了佛教.在这两种教义的影响下,形成的藏民族特有的宗教文化和活动,对其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利多弊少的.与其民族心理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民居及丧葬习俗,也充分体现出了藏民族尊重自然的环保意识.藏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应该受到鼓励和继承,更值得大家去学习.对于藏族人民在发展经济中出现的不利于环保的行为,需要政府和环保工作者给予积极地引导,并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2.
为了查明河北省石家庄市近郊污灌区包气带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采用最大可能数法(MPN法)对污灌区水土环境中的常见细菌进行培养,通过铁氧化菌在水土环境中数量的变化及其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研究区铁氧化菌在pH为7.4(中偏碱性)、氧化还原电位(ORP)为318 mV(氧化环境)、温度为15 ℃、溶解氧(DO)质量浓度为4.7~7.8 mg/l、井深40 m的地下水环境中生长较好,数量可达1.1×105 个/ml;铁氧化菌在pH为8.07~8.28、含水量为19.0%~22.9%、岩性为粉土、深度为3.5 m以浅的土壤环境中生长较好,数量可达5.1×107个/g。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长期污灌,研究区的浅层地下水和上部3.5 m的土壤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铁氧化菌在水土环境中大量繁殖,并不断地把可利用的Fe 2+氧化成不溶性的Fe 3+ ,影响了研究区的水土环境,使研究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43.
张胜  苏紫颖  林莉  陶晶祥  潘雄  董磊 《湖泊科学》2022,34(1):108-117
随着高坝水库的建设,大坝泄洪雾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得到较多研究,而泄洪雾化对污染物迁移转化行为的影响尚未引起关注.本研究于2019年对丹江口大坝泄洪期间坝前和坝下多个断面进行了采样调查,分析了水体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和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浓度.发现泄洪后坝下水体中检测出的8种PAHs和5种PAEs浓度...  相似文献   
44.
烃源岩排烃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烃系数是成因法油气资源量评价的一个关键参数。根据烃源岩在生、排烃过程中单位体积内有机碳的质量平衡原理,以烃源岩的抽提、岩石热解仪分析数据为基础,通过6个独立代数方程推导出了关于排烃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该方程中作为已知的参数是烃源岩的总残余有机碳(TOC)质量、残余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的有机碳质量、干酪根热解烃有机碳质量(S2c)和有机质的原始降解率(D0)。通过黄骅坳陷板深68-1井沙-段排烃剖面上23个样品的实验分析数据,计算得出排烃系数在5%~41%之间。排烃系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受烃源岩有机质的原始降解率的取值误差影响较大,在低成熟一成熟阶段,当混合型烃源岩有机质原始降解率的取值误差为10%时,排烃系数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一般为100~15%。  相似文献   
45.
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地下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修复陕北黄土区石油污染地下水,采用优化土著微生物菌群的生物技术,进行了地下水中石油的降解与修复实验研究。在实验装置内加入了1.5%的优化菌群制剂,优化出的菌群初步鉴定主要有: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放线菌属、真菌类的青霉属和曲霉属等。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装置中人为添加石油含量为182.5 mg/l、862.5 mg/l、1695.0 mg/l时,经过28~37 d的微生物修复,地下水中石油的降解率为27.47%~92.46%,而无菌对照中的石油含量变化在5%以内,说明在无菌条件下地下水中石油降解缓慢。该实验过程验证了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地下水石油污染修复中的有效性,探索了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6.
鄂栋臣  张胜觊 《极地研究》2011,23(3):226-231
首先绘出常用的几种坐标系,包括空间直角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站心坐标系及平面坐标系的定义,然后举例介绍几种常用的大地架标系统,如WGS72和WGS84,及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0和ITRF2005.简要回顾国际南极大地坐标系统的发展,重点论述中国南极地区大地坐标系统的建立及发展过程.最后,讨论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  相似文献   
47.
在实际项目中实验了Trimble RTX后处理在中国内陆解算精度,并且探索了基于RTX-PP获取CGCS2000坐标的可行性。实验结果显示:1)延长数据观测时长(实验数据12.15 h),RTX-PP的定位可优于1 cm精度;2)RTX-PP直接提供的CGCS2000解算结果精度在dm级别,而利用更高精度的速度场模型解算的CGCS2000坐标精度可以在cm级。  相似文献   
48.
岩浆化学混合作用长期通过岩石地球化学进行识别,一直缺乏直接的矿物学证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浙江江山碗瑶乡上墅组内薄层状玄武粗安岩夹层中的单斜辉石矿物环带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工作,探讨其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和岩浆动力学过程,为江山地区新元古代岩浆构造演化过程提供新的证据。研究表明,单斜辉石以斑晶和基质两种形式产出,斑晶发育核-幔-边结构,其中幔部和边部包含有较多的钛铁矿、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等矿物包裹体,表明经历了复杂的岩浆活动过程。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基质和斑晶辉石都属于普通辉石,斑晶辉石从核部、幔部到边部成分呈现规律性变化,CaO和MgO含量增加、Al2O3和Na2O、K2O含量逐渐降低,但是基质辉石具有相对较低的Ti、Al和Na含量,且与斑晶边缘成分类似。单斜辉石原位微量元素组成表明,斑晶单斜辉石从核部到边部具有相似的特征,呈现Th、La、Nd和Ta等元素相对富集,Nb、K、Ti和Pb等元素相对亏损的特点。温压计算结果显示斑晶和基质的形成温度较低(1040.3~1122.3℃),斑晶核部结晶深度较深...  相似文献   
49.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实测剖面和样品测试分析等方法,研究表明乐平地区二叠系主要发育4套烃源岩:中统栖霞组(P2q)、茅口组(P2m)和上统龙潭组官山段(P3l1)及老山段(P3l2)。主要烃源岩类型为泥岩、灰岩及煤层,分布面积广;栖霞组和茅口组暗色泥灰岩总厚约300~500m,龙潭组暗色泥岩厚100~200m,煤层平均厚8m;综合评价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认为龙潭组的煤是很好的烃源岩,泥岩是好的烃源岩,灰岩是中等的烃源岩,栖霞组和茅口组的灰岩、泥岩是中等的烃源岩;栖霞组灰岩以Ⅰ、Ⅱ型干酪根为主,茅口组灰岩为Ⅱ型,龙潭组泥岩以Ⅲ型为主,次为Ⅱ型;栖霞组Ro平均为0.81%,茅口组Ro平均为0.77%,龙潭组Ro为0.66%~1.51%,平均1.03%,成熟度适中;栖霞组、茅口组、长兴组和大冶组中的灰岩和白云岩在裂缝发育的部位,其孔隙度可提高到4%~11%,渗透率为1~3.15m D,是油气运移和保存的有利场所,多种岩性旋回可形成多套油气藏的"生储盖组合",其时空配置亦良好。乐平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十分优越,具有油气勘探前景,是成藏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0.
地质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意义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要论述了地质微生物学、地下水微生态学、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科学意义、关键问题、发展前景和在地下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该研究领域不仅拓宽了整个地质科学的研究范畴,而且推动了地质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