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地下水中逸出气氡的研究:水化地震前兆新项目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炜  史勇 《中国地震》1992,8(1):18-25
本文通过对地下水中溶解氡和逸出氡的对比观测及其地震前兆的研究,阐明了地下水中逸出气氡对地壳岩石的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逸出气氡能够反映地壳岩石的潮汐变化。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逸出气氡的变化突出、幅度大,表明它对地下应力微小变化能起到放大的作用。因此,逸出气氡作为新的地震前兆观测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2.
MeasurementofradongasonmajorfaultsinCalifornia,USAWeiZHANG(张炜)andChi-YuKING(金继宇)(CenterforAnalysisandPrediction,StateSesimolo...  相似文献   
83.
1987年10月30日—11月4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地震水化基本台网专业工作会议。这是继1985年6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地震水化基本台网工作会议后的第三次全国性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水化基本台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区域台网水化观测资料评比的第一名。各省(自治区、市)地震局(办)台站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全国水化基本台网验收领导小组成员及特邀的专家代表及国家地震局的领导和同志。会议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4.
气体地球化学方法在探索活断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构造运动是地壳活动的标志,正在活动的断层又是构造运动最突出的部位,它与地震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活动断层部位水化组分与气体组分变化特征,对开展地震前兆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水文地球化学地震前兆观测与新灵敏组分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在地震前兆探索中,不少国家都开展了利用地下水或土壤中气体——化学组分变化预报地震的研究工作。中、苏、日、美等国开展了地下水中的常量组分、微量组分、气体组分、同位素组分及其它物理参量的观测和研究,观测项目可达数十种。 多年来,我国以观测地下水中氡含量为主,对氡的地震前兆机理、氡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氡的地震观测点的环境条件、测试方法、预报效能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科研成果。当前测氡仍是我国地震前兆观测中的主要项目,并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其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本文通过华北16年来水氡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深入总结了华北近年来三次七级以上强震(渤海、海城、唐山)的水氡异常,确认了一些可信度较高的水氡震例,提出了水氡预报强震三要素的定性判据,并对现有预报能力提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7.
水化地震短临前兆标志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层次性和整体性原理等新观点,从大量的水化观测资料中,提炼出水化前兆标志。该标志以强震和强余震为目标,从中期、短期和短临3个时间尺度上,对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跟踪预测。预测的标志有均值变化率、频次变化速率、频次累加曲线和从属函数等4类。讨论了提取4类标志以及判断时间和地点的方法,并详述了不同时间尺度的震情判断方案。对1976年唐山地震做了检验性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8.
斯里兰卡国普塔勒姆地区滨海沉积物中发育钙质结核,其与我国黄海和东海钙质结核在成分、结构、构造和古生物化石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该地区钙质结核含有大量的海相生物化石及其碎屑,CaO的含量>44.14%, SiO2的含量<12.75%,与同地区的碳酸盐软泥相比,结核相对富铁贫硅和富锶贫钡,说明生物对结核的影响大于对碳酸盐软泥的影响。结核的碳、氧同位素值负偏明显,δ13C<-4.54‰,,δ18O<-6.37‰,具有轻碳轻氧的特征。结核的矿物成分、古生物化石、主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资料说明其形成于海相环境,后期因海平面下降,受到大气淡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元素含量发生变化,形成颇具特色的钙质结核。  相似文献   
89.
李春亮  王翔  张炜  曲正钢  杨菁  张君 《现代地质》2022,36(2):655-661
黄土高原表层土壤有机碳在土壤碳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黄土高原甘肃省境内表层土壤有机碳数据,总结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在不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地形地貌中的分布特征,分析了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全国其他典型地区的差异,并与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类型中有机碳密度呈灰褐土>高山草甸土>黑钙土>栗钙土>红黏土>灌漠土>灌淤土>黑麻土>黑垆土>黄绵土>灰钙土>风沙土的分布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呈林地>建设用地>耕地>园地>草地>未利用地的分布趋势;在不同地形地貌单元间土壤有机碳密度呈塬面>梯田>坡地>沟道的分布规律。黄土高原西段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在全国各典型地区最低,为1.87 kg/m2;有机碳储量为78.56 Mt,较1990年增幅10.54%,近年来土壤有机碳储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0.
吕鹏  牛琳  张炜  等 《江苏地质》2015,39(3):495-500
滑坡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遥感技术可用于滑坡的识别、填图、监测和评价。与实地调查方法相比,遥感可以快速获取大区域数据,减少野外工作量和成本。因此,它能更经济地了解较大范围的滑坡分布,评估滑坡灾情。目前,国外在滑坡调查中使用遥感技术的新进展主要有:利用合成孔径雷达、高空间分辨率的便携式无人机、多时相遥感数据、面向对象的图像处理方法等。通过对这些新方法及其实例介绍,分析这些滑坡调查新方法的进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