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9篇
  免费   1704篇
  国内免费   1834篇
测绘学   1170篇
大气科学   1209篇
地球物理   1423篇
地质学   5113篇
海洋学   1232篇
天文学   151篇
综合类   659篇
自然地理   1160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322篇
  1997年   356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326篇
  1994年   312篇
  1993年   281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282篇
  1990年   228篇
  1989年   205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17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22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对点带石斑鱼【Epinethelus malabaricus(Block et Schreider)】烂尾病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烂尾病的病因是病原菌侵袭病鱼,而产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在病原菌的影响下,病鱼的尾柄部鳞片松脱,皮肤裸露、溃烂,最后鳍条脱落,鳃、肝脏、肾脏、心脏、肠等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还对烂尾病产生的原因和病变过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控制烂尾病发生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992.
据吉林省中生代地层建造类型、生物群特征和岩浆活动以及构造变动的形式,燕山运动期次划分如表2所示。从吉林省不同地区地质资料分析来看,地壳运动不论在空间还是在时间上发展都是不平衡的,但仍存很大程度的可比性(表1)。现分区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3.
994.
河流水量多年变化规律,是现代水文学中一顼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合理利用水利资源不可缺少的依据。在规划设计重要枢纽工程进行水库多年调节计算,必须分析河流水量的多年变化。同时,研究水量多年变化周期,也是超长期水文预报的基础。随着日地关系学说的建  相似文献   
995.
岁月尘封不了昔日的辉煌 人类的眼光将穿过历史的隧道 去感受那古文明的流风余韵 在云南,有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它的名字叫"丽江"。 丽江因美丽的金沙江而得名,又因为是世界文化古城而扬名海内外。你知道吗,孕育了这美丽而繁华的丽江古城,是一个至今还保留着纯朴民俗民风、宁静、自然的古老村落--束河。  相似文献   
996.
关于当前铀矿地质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张金带 《铀矿地质》2003,19(6):321-325
本根据我国能源发展对铀资源的需求形势,在铀矿勘查战略、重点地区铀矿勘查、铀资源潜力评价、铀矿地质科研等方面作了思考,提出工作建议,并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997.
西藏定结地区高喜马拉雅隆起带中淡色花岗岩体紧靠藏南拆离断层内呈等轴状小岩株产出。淡色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为过铝质,高Si和K,低Ca、Fe和Mg,岩石富轻稀土元素及Rb、Ba和Th,贫Hf、Zr、Y和Yb,呈现S型花岗岩特征。基底副交质岩中广泛发育淡色花岗岩脉体,在副交质岩中的淡色花岗岩脉体内发现紫苏辉石暗色麻粒岩残留体,通过对淡色花岗岩与基底副交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发现它们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富K、Rb、Ba和Th,贫Hf、Zr、Y和Yb。认为基底副交质岩为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源岩,其在快速隆升降压的条件下发生缺水熔融生成淡色花岗岩浆面残余麻粒岩残留体。  相似文献   
998.
应用常规的气象水文数据并结合GIS,建立了一个适合西北干旱区内陆河山区流域的以日为步长的分布式径流模型,并对黑河干流山区出山径流进行了模拟计算和讨论。模型以子流域作为最小的产流、汇流单元,根据植被覆盖将各子流域分为裸地区、乔木区、牧草区和冰川区,并根据实际调查将土壤分为 3层,各分区单独进行水量平衡计算。产流过程以土壤储水能力和储水量表征,而储水能力和储水量等则由土壤的孔隙度、干密度和厚度等表征。入渗原理基于土壤储水率平衡原理,并考虑重力势的作用。实际蒸散发与蒸发力和土壤体积含水量的乘积成正比,不同的土壤和植被具有不同的调节参数。模拟结果表明,模拟效果较差的原因是区域日降水过程具有较大的随机性,难以用有限的站点合理计算区域日降水量。寻找一个合适的区域日降水量计算方法是目前少资料大型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9.
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解析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发育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5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精细的地震剖面构造解析。揭示了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基本构造特征。对比分析了龙门山北段与南段构造变形几何学和运动学的差异。提出龙门山北段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逆冲推覆构造,晚三叠纪变形强于新生代;龙门山南段则以基底卷入的叠瓦状冲断为特点,晚白垩纪-早第三纪变形尤为突出。与前陆褶皱冲断带相对应的是,川西晚三叠纪时期的周缘前陆盆地主要表现在整个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的前渊地区;而晚白垩纪-早第三纪再生前陆盆地却局限在川西盆地的南部,并且印-藏碰撞的持续挤压作用使得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不断向东扩展进入川西盆地南部。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确定了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赋存于含矿性好的重晶石-硅质岩热水沉积岩系之中;矿床形成经历同生沉积成矿预富集,韧-脆性剪切构造叠加和后生热液改造金的工业富集过程,与本区古大陆俯冲-碰撞造山大地构造演化密切耦合.成矿作用共划分为3期8阶段,矿石由3类11亚类型组成,体现出复杂改造的成矿过程.矿化矿物流体包裹体均-温度集中在199~300℃,成矿压力为370×105~820×105 Pa,具中-低温热液成矿特征;成矿早期流体包裹体盐度3.27(NaCl)%,中晚期5.25(NaCl)%;6件矿化矿物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OH2O为-7.86‰~0.37‰,δDH2O为-80.70‰~66.30‰,具有由大气降水向右横向漂移的以天水为主的成矿流体受到较强烈的改造;金矿床属于热水沉积-韧脆性构造叠加-大气降水为主含矿热液改造的微细粒浸染型(类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