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61.
杨长卫  张建经  张明  姚书灵 《岩土力学》2013,34(11):3261-3268
以国道G213左侧双面高陡岩质边坡为原型,采用新型连续介质离散元计算方法(CDEM),结合振动台试验结果,对高烈度地震作用下双面高陡岩质边坡的地震滑坡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力和重力作用下,滑体顶部先出现拉应力集中,造成滑体沿滑体结构面后缘产生变形,进而造成该处出现拉伸、剪切破坏点;之后随着地震动的持续,滑体结构面上的剪切破坏点逐渐向滑体中前部的锁固段扩展,同时伴随着滑体表面拉伸破坏点的增加;最终造成锁固段发生渐进性破坏,滑体从剪出口滑出形成滑坡。滑床、滑体间运动的不一致性、地震动能量分布和耗散的差异性以及随地震烈度增大结构面强度的降低是诱发滑坡的3项主控影响因素。在地震动加速度较小时,滑床、滑体内加速度的瞬时频率基本一致,滑体结构面的能量透射系数及滑体内地震动能量的控制性频带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加,滑体内加速度的瞬时频率逐渐下降,滑体结构面的能量透射系数逐渐减小,最后两者均趋于稳定,同时滑体内地震动能量的控制性频带也逐渐由高频带向低频带转移。  相似文献   
162.
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尼罗罗非鱼可量性状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Gompertz、Bertal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相关参数进行生长模型构建,以研究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各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重与全长、体长、体高的相关性相对显著,与尾柄长的相关性不明显。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模拟尼罗罗非鱼生长曲线,拟合度(R2)均高于0.983,其中以Logistic模型的拟合度最高(R2=0.991),运用这3种模型对尼罗罗非鱼进行生长曲线的拟合和比较分析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163.
自2004以来,对黄河下游(山东段)的渔业生态环境进行连续7年的调查,结果表明:黄河干流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的年际变化规律不明显;上游的总氮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河口段则表现为总体上升;2个监测站的总磷含量都有明显下降趋势;高锰酸钾指数7年内均表现平稳。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黄河下游(山东段)的营养状态,7年内营养化状态处于中度营养到(中度)富营养。定性评价为良好~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164.
张毅  顾左文  袁媛  张明  顾春雷  王雷  徐如刚 《地震》2009,29(2):133-140
通过在苏、 鲁、 豫、 皖交界及南黄海地区开展地磁基本场矢量测量、 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算了该区域地磁基本场和地磁异常场总强度和水平强度的曲面样条模型, 并绘制相应的地磁图和地磁异常图, 探索研究局部地磁基本场的变化特征。 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区域地磁基本场矢量测量, 能相对精细地反应区域地磁基本场空间分布, 分辨存在的地磁基本场异常, 为地震中长期预报提供科学数据和相关地球物理场变化背景。  相似文献   
165.
以浙江省测震台网部分台站地震计为研究对象,选取一定时间窗口对阶跃标定波形进行计算,得出地震计在该时段内的周期和阻尼变化情况。结合台网台站运行维护工作,经过统计分析,表明利用此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台站地震计运行的异常状态。  相似文献   
166.
针对当前岛屿深井地震台设备容易遭雷击及维修不便等问题,通过对雷电入侵台站设备的途径分析,依据现有防雷技术规范和相关理论,对观测房和井口防雷接地采用法拉第笼结构预防雷击,加强接地等电位连接,规范各种线路布设,综合多级雷电防护措施,使岛屿深井地震台站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67.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是结合对地震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地震活动性资料,以定量的方式给出将来遭遇到超过给定地震动参数的概率。结合核电站的特殊性,采用点源地震危险性分析模型及经改进的方法根据场地条件可得到供设计参考的地震动参数。最后通过我国东部某核电站的实例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简便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68.
基于遗传熵谱估计的年径流周期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识别年径流量序列的隐含周期,提出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熵谱估计算法,与传统的方差谱和Burg谱相比,该方法由熵谱分析的4个等价条件构建多目标函数,并以加速遗传算法作为优化算法,谱估计结果不依赖于初始值的选取,对数据长度、信噪比和初相位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三川河流域后大成站1956-2000年径流量序列周期识别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95%的置信检验水平下,序列中存在着12.29年和2.67年的显著隐含周期,为三川河流域年径流的变化规律和变化的阶段性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定量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69.
新疆塔县地区广泛分布小规模岩质崩塌,是该地区频繁爆发泥石流的主要物源。调查发现,这些崩塌主要受区域性节理和风化作用控制。为揭示塔县地区岩体冻融劣化及崩塌机理,本文选取崩塌岩体中岩性比例最高的片麻岩,在干燥和饱和条件下进行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试验,通过SEM电镜扫描和吸水率、大开空隙率以及质量损失测试,研究片麻岩样微观结构和宏观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内部应力以及冻胀力的作用下,片麻岩微观结构发生劣化,联结较弱颗粒的破碎、剥落以及微观裂隙的扩展导致斜坡表层岩体强度降低,抗风化能力下降。而在冻融循环作用的长期影响下,这种风化作用会逐渐进入坡体内部,最终导致连续小规模崩塌,并在坡脚处堆积,为泥石流提供物源。  相似文献   
170.
暴雨作用下,东南沿海地区玄武岩残积土滑坡极易失稳,但相关的研究较为少见。文章以浙江省温州市马济头滑坡为对象,首先利用原状土土柱实验,获取中峰型和前峰型降雨工况下玄武岩残积土的雨水运移特征;然后使用Geo-studio软件反演土柱降雨实验,获取玄武岩残积土的非饱和渗透参数;接着通过数值模拟,获取两种降雨工况下马济头滑坡的渗流场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降雨作用下,玄武岩残积土的浅层土体含水率增长速率较快,上部及深部土体更易达到饱和;10 mm/h降雨强度下,湿润锋下渗速率较小且不随深度变化;30 mm/h降雨强度下,湿润锋下渗速率可增大2~3倍,雨水主要在峰值降雨期快速入渗;降雨作用下,马济头滑坡的滑带土饱和度迅速增大,孔隙水压力随之增大,坡脚出现大面积滞水,土体抗剪强度急剧降低,模拟降雨第三天,滑坡的稳定性系数降至最低,滑坡最终失稳;中峰型降雨工况下雨水入渗速率更快,坡脚处产生更大滞水面积,滑坡更容易失稳。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东南沿海玄武岩残积土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