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9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副矿物的电子探针化学定年方法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化学定年方法是利用电子探针分析副矿物中的U、Th、Pb含量而进行定年的一种新方法。基本原理是,假设可以忽赂矿物韧始铅,封闭体系中矿物的总铅含量代表U—Th衰变形成的放射性成因铅含量,即:Pb总=^238U(e^λ238r-1) ^235U(e^λ235r—1) ^232Th(e^λ232r—1),该方法可利用的副矿物包括:锆石、独居石、褐帘石、碘纪矿、铀石、钍石、晶质铀矿等。本文以华南西华山岩体漂塘花岗岩中的锆石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分析结果计算表明,两颗锆石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43.9Ma和143Ma,与前人通过同位素方法获得的年龄基本相符。结果还显示,锆石颗粒从中心到边缘的年龄呈现从老到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32.
文章对大吉山钨锰矿矿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 ,发现了一种主要元素为Nb、Ta、Fe、Mn、W的复杂氧化物矿物———钨铌锰矿。这种矿物与富钨铌锰矿交生 ,在成分上与后者呈渐变过渡。证实在自然界中黑钨矿与铌钽铁矿之间可能存在着广泛的W_Nb(Ta)类质同像置换现象。通过对其成分、形态和共生关系的研究 ,结合大吉山钨矿的形成期次 ,联系矿体与区域内两期花岗岩的内在关系 ,对大吉山钨矿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文章对大吉山钨锰矿矿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发现了一种主要元素为Nb、Ta、Fe、Mn、W的复杂氧化物矿物——钨铌锰矿。这种矿物与富钨铌锰矿交生,在成分上与后者呈渐变过渡。证实在自然界中黑钨矿与铌钽铁矿之间可能存在着广泛的W—Nb(Ta)类质同像置换现象。通过对其成分、形态和共生关系的研究,结合大吉山钨矿的形成期次,联系矿体与区域内两期花岗岩的内在关系,对大吉山钨矿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Phengites in ecologites of the Dabieshan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enerations:primary phengite formed during ecologite-facies prograde metamorphism(Phel),phengite formed during the late stage of eclogite-facies retrograde metamorphism(Phe2)and phengite formed during amphibolite-to greenschist-facies diaphthoresis(Phe3).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es show that the Si and Fe^2 Mg contents of Phel are unexpectedly lower than those of Phe3.Therefore,much caution should be exerciesed while using the Si content of phengite to estimate the pressure of a retrograde process.  相似文献   
35.
广东从化佛冈(主体)黑云母花岗岩定年和成因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5  
佛冈黑云母花岗岩是大型东西走向的佛冈花岗质杂岩体的主体部分、占杂岩体面积的85%。粗等粒或巨晶斑状结构。由黑云母(2-6%),石英(35-41%),斜长石(An10-23,10-18%)和微纹长石(36-48%)组成,系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具有低的Mg/(Mg+Fe)值(0.17-0.21)。据全岩-矿物Rb-Sr等时线定年其定位年龄为167.5±7.5Ma,MSWD为2.4(中侏罗世晚期)。在岩石化学成分上为富硅(SiO2在71.74-77.64%),中等过铝质(A/NKC平均为1.056),钼碱性-弱亚碱性(NK/A平均为0.797),相对富K2O(K2O/Na2O为1.66)。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方面,显示Nb亏损,具有低Nb/Ta值(平均5.94),高Rb/Sr(1.98-41.71),Rb/Nb(11-23)和K/Nb(1498-2976值);中-强Eu亏损(Eu/Eu在0.12-0.46);高的(La/Sm)N值(1.67-5.39)等。在Sr,Nd,Pb,O同位素组成上,具有高的Isr值(0.7116±0.0023)和εSr(t)值(96-103);低的εNd(t)值(-6.19--8.93)。据模拟计算,其源区岩石中华南上壳端元约占66-69%,高的^207Pb/^204Pb(15.734)和^206Pb/^204Pb值(18.962-19.049)位于铅构造模式图的上壳演化线域内,高δ^18O‰(+9.3-+12.5)等。以上数据表明佛冈黑云母花岗岩系该区中-下地壳层次的源岩部分熔融而成,与华南S型花岗岩有相似之处。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地块(向北)与南中国-印支地块的岩石圈消减作用导致的玄武岩底侵,对黑云母花岗岩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6.
根据矿物成分及其结构演变,将大别山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贫流体阶段、弱流体阶段和富流体阶段。贫流体阶段发生于榴辉岩相环境中,其主要作用是柯石英-石英和文石- 方解石等同质多象转变、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等的重结晶,以及绿辉石中硬玉和钠长石的固溶体出溶等。弱流体阶段发生于榴辉岩相退变质的晚期,含水矿物闪石、绿帘石和云母,以及钠长石等低压矿物大量形成之前,其标志是蓝晶石变斑晶和金红石脉的形成,以及浸染状金红石的富集成矿。富流体阶段始于低级角闪岩相退变质环境,并可能一直持续到近地表处。该阶段以出现大量含水和挥发份的矿物(如闪石、绿帘石、多硅白云母、钠云母、黑云母、磷灰石和碳酸盐等)为特征。围绕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的闪石次变边、闪  相似文献   
37.
南岭地区钨锡铌钽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在晚侏罗世时,南岭地区发生了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铌钽大规模成矿作用。依据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矿化特征,可将南岭地区含钨锡铌钽花岗岩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含钨花岗岩、含锡钨花岗岩和含钽铌花岗岩。含钨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归纳为铝过饱和,低Ba+Sr 和TiO2,轻重稀土比值低,铕亏损强烈,富Y 和Rb,Rb/Sr 比值高,分异强烈。含锡钨花岗岩总体特征表现为TiO2 含量高,准铝质—弱过铝质,轻重稀土比值和CaO/(K2O+Na2O)比值高,富高场强元素、稀土、Ba+Sr 和Rb,低Rb/Sr 比值,分异演化程度较低。含钽铌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为TiO2 含量和CaO/(K2O+Na2O)比值低,Al2O3/TiO2 和Rb/Sr 比值明显偏高,强过铝质,贫Ba+Sr、稀土和高场强元素,铕亏损强烈,明显富Rb 和Nb,高度分异演化。三类含矿花岗岩具有明显不同的演化特征,成矿作用与它们的演化密切相关。黑云母花岗岩主要与锡成矿作用有关,二云母花岗岩和白云母花岗岩主要产生钨矿化或锡钨共生矿化,钠长石花岗岩主要与钽铌或锡(钨)钽铌矿化有关。总结了南岭锡钨钽铌矿床的重要类型,提出了绿泥石化花岗岩型锡矿新类型,指出南岭地区要特别注意在含锡钨花岗岩中寻找此类锡矿和云英岩- 石英脉型锡钨矿。  相似文献   
38.
华南与风化壳型稀土矿床有关的花岗岩类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是我国优势矿产之一.华南地区的稀土成矿作用,除了少数原生岩浆型矿化(如西华山)以及砂矿(如姑婆山)外,真正具有工业意义的主要是由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风化壳型(或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这类矿床一般是由于富含稀土的花岗岩在地表遭受强烈风化,释放出来的稀土元素被以高岭石为主的粘土矿物所吸附而在风化壳中富集成矿,它们广泛分布于南岭及其邻近地区的许多地方,尤以赣南和广东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39.
华南两种类型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南地区主要产出两种类型的花岗岩类,一是壳源的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二是壳-幔混源的钙碱型浅成花岗岩类。二者不仅在成因上有很大差别,在成矿作用上也明显不同。本文通过实例,探讨了这两种类型花岗岩在成岩-成矿关系上的差异。研究表明,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的成岩与对应的成矿作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以南岭地区为例,在燕山中期第一阶段170~150 Ma达到高潮的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其相关的钨锡等稀有金属矿化多发生在燕山中期第二阶段150~139 Ma,成岩与成矿相差10~20 Ma,这一时间差反映了这类花岗岩成岩作用与成矿作用之间在物质来源和地质构造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而那些壳-幔混源的钙碱型浅成花岗岩类,由于其成岩时就具备这种条件,因此成岩-成矿基本同时,没有明显的时间差。由此可见,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与拉张的动力学背景、壳-幔相互作用、高的热流值,以及深部流体的参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0.
含金毒砂中晶格金的确定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电子探针(EPMA)和高分辨透射电子图像(HRTEM)分析技术,对湖南黄金洞金矿含金毒砂进行了背散射电子图像、X-射线面扫描、定量微区分析、线分析以及高分辨晶体结构观测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含金毒砂中没有发现纳米级乃至更小粒级的超显微包体金,毒砂晶格完整,无任何“异构体”,Au散布于整个毒砂颗粒中,以晶格金形式存在。此外,金含量在不同的生长环带中有显著变化,表明Au是在毒砂形成过程中进入其晶格的。金的加入导致毒砂晶体结构中(100)面网间距局部变宽,晶胞参数也发生了微弱变化,a轴变长。详细分析认为,Au主要是以Au~(3+)替代Fe~(3+)进入AsS~(3-)八面体空位中的,Eh值变化可能是控制毒砂中晶格金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