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钻孔高压压水测试在深埋与承压洞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最高压力为1.0 MPa的常规压水测试,已不能满足具有压力洞室工程的勘测需要。只有按照洞壁围岩实际承受的压力进行高压压水测试,才能为确定岩体的高压透水性状、洞壁围岩的临界破裂压力、岩体透水性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以及岩体高压作用下的变形与工程稳定性分析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对水压致裂坏进行了统计研究,基于最弱耦合理论的数值分析表明,Pb及破裂方位的变化受应力差σH-σh的影响,这一关系常用来计算σH而不用Pb及Pt。  相似文献   
14.
拜泉县生态农业建设与三效益同步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泉县自1986年实施生态农业战略以来,紧紧围绕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分阶段实施.整体推进,为拜泉县向持续、稳定、高效生态农业迈进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着重分析了拜泉县粮食生产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各种灾害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的变化过程。证明了生态农业县具有较大的生命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城市植被制图中SPOT5影像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融合方法用于不同应用目的融合效果不同,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HIS变换以及基于小波变换的主成分分析和HIS变换四种融合方法对SPOT5全色波段和多光谱波段进行融合,并针对城市植被制图特点对融合结果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PCA和HIS变换融合法光谱保持能力最好,但是空间结构特征较差,不适于城市植被零星分布的特点。主成分分析既有较好的空间结构特征,细小地物纹理清晰,同时又具有较好的光谱保持能力,最适合于城市植被制图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八里房金矿床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西北部,是一个新发现的金矿床。矿体赋存于闪长岩和中侏罗统额木尔河组长石砂岩中,矿石由含金、黄铁矿的长石砂岩和石英细脉组成。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闪长岩稀土总量中到低,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Rb、Ba)和化学性质活泼不相容元素(如U、Th、Pb),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Ta、Nb、P、Sr、Ti),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具有弱的Eu负异常(δEu平均值为0.8),无Ce异常(δCe=0.9~1.0),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反映出八里房闪长岩具有岛弧岩浆岩的特征;长石砂岩稀土元素总量(∑REE)变化较大,具弱Eu负异常(δEu平均值为0.8),无Ce异常(δCe=0.9~1.0),为活动边缘砂岩系列。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有气液两相、含CO2三相和纯CO2流体包裹体3种类型。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7.9~247.4 ℃,盐度(w(NaCl))为3.05%~8.55%,密度为0.84~1.00 g·cm-3;含CO2三相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269.8~332.7 ℃,盐度为4.41%~10.29%,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热液流体体系。基于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和成矿流体特征的研究,笔者认为八里房金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宝兴沟金矿床是大兴安岭北部上黑龙江成矿带内大型金矿床之一,矿体主要产于下侏罗统二十二站组砂岩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内外接触带内,其热液成矿作用可划分为:黄铁矿±毒砂-石英(Ⅰ)、多金属硫化物-石英(Ⅱ)及少硫化物-碳酸盐(Ⅲ)3个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Ⅰ阶段矿石主要发育气液两相(LV)、少量含CO2三相包裹体(HCO2)及富气相包裹体(FV);Ⅱ阶段矿石中主要发育LV及少量HCO2包裹体;Ⅲ阶段矿石中只发育LV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Ⅰ、Ⅱ阶段包裹体总体均一温度峰值集中于225.00~300.00℃,盐度(w(NaCl))为2.00%~10.00%;Ⅲ阶段均一温度峰值集中于175.00~225.00℃,盐度为4.00%~8.00%;成矿流体为简单的含CO2中低温、低盐度的NaCl-H2O热液体系,总体具有从成矿早期到晚期均一温度、盐度逐渐降低的特征。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Ⅰ、Ⅱ阶段成矿流体δDSMOW为-131.00‰~-108.00‰、δ18OSMOW为1.00‰~4.00‰,Ⅲ阶段δDSMOW为-108.00‰、δ18OSMOW为-1.89‰,表明早期以岩浆水为主,晚期逐渐演化为与大气降水混合热液。矿石中黄铁矿(毒砂)δ34SV-CDT为1.50‰~4.20‰,显示其物质来源以深源岩浆为主。综合分析认为,区内金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侵入活动有直接关系,矿床属中低温岩浆热液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8.
19.
在沉积微相研究工作基础上,针对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长4 5油层小层对比复杂砂层厚度、岩性横向变化大的特点,对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长4 5油层碎屑岩稀土元素、碳酸盐岩岩屑以及轻重矿物组合分布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区内三叠系延长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北东向和西南向,在陇东地区北东物源的沉积边界大约在南梁-华池地区,西南物源的沉积边界大约在悦乐地区,两者间为砂岩层厚度、岩性、物性变化大的混源区.通过对不同物源区的储层特征分析对比,认为在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物物源分布范围、组合特征是影响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时变效应,以室内实验为基础,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渗透率时变效应规律及其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覆压力越大,渗透率时变伤害率越大,上覆压力增大至一定值之后,上覆压力的变化对渗透率伤害率的影响不大.渗透率越小,渗透率时变伤害率越大.当渗透率小于0.1×10-3 μm2时,渗透率时变伤害明显增大,同时难以恢复到原渗透率条件,裂缝性岩心时变伤害大且伤害后恢复更加困难.时变效应对渗透率的伤害主要集中在井筒附近,无因次半径越小,渗透率伤害越大;在相同的生产压差下,时变效应系数越大,油井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