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天山—兴安岭断褶系是横跨北亚的一条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其中既有加里东、海西构造旋回的断褶带,也残存许多大小不一的前寒武纪的陆块.它经历了多次构造、岩浆活动,地壳结构复杂,构造变形强烈,成矿作用丰富多彩,是研究地壳各个发展阶段成矿作用的理想地区.本文试图从构造演化、区域构造背景条件的角度讨论该系区域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弛  王本德  李伟 《水文》2007,27(2):74-77,85
数据挖掘作为知识发现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是从大型数据库中提取未知的、有价值的和可操作性的关系、模式和趋势用于决策支持的过程。我国目前在防洪领域存在着大量水文数据,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智能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以形成相应的水文预报模型进行准确的水文预报是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全面地介绍数据挖掘的功能分类及以数据挖掘为基础的水文预报体系,然后对数据挖掘技术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WRF/CALMET的近地面精细化风场的动力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弛  王东海  巩远发 《气象》2015,41(1):34-44
本文利用中尺度动力模式 WRF和诊断模式CALMET对琼州海峡的两次冷空气过程的近地层风场进行模拟和诊断,所用的资料是美国NCEP再分析FNL资料。WRF模式第一至第四层网格的水平距离分别是27、9、3和1 km,并用WRF-1 km场以单向嵌套模拟方式降至200 m,同时以 WRF-1 km 预报场作为 CALMET 初猜场降尺度诊断至200 m。分别用CALMET-200 m风场、WRF-1 km风场和 WRF-200 m风场,3个风场的风速、风向与沿琼海海峡分布的21个测站(其中6个测风塔)观测资料进行检验比较分析。主要结论是:(1)CALMET-200 m的风速RMSE明显小于另外两组试验,风向RMSE总体上差异不大;在60~80 m高度上也没有明显差异。(2)在0~8 m·s-1风速,10 m高度上CALMET-200 m风场诊断结果最好,风速平均偏差值从4~0 m·s-1,WRF的两组试验平均偏差值比CALMET-200 m结果大约2 m·s-1,风向上表现为偏差的分布更加集中;60~80 m高度上,CALMET-200 m 诊断效果与 WRF-1 km 模拟效果相当,但是冷空气时段内 WRF-200 m的风速要远远差于另外两组试验;而3组试验的风向并无大的差异。(3)WRF/CALMET模式系统在非冷空气活动时段内的风速风向模拟诊断偏差更小,说明其在层结相对较稳定时模拟诊断的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新建二十里堡隧道下穿既有哈大线路堤工程,受控因素多、风险高。通过对既有线加固原位下穿方案、既有线拨便线明、暗挖三种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研究、综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风险较低、投资合理、对既有线运营干扰适中的既有哈大线拨便线暗挖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齐伟  张弛  初京刚  周惠成 《水文》2014,34(2):49-54
为深入理解TOPMODEL水文模型产汇流机理和分析模型参数选择对洪水模拟影响,使用全局敏感性分析Sobol′方法对TOPMODEL模型单个参数和参数组合对洪水模拟指标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各个参数单独作用对纳什效率系数、径流总量相对误差和洪峰相对误差影响较小;土壤饱和传导度、坡面汇流速度和土壤下渗率指数衰减速率单独作用对峰现时差影响显著;土壤下渗率指数衰减速率和下渗滞时组合对纳什效率系数、径流总量相对误差、洪峰相对误差影响最大;土壤下渗率指数衰减速率和土壤饱和传导度组合对峰现时差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张弛  李枝坚  曾辉 《地理研究》2022,41(5):1279-1297
识别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多尺度权衡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指导管理决策和推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尺度响应特征及差异变化成因尚不明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尺度划分方法。本文评估了珠三角地区的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境质量、自然游憩共4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量,基于小波变换的特征尺度估算方法,确定了研究权衡关系的最佳聚合规模序列。应用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化识别权衡强度在各个尺度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了不同尺度间主导影响因素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① 权衡强度在6条样线上的特征尺度突出,2000~11500 m是研究权衡关系的最佳尺度序列范围。② 自然游憩与水源涵养、生境质量之间存在协同关系,自然游憩与土壤保持互为权衡关系。三对服务组合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多随着尺度的增大而增强,特别是在县级行政管理规模上,所有配对服务表现出最强的协同或最弱的权衡关系。③ 植被覆盖度对权衡强度的驱动作用突出且相对稳定。地形因素是小尺度范围内权衡关系变化的主导影响因素,而气候因素和景观格局指数在较大尺度的影响作用显著。本研究通过优化传统的多尺度研究序列构建方法,为调控各类驱动因素以制定多级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VGI 特征的介绍,说明了基于VGI的地震灾情收集的意义与方法。论述了基于VGI的地震灾情收集流程。对灾情信息进行分类,说明了基于VGI的地震灾情收集意义。为完善基于VGI的地震灾情收集理论体系,描述了基于VGI的地震灾情信息上传、储存、发布和管理方法,并对VGI地震灾情信息规范以及目前基于VGI的地震灾情收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为地震灾情信息指挥决策及信息发布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8.
西南河流源区是中国的水资源战略储备区,但其未来水资源演变趋势不明,为厘清气候变化下的径流变化规律以开展适应性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5年启动了“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重大研究计划,本文对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情况和主要进展进行综述。重大研究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构建了西南河流源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有效提升了西南河流源区的监测能力;创新了高原寒区径流水源组成的多元综合解析方法,揭示了高原寒区典型径流水源的形成机理及气候驱动下流域下垫面与水文系统的协同变化机理;创建了综合冰雪冻土寒区水文过程和示踪过程的分布式同位素水文模型,揭示了雅鲁藏布江径流变化的历史规律和未来趋势;提出了河流全物质通量概念,开展了大量取样检测,揭示了高原河流生源物质循环及生物响应规律,量化了澜沧江梯级水库运行的环境累积效应;发展了多目标互馈系统理论,从水量、水能、水质3个方面创新了梯级水库适应性利用技术,为西南水电消纳、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9.
我国能源发展以煤炭为主,其中,95%以上的煤炭产量来自井工开采,井工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会造成建(构)筑物和土地等的破坏;为此,本文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工程的实际需求,利用VC++编程研发了矿山数据库管理与沉陷预警系统;系统包括矿山数据库管理模块和沉陷预警模块,包含矿区采空区上方建(构)筑物、土地等的移动变形分析,并为损坏等级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蒋璐君  刘熙明  张弛 《气象》2020,46(5):695-704
利用1964—2013年江西省83个站逐日霾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等统计方法,分析江西省近50年霾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西霾日数呈赣中北部多、赣南少的特点,赣中的萍乡—宜春—抚州—上饶一带以及赣北北部的九江中部、景德镇北部地区是霾天气多发区,年均霾日数在30 d·a~(-1)以上。冬季霾日数最多,萍乡—宜春—鹰潭地区中北部、南昌—九江的中部以及上饶东部地区超过20 d·a~(-1),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少。12月是霾日数最多的月份,接近全年霾日数的2成。江西省霾日数呈年际增长的趋势,增长率为11 d·(10 a)~(-1),气候趋势系数为0.78,通过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霾日数与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均呈负相关,而与静风日数呈正相关。近50年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静风日数呈上升趋势,这可能导致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而形成更多的霾天气。江西省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6.3 d·(10a)~(-1)],气温呈增暖趋势[0.15℃·(10a)~(-1)],霾日数与气温和降水日数分别呈正、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