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2013年6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峰  何立富 《气象》2013,39(9):1227-1232
2013年6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单极型,中心位于格陵兰岛附近,较常年偏弱,我国中高纬地区多高空槽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强度较常年偏弱,西段位置多变。6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99.9 mm,接近常年同期(99.3 mm);全国平均气温为20.7℃,较常年同期(20.0℃)偏高0.7℃。月内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全国发生7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多站出现极端日降水量,部分地区洪涝灾害较重,23日起长江中下游地区相继进入梅雨期,29日出梅;南方出现今年首次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热带风暴贝碧嘉登陆,登陆时间偏早。  相似文献   
122.
2016年6月30日至7月4日,中国长江流域发生了入汛以来最强的一次极端降雨过程,但对雨带位置的预报却出现了显著误差。为此,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预报资料,利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分析了确定性和集合预报的基本情况,讨论了预报误差产生原因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梅雨锋上次天气尺度波动在中国黄淮—辽东半岛到朝鲜半岛—日本东部一带呈“负—正—负”的分布,它的强弱对雨带位置的变化起着重要影响。当该波动偏强时,有利于低层季风向北伸展,加之冷空气强度偏弱,进而造成雨带位置偏北,反之亦然。此外,通过对比集合预报成员中的准确和偏北成员组,发现该次天气尺度波动来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初始误差场。伴随着中纬度西风波动的向东传播,该误差在中低层沿着梅雨锋向东移动、并不断增强,最终造成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雨带位置明显偏北。  相似文献   
123.
基于广州市5个国家气象站1981-2015年逐小时降水资料,应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广州市气象站不同历时降雨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应用百分位法建立了一种基于降雨极值和降雨持续时间的短历时降雨综合等级评估方法,并使用此方法对2007-2011年广州市21次降雨过程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对灾损因子和短历时降雨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短历时强降雨发生频次和极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1h强降雨频次上升趋势最为显著;综合等级评估方法对短历时降雨灾情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短历时降雨持续时间和6h降雨极值与部分灾损因子相关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24.
GIS技术在大气环境模拟与评价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东恩  沈燕  张峰 《测绘科学》2011,36(5):100-102
在大气环境模拟和评价中,污染物的空可分布和模拟评价结果的直观显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本文从GIS与大气环境模型的结合原理入手,分析了其在大气环境模拟与评价中的优势;采用SQL Server和Access 的数据库组合方案,将污染源的属性与空间信息统一管理;运用ArcEngine组件技术,开发实现了污染源评价、大气质量...  相似文献   
125.
基于ArcGIS的西安市地震小区划数据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基于GIS平台的数据管理系统是陕西省防震减灾“十一五”重点项目西安市地震小区划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该项目多源成果数据的分析,确定以ArcGIS软件为开发平台,建立地震小区划数据管理系统.提出了实现该系统须具备的基本功能、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对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数据库详细设计.最后,对入库数据的数据准备、数据生成、数据入库等技术环节做了详细论述,这些工作将有助于实现西安市地震小区划成果数据的有效组织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6.
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克里雅河现代绿洲尾闾达理雅博依以西的古河道,对圆沙古城遗址(38°52′N,81°35′E)所在的干三角洲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陶石器残片、砍剁木及铜器小件等古人类活动遗迹点百余处,采集到能够反映古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变迁的14C年龄样品14个及沉积物光释光(OSL)年龄样品5个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圆沙古城及其周围的绿洲至少约2.6kaBP于春秋时代(公元前716~475年)就已存在;约2.2kaBP,流经古城遗址的古河道曾发生断流,绿洲主体随克里雅河东迁至喀拉墩一带,成为史载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5年)塔里木丝路南道古国扜弥重要领地;约1.9kaBP,克里雅河曾再次在圆沙古城一带发育绿洲,该绿洲属东汉(公元24~220年)扜弥国,约至1.6kaBP与精绝和楼兰等塔里木盆地古绿洲同期废弃.圆沙等古绿洲的发育演变暗示,塔里木盆地铁器时代文明的开始可能与我国西部的2.8kaBP冰进事件有关,而其约1.6kaBP的消亡则与塔里木盆地精绝和楼兰等古绿洲的衰退可能有相似的原因.应用地貌学和考古学对圆沙干三角洲的年代学分析,为汉代及之前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演化与环境变迁研究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27.
为了提高海洋观测研究浮标在位运行的安全性,自主设计了一种北斗/GPS双模定位信标。该信标采用传统的GPS技术进行定位结合“北斗”卫星特有的报文通信和定位功能,通过解决传统GPS信号盲区问题,为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浮标安全运行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同时提高了数据保密能力。该系统采用外部供电和内部自主供电相结合的模式,即使外部供电中断,也可保证正常运行不低于1 a,而且基本上不需要对信标进行专门维护,大大降低了运行和维护成本。与该信标配套的岸站管理系统具备发送和短信和邮件报警的功能,可实现浮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28.
张峰 《测绘通报》2013,(1):87-89
在对勘察实际生产中的各个阶段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勘察数据量大、类型全面、多源异构的特点,以及工程勘察系统功能复杂、灵活性强、可扩充性强的要求,采用最先进的GIS平台和设计模式设计开发了工程勘察信息系统,并成功对勘察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且明显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9.
本文推导了关于射线参数的横波(SS)反射系数近似及横波射线弹性阻抗(SREI)表达式。SREI可以写成S-波入射角或者P-波反射角的表达式,分别记作SREIS和SREIP。由井资料计算得到的弹性模型表明SREIP比SREIS及一般的横波弹性阻抗(SEI)具有更强的储层岩性和流体识别能力。Castagna和Smith(1994)收集的25种样本表明大角度SREIP比一般流体因子具有更好的流体识别能力。每个样本包含一组泥岩、含水砂岩和含气砂岩。实际应用也表明,由纵横波阻抗计算得到的大角度SREIP能有效识别致密含气砂岩储层。  相似文献   
130.
水力压裂对速度场及微地震定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力压裂是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核心增产技术,微地震则广泛用于压裂分析、水驱前缘监测和储层描述.微地震反演过程中,用于反演的速度模型往往基于测井、地震或标定炮资料构建,忽略了压裂过程中裂缝及孔隙流体压力变化对地层速度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物质守恒、渗流理论和断裂力学模拟三维水力压裂过程,得到地下裂缝发育特征和孔隙压力分布.继而根据Coates-Schoenberg方法和裂缝柔量参数计算裂缝和孔隙压力对速度场的影响,得到压裂过程中的实时速度模型.最后利用三维射线追踪方法正演微地震走时和方位信息,并采用常规微地震定位方法反演震源位置及进行误差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检波器空间分布影响定位精度,常规方法的定位误差随射线路径在压裂带中传播距离增加而变大,且不同压裂阶段的多点反演法与单点极化法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