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山东省是一个海域辽阔、岸线漫长且近海海砂砾石资源较丰富的省份,近海海砂砾石不仅类型多,而且资源量大,将是山东省矿产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的新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开展海砂、砾石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评价工作,系统地安排浅海砂砾石资源的勘查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通过地温调查及物化遥感勘探资料的分析,推断郓城县城区存在一SW—NE向的地热异常带。热储层主要为奥陶纪马家沟组,盖层为厚达千米的石炭系—第四系,导水控热构造是以SN向为主的断裂。如按预选的3个地热孔位施工,推测井底水温可大于50℃。  相似文献   
33.
恐龙是早已灭绝的古脊椎动物,恐龙化石在地质学,特别是在古环境学研究中具重要意义,它在地层划分、地质时代确定以及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研究尤其是生物灭绝事件研究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近几年,恐龙化石不断被发掘,对恐龙化石的保护日益显得紧迫和重要。本文通过干湿循环和膨胀试验,研究水对化石抗风化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水对化石围岩风化的影响远大于对恐龙化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山东沂源县水磨头褐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沂源县水磨头褐铁矿床赋存于刘家洞-水磨头断裂中,为小型褐铁矿矿床,矿区内矿体有呈脉状状产出;矿体规模较小,厚度、品位变化均匀。矿体长500m,平均厚度2.83m,控制斜深71.1m,TFe平均品位34.30%,品位变化系数15%,属品位变化均匀性矿体。断裂构造和围岩对成矿、控矿具有重要的作用,脉状矿体以充填作用为主。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矿床。  相似文献   
35.
古生物化石是确定地质时代、研究古生态环境以及探索地球演化的重要材料。我国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一些重要的化石和化石产地是我国乃至世界宝贵的自然遗产。全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研究在充分研究全国古生物化石典型产地资料的基础上,对全国17个古生物化石典型产地的化石属种、保护的重要意义、自然地理、地形地质条件以及保护现状进行详细的总结论述。同时通过对全国73家与古生物化石相关的博物馆的现场调查,摸清了各省拥有和建设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基本情况。根据野外调研和综合分析,对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类型进行了划分。认为我国现行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可分为化石产地保护工程和化石标本保护工程两大类。分析论述了水、冻融、风化、地形地质条件对化石产地保护工程的影响,以及温度、湿度等对古生物化石标本保护工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进行古生物化石重点保护工程的规划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36.
作者在参加1∶5万肥城、张夏两幅区调工作中,曾对长清县张夏地区石灰岩滑脱体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其潜在危害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对其预防措施提出了初步建议。这些意见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37.
对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的综合地质调查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点。根据该地区的地质情况,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基础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农业地质区划、农用矿产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旅游地质及城市地质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力争解决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建立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综合体系,为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工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通过地温调查及物化遥感勘探资料的分析,推断郓城县城区存在一SW—NE向的地热异常带。热储层主要为奥陶纪马家沟组,盖层为厚达千米的石炭系—第四系,导水控热构造是以刚向为主的断裂。如按预选的3个地热孔位施工,推测井底水温可大于50℃。  相似文献   
39.
鲁西寒武纪三级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尚坤 《山东地质》1999,15(3):39-46
鲁西地区寒武纪地层与华北地台一样,属稳定克拉通陆表海沉积,其三级层序明显由若干个次级层序复合而成,根据苍山,新泰,长清等地露头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可将鲁西寒武纪地层划分为162个三级层序,每一层序均表现为向上变浅的进积序列,底部常以沉积间断面为界,顶部见有暴露标志,通过对构层成序的三个基本要素的分析,探讨了相应的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40.
由热应力引起的热破裂作用是造成恐龙化石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太阳照射条件下,由于受热不均匀及日照的长久往复循环作用,使得化石表面发生热破裂作用,导致化石表面产生裂缝,加速了恐龙化石风化。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主要针对恐龙化石试件的物理力学受力变形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揭示日光辐射造成的恐龙化石温度差异分布对化石风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恐龙化石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是造成化石内部热应力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原因,热应力的不均匀性导致化石发生热破裂,加速了化石风化受损,因此化石保存要尽量放在恒温环境下,避免化石温度往复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