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8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3 毫秒
51.
张宏飞  骆庭川 《地球科学》1994,19(2):219-226
对扬子克拉通北缘新古代岛弧花岗岩类成分极性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SiO2含量相近的条件下,由北向南岩石中K2O、K2O+Na2O,K2O/Na2O逐渐增加,而CaO逐渐降低;从北向南,微量元素Rb,Ba,Th,Zr,Nb,Ta,ΣREE及Rb/Th,Rb/Nb,ΣLREE/ΣHREE(La/Yb)N等逐渐增加或具增加趋势,而Sr,Co,Ni和Sr/Ba具逐渐降低或具降低趋势;同位素组成成由北向南δ  相似文献   
52.
结合阴极发光,对白银矿田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变酸性火山岩中的锆石进行了LA_ICP_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U_Pb同位素测年。获得变石英角斑岩内单颗粒锆石的微区U_Pb年龄分别为(467.3±2.9)Ma、(414.2±2.7)Ma,糜棱岩化石英角斑岩内单颗粒锆石的微区U_Pb年龄分别为(467.1±2.2)Ma、(435.9±3.6)Ma和(412.6±2.1)Ma。认为白银矿田变酸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中奥陶世,由韧性剪切作用引起的糜棱岩化的时代为早志留世晚期,主变质期时代为早泥盆世早期。提出白银铜多金属矿床形成时代为中奥陶世。这一新认识,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北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白银式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形成环境、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松潘—甘孜复理石带(位于中国中部)呈巨大的三角形区域,面积2.0×105km2以上,其周围分别是华南板块、华北板块以及青藏高原大陆地块。从该带中部采集了六个砂岩样品,用U Pb法对其中的锆石逐个进行分析。碎屑锆石的有较大的年龄变化范围,其年龄主要集中在元古代,并且含少量的晚太古代(25~26亿年)物质,其它年龄反映从四堡期到三叠纪的印支期岩浆喷发事件。低U含量的锆石不协和性与铅丢失型式表明可能是由于后来岩浆喷发事件所致。加里东期锆石年龄峰值表明碎屑沉积物的源区可能来自北秦岭,其它的主要为扬子克拉通北缘、南秦岭。  相似文献   
54.
田云玲  张宏飞 《新疆地质》2007,25(2):229-234
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建立地图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与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对矢量地图数据基本流程做了详细的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压缩、数据传输、数据表达与空间查询等.基于Java语言,从底层实现了基于Socket协议连接的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地图数据的组织、传输与数据可视化表达,实现了网络地图发布平台.主要讨论了Java环境下具体地图服务平台设计.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产于冈底斯南缘一个变形花岗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原位锆石 LA-ICP-MS U-Pb 定年和锆石 Hf 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变形花岗岩为高硅(SiO_2=73.38%~76.06%)钙碱性岩系,K_2O/Na_2O=0.69~1.17,铝指数(A/CNK)=1.03~1.07,为弱过铝质岩石。变形花岗岩微量元素组成显示贫大离子亲石元素(e.g.Rb=47×10~(-6)~71×10~(-6))和高场强元素(e.g.Nb=1.3l×10~(-6)~3.09×10~(-6),Ta=0.23×10~(-6)~0.54×10~(-6)),具有岛弧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变形花岗岩锆石 U-Pb 年龄为178±1Ma,该年龄代表岩浆结晶年龄。锆石 Hf 同位素组成显示ε_(Hf)(178Ma)值变化于 14.1~ 17.7,表明变形花岗岩岩浆来自初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变形花岗岩的岩石成因与新特提斯洋向欧亚板块南缘的俯冲消减作用存在联系,其岩浆结晶年龄反映了新特提斯洋发生俯冲消减的开始时代不晚于早侏罗纪,说明了新特提斯洋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化。  相似文献   
56.
花岗岩同位素地球化学是探讨块体基底属性的重要手段,柴达木和欧龙布鲁克地块中两印支期岩体(香日德岩体和察汉诺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Pb-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两岩体均属过铝质花岗岩,具相似的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组成模式,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轻微的不均一性,(87 Sr/86 Sr)t=0.708 46-0.712 89,End(t)=-5.54--7.80,tDM=1.49-1.68 Ga,两个岩体以高放射成因铅为特征,初始铅同位素比值为:(206 Pb/204 Pb)t=18.326-18.644,(207 Pb/204 Pb):=15.560-15.693,(208 Pb/204 Pb)t=38.172-38.549.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基底变质岩显示岩浆派生于中元古代的基底岩石的部分熔融.两岩体与西秦岭花岗岩类Nd-Pb同位素特征对比表明,柴达木和欧龙布鲁克地块基底性质与西秦岭一样,具扬子块体的构造属性.  相似文献   
57.
俯冲陆壳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岛弧背景,埃达克质岩浆形成于俯冲洋壳板片的部分熔融已得到共识,但在大陆碰撞背景,埃达克质岩浆是否形成于俯冲陆壳的部分熔融尚未有研究报导。对祁连山东南部关山花岗岩(229 Ma)的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研究提供了俯冲陆壳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的一个实例。关山花岗岩以高K(K2O=4.12%~5.16%,K2O/Na2O=0.97~1.64)、高Sr/Y比值(13.6~84.1)、低Y (6.8×10-6 ~15.7×10-6 )和低HREE(eg. Yb=0.62×10-6~1.31×10-6)为特征,并具有强分异的稀土元素组成模式[(La/Yb)N=17.5~41.6]和演化的Sr-Nd同位素组成[初始87Sr/86Sr=0.70587~0.70714, εNd(t)=-10.9~-5.16, tDM=1.10~1.49 Ga]。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关山花岗岩属于大陆型(C型)埃达克质岩石,而明显不同于俯冲洋壳板片或底侵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关山花岗岩Pb-Sr-Nd同位素组成与商丹断裂北侧的祁连山前寒武纪基底岩石、早古生代火山岩和花岗岩类存在显著差异,但类似于商丹断裂南侧秦岭早中生代花岗岩类的Pb-Sr-Nd同位素组成,由此认为具有埃达克质的关山花岗岩的岩浆来自于南部俯冲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提出了大陆碰撞背景中埃达克质岩浆产生的一个新的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58.
桐柏北部燕山期花岗岩对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的地球化学示踪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张宏飞  张利 《地球化学》1999,28(2):105-112
通过对桐柏北部燕山期老湾岩体和梁湾岩体花岗岩主元素、微量元素和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分析了岩浆的物质来源,并用来指示地壳深部组成。结果表明,老湾 和梁弯花岗岩均属壳源型花岗岩,岩浆物质并不一自于北在底和华北克拉通南缘基底,而是来自南秦岭构造块体中桐柏杂岩的部分熔融。这表明在桐柏北部的深部地壳中,含有南秦岭的地壳物质,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早期南秦岭陆壳向北俯冲并叠置于北秦岭块体之下的认识  相似文献   
59.
凌文黎  张宏飞 《地球科学》2000,25(6):573-578
报道了大别超高压变质带西部麻城四道河榴辉岩-围岩剖面系统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成果, 对超高压变质榴辉岩在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部分熔融作用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 榴辉岩原岩性质类似于N-MORB, 其长英质围岩可分为TTG片麻岩和含石榴石花岗岩; 两类长英质围岩Sm -Nd同位素特征与其寄主的榴辉岩相似; REE特征、w (Nb)/w (Ta) 比值、Nd同位素组成及锆石U -Pb定年等地球化学证据支持了TTG片麻岩为大别地区陆壳俯冲过程中发生部分熔融作用而形成, 其与超高压榴辉岩的关系属特殊的异地关系; 含榴花岗岩为超高压榴辉岩折返过程中的部分熔融作用形成, 但因其形成环境为石榴石稳定场的深度, 故含榴花岗岩与超高压榴辉岩被视为近似原地的构造关系.   相似文献   
60.
西秦岭党川地区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西秦岭造山带党川地区的党川花岗岩和石门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 党川花岗岩和石门花岗岩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438±3Ma和220±2Ma.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 党川花岗岩类似于C-型埃达克质岩石, 岩浆产生于增厚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而石门花岗岩类似于普通的地壳深熔型花岗岩.党川花岗岩的ISr=0.70660~0.70929, εNd (t) =-2.24~-4.48;石门花岗岩的ISr=0.70581~0.70804, εNd (t) =-3.73~-4.72.Sr-Nd同位素组成进一步指示它们的岩浆派生于地壳物质.然而, 在Pb同位素组成上, 党川花岗岩和石门花岗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党川花岗岩以相对富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为特征, 初始Pb同位素比值为: 206Pb/204Pb=18.288~18.484, 207Pb/204Pb=15.677~15.693, 208Pb/204Pb=38.182~38.283;而石门花岗岩以相对低的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为特征, 初始Pb同位素比值为: 206Pb/204Pb=17.989~18.189, 207Pb/204Pb=15.560~15.567, 208Pb/204Pb=37.982~38.000.这表明党川花岗岩和石门花岗岩的岩浆来自于不同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区域分析表明, 西秦岭党川地区中古生代和早中生代的岩浆事件、岩石成因机制及岩浆源区均可与东秦岭地区北秦岭构造单元相对比, 由此说明西秦岭党川地区是东秦岭地区北秦岭构造单元的西延, 并且东秦岭地区早中生代南秦岭块体向北秦岭块体的大陆俯冲作用向西一直延至到西秦岭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